欧洲花楸,拉丁学名:Sorbusaucuparia,也被称作引鸟花楸,为蔷薇科花楸属的落叶乔木。树干端直,气势雄伟,寿命极长,是世界著名树木之一,原产于欧洲和亚洲西部,欧洲花楸在欧洲被广泛种植,尤其是在俄罗斯随处可见。
欧洲花楸欧洲花楸习性:
欧洲花楸树高10-15m,树干端直,树形优美,幼树树冠椭圆形,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宽,成熟后,逐渐开展,密度适中,成熟时树冠呈球形,冠幅4.5—7.5m。树干比较细,分枝弯曲。小枝具软毛,成熟后变为亮灰棕色。羽状复叶,对生,叶面为深绿色,叶背为灰白色,秋天叶色变为黄色至紫红色。花期5月,白花,花色艳丽。果实鲜红色,非常醒目,果期8-9月,成熟时果实累累,能在树上一直保留到深秋。
欧洲花楸喜光、喜凉爽湿润的气候,适合在较冷的环境下栽培,较耐阴,能耐寒,可耐-30℃的绝对低温,光照强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其抗风性强,适应多种土壤类型。欧洲花楸喜湿润且排水性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生长速度中等,每年大约生长50-70cm。
欧洲花楸应用价值:
欧洲花楸春夏季叶片为深绿色,秋季变为鲜艳的紫红色,有光泽。花期为5-6月,花开白色,色泽艳丽,花开如雪。8月挂果,初期果色为橘黄色,8月下旬至9月转为橘红色甚至猩红色,果实秀丽别致,可一直持续至12月。全年来看,欧洲花楸春季呈鲜亮的深绿色,5-6月份白花绿叶,8月绿叶黄果,9-10月绿叶红果,11-12月红叶红果。另有变种,果呈金色。此外,欧洲花楸树型魁梧,树干端直,枝条伸展性好,根据变种不同树高6-20米不等,更有高者可达28米。是一种优良的“观叶、观花、观果”型园林树种,也适合城市环境,可作为庭荫树和大型绿篱。目前欧洲花楸作为观赏性园林树种,在欧洲广泛种植。特别是在俄罗斯。俄罗斯人把它称为俄罗斯的树,把它看作故乡和家园的象征。俄罗斯人非常喜爱花楸树,经常说:花楸树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为我们分忧解愁,为我们欢乐歌唱。”诗人作曲家还专门为花楸树作词作曲,抒发对它的喜爱之情。
另外芬兰科学家对欧洲花揪的果实及种子进行了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果肉中富含矿物质,特别是K(mg/g)和糖份(17.7%);种子中粗蛋白含量为25.5%,脂肪为16.5%,钙为2.9mg/g,糖为5.5%;果皮中粗纤维含量高达20.7%,同时浆果富含维生素C,每克浆果中含40-60mg维生素C。另外,该种木质中含有抗真菌的苯酚类化合物,对某些特定的病原体有专门的抵御作用。在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人们将欧洲花揪的果实进行酿酒。在波兰,其果实可用作伏特加酒的调味剂。它的叶子具有通便、祛痰功效。果实具有收敛、利尿和抗坏血症的药用功效。其木质硬,纹理密,可用于制作工具的把手。
中国的欧洲花楸大多引种自俄罗斯。欧洲花楸可在中国河北南部,山东北部、山西中部、陕西、甘肃中部、青海中部、新疆南部地区以北的地区内生长。欧洲花楸变种较多,中国可见的有“红衣主教”、“红葡萄”、“太阳神”,特别是“太阳神”其果径是普通欧洲花楸的3倍。由于其繁殖方法单一,繁殖速度慢,至今在中国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繁育基地。市场上,60cm以下的小苗售价5元/株;cm的苗售价10元/株以上;地径2cm的苗售价一般在元/株;而地径6cm的苗木售价可达元/株以上。可见其具有极佳的市场前景。
欧洲花楸欧洲花揪属高位芽植物,完全靠种子繁殖。该种种子呈深度和绝对休眠状态,所以需一定低温层积催芽处理,以克服来自种皮和胚的休眠,操作过程繁琐。采用种子育苗的方式很难对欧洲花楸进行产业化生产及大面积推广,而欧洲花楸组织培养还没有足够的完善成熟,如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成本将会过高。相比之下在欧洲花楸大规模种植上,采用由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RNPC)无疑将加快欧洲花楸产业化进程。欧洲花楸的快繁技术已开发成功,对欧洲花楸的一个材料(一叶一芽)进行培养,适宜条件下15天左右生根,30-45天即可成苗。由于属于无性繁殖,这种方法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种子育苗中出现的后代性状变异的情况,同时传统繁殖方法对迅速建立大规模欧洲花楸基地来说非常缓慢,生产成本较高,而在当前欧洲花楸的市场上早一分抢占先机就代表着更高的利润。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能满足人们进行大规模欧洲花楸产业化生产对优质种苗的需求,可节省大量的建设时间和生产成本。对欧洲花楸说,该技术可按几何级数高效繁殖、速度快、成苗率高、种苗栽培后收获早、产量高;又具有投入成本低、可产业化的优势,是迅速大规模建立欧洲花楸生产基地的极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