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居古今谈(连载5)
(九)
如前所述,春秋时代及战国早期,巴人通过转战迁徙所建立的邦国,主要是在长江上游以北的大巴山脉和长江三峡以南的武陵山脉。巴国覆灭后,大巴山的巴人大多由秦转汉,融入汉族,唯有落荒逃难的白虎巴人重返武陵地区的深山密林后,与武陵山地原住居民一道,通过羁縻郡县制度、土司制度以及清初改土归流等历史浪涛的洗礼,渐渐形成了语言、服饰、文化习俗与建筑风格等独具特色的土家民族。
今天的土家族,以吊脚楼为主要房屋结构方式的杆栏建筑,正是土家人凝固在武陵大山的一种民族地理音符,依山傍水,竖柱横梁,干栏悬空,瓦接椽连,飞檐翘角,阳台对望,重原色,重自然,总是寻求一种山水共享、和谐共处的自然之道,极有可能是从原居民在森林中“构木为巢”的栖居方式中得到启发,使其居室能够就地取材(以原木的树干为主要材料,兼及枝、叶、皮等),能够踞高避险(防虫、防兽、防潮),从而表达出亲近自然、敬畏自然的群体意识。
建筑学家张良皋先生说:吊脚楼宜山宜水宜平地,是现代化的生态房屋,在向全人类昭示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吊脚楼为解放地球表面,保护自然生态,先行做出了卓越贡献。这种武陵地区的“人世仙居”不仅属于过去,而且属于现在和未来;不仅属于武陵,而且属于全世界。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吊脚楼建筑多是以村寨成片建造,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小青瓦,花格窗,丝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老小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这些原色原味、素面朝天的建筑风格,远远不像侗家寨子那样精雕细刻,而是在粗放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土家人务实、豪放、率真的特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现今土家族的居所大多属于木质吊脚楼,一般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覆盖。
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梓树,椿、梓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在,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立屋之后便是钉椽搁、盖瓦片、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护栏。土家人都喜欢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培植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吊脚楼有很多好处,它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堆放杂物。吊脚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廊阳台”,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和原始“栏杆”相比,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今鄂西南与湘西大山,土家吊脚楼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或天地君亲师牌位,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吊脚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等,富足人家均要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是民族特性的反映。吊脚楼这类凝聚在武陵大山的史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除了土家族、还有苗族、侗族、彝族、羌族,当然也有汉族,各民族建筑风格在这里一直沿用,构成了中华民族建筑宝库的一枝奇葩。
武陵土家的吊脚楼多为聚落式村寨,这是因为巴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始终保留着较浓厚的氏族组织形式,社会组织自然松散。这些因血缘关系聚居在一起的土家族或多民族的寨子,往往在形成大的建筑群落时便以氏族、姓氏命名。
(十)
武陵大山,有乌江、清江、沅江、澧水及其大量支流四向辐射,蜿蜒的流水于崇山峻岭中切割成无数山湾。这些山湾,溪瀑如注,水量丰富,土地肥沃,树木丛生,多是巴人后裔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息繁衍之所。正如著名的土家歌曲《山路十八弯》所吟唱的那样:“十八弯,弯出了土家人的金银寨;九连环,连出了土家人的珠宝滩……十八弯啊,九连环,弯弯环环,环环弯弯,都绕着土家人的水和山。”
如果行走在武陵山曲曲折折的山路上,你随时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千百年来,那些村庄,多是错错落落的吊脚楼群。有的既傍水,又依山;有的或傍水,或依山。竹树环合,曲径通幽,走马转角,檐牙高啄,封闭、宁静、含蓄、严谨,层次井然,空气清新,富有仙居特色。
若干吊脚楼建筑组合成吊脚楼群,土家人称为寨子(有些地方也叫“棚”);若干吊脚楼群的寨子,又顺着河道或山路连缀成葫芦串。隔得近的寨子与寨子间鸡犬相闻,隔得稍远的寨子虽绕山绕水,但均有小路或水道相勾连。十里二十里以内的寨子均可称为邻里。若一家有婚嫁丧葬之类红白喜事,可由长者一呼百应,召之即来,各寨人很快会聚于一处,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忙里忙外,帮助主人家顺顺当当地处理完相关事宜。所谓“一家有事百家忙”、“一家有喜百家乐”、“一家有孝百家哀”、“人死饭甑开,不请各自来”,形成了土家人代代沿袭的乡规民约。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鸡犬相闻邻里亲,武陵土家人的邻里关系,一般情况下均处理得相当和谐。
土家人的吊脚楼寨子,多是顺河道连成一大串。如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的布袋溪,就连接着若干单栋的吊脚木楼或吊脚楼群。沙道沟紧傍湖南龙山县、桑植县的龙潭河,在较短的距离内串起覃家坪、袁家寨、符家寨、汪家寨、何家寨、彭家寨、曾家寨、罗家寨、徐家寨、梁家湾等十多个吊脚楼群,千姿百态,精纯美妙,如同一串优雅而浪漫的音符。其中最大的彭家寨吊脚楼群,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平方米,是目前所发现的鄂西南恩施州境内最大的吊脚楼群。从这些吊脚楼群的名称可见,每一个吊脚楼群的居民大体上同宗同姓,这说明宗亲血缘关系,是武陵土家族形成聚落的主要纽带。
有些地方也称吊脚楼群的聚落为“棚”,如我的家乡恩施市石灰窑包括邻近的宣恩县椿木营乡部分地区,整个清朝的二百多年间总称为“十个棚”。这里的“棚”,不是单指棚居式的房屋,而是指若干房屋的聚落点,如张家棚、曹家棚、李家棚、曾家棚、洗脂棚、头棚、幺棚等等。据说这些“棚”,是明末清初大移民时从洞庭湖滨、江汉平原等地进山的诸姓氏移民所建(老百姓称进山公公),建造风格多是就地取材,随乡入俗,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建造成以吊脚楼为主的大大小小的木楼。
也许与军队驻扎相关,若干“棚”亦可连片为“营”,如“中营”、“打火营”、“椿木营”、“黄柏营”、“坪坝营”等,久而久之就成了地名。
长期以来养成的居住习惯和建筑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尺。竖柱横梁的吊脚木楼这类干栏式建筑,成了武陵土家人一种特殊的建筑符号,也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建筑宝库中一枝古老而又新颖的物质文化奇葩。
当然,除了专供族人与家室成员居住的楼房外,还有与当地居民息息相关的庙宇、祠堂、戏楼、磨房、栈房、集市、书院、学馆、骡马店、裁缝铺、铁匠铺、商铺、饭铺酒楼、风雨凉桥、古道、古渡口等,它们与土家吊脚楼相互配合,也多为全木结构或木石混用结构的建筑,上覆树皮、茅草或瓦片。这些建筑,一并构成了武陵山土家族的古风盎然的村庄聚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