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是一个农村的老寡妇,在前八十回中两次进入公门侯府,都是满载而归。其中固然有贾府上层有“惜老怜贫”之心的缘故,对待穷亲戚不是十分刻薄,也有着刘姥姥自身的因素,她自始至终都坚持自己的一个原则--不拉硬屎。这个原则说起来简单,这要人做起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若要想着成事,非要从头到尾贯彻不可,要有深刻体会,得认认真真读一读刘姥姥两进大观园,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刘姥姥的处境,方才能领悟其中奥妙。
做人要柔和变通提出致胜秘诀
世界上拉硬屎的人多的很,多是得不到实惠的。刘姥姥一出场的时候,她的境遇不算太好,一个是老伴去世了,二一个是没有儿子养老,自己种了两亩地养活自己。她只有一个闺女嫁给了王狗儿,王狗儿家原先还有点资本,但是此时不行了,也靠务农过活,家计艰难。王狗儿因为老婆还要干活,两个孩子没有人看着,就把刘姥姥接过来一起住。
这个时候,刘姥姥没有计较什么。大家可能说:这个有什么可计较的?世上还真有这样计较的人,觉得女婿不是真正要孝顺自己,只不过要让自己给他们看孩子罢了。我不受这个气,爱谁看谁看!我个当姥姥的,还给你们家看孩子!当我是佣人?我还有两亩地呢,又不是没有吃的,用得着去你们家看你们脸色?即便是去了看孩子,也是要摆一下岳母的威严的,这个活我不干,那个活我不摸,我就来看孩子。别人家请保姆还有二两银子呢,我用不着给你们干活。这样的态度就是在拉硬屎了,大家都不容易的,你自己一个老太太在家里过日子怪孤单的,万一有个病啊灾啊的,连个做饭的都没有。那边女婿家也艰难,不看女婿,也得心疼心疼闺女,又得干活又得看孩子。谁不承望女儿家是个富贵的,自己去享受?只不过自己没有那个福罢了。走到哪里说哪里的话,现在这种情况,两家在一起帮衬,就比先前好一些,就是帕累托改进了。刘姥姥没有刚硬的脾气,她是“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还没有开始写正文,我们就应该感受到刘姥姥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由对老太太升起几分好感来。
这年冬初,王狗儿家实在揭不开锅了,他的思想觉悟就没有刘姥姥高,穷困了,不想办法,就拿着家里人撒气,此处不应该。虽然说出理由来,家人能理解,许也能包容,但是于事无补,大丈夫耻之。刘姥姥就给他做做思想工作,并且指出来:“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拿去罢了。”可能是话语中戳中了王狗儿的软肋,他还有些恼起来,跟刘姥姥抬杠。可见这个人平日里拉硬屎拉惯了的,不认个好歹了。
刘姥姥不跟他一般见识,“话是拦路虎,衣是瘆人毛”,她定要把话说开了的,一定要开导开导这个女婿才行:
“这倒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二十年前,他们看承你们还好;如今自然是你们拉硬屎,不肯去亲近他,故疏远起来。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的,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如今王府虽升了边任,只怕这二姑太太还认得咱们。你何不去走动走动,或者他念旧,有些好处,也未可知。只要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
在这里,刘姥姥向女婿传授了自己的法宝--不拉硬屎,话虽然粗鄙,但是这个娑婆世界的至理。王狗儿之所以不再和金陵王家继续来往,就是太过于要强了,不知道变通。原先祖上当着官,还知道巴结金陵王家,他父亲辈,没有官职了,怕人家小看他们,说话言语对自己硬气起来,自家受不了别人的势利,就不再交往了。但事实上金陵王家也并没有做过分的事,“看承他们还好”,王狗儿自己不肯“俯就”,就断了往来。
达到无我的境界人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但也得看自家的情况,虽然原来连过宗,可是现在王狗儿家败落了,金陵王家如日中天,也不能让他们来巴结王狗儿吧。人们常常批判势利眼,但是想想“势利原是人之常情”,那种不势利的固然可贵,是仁人君子,值得赞扬,当不能以此期望常人,但能念旧情,许旧人巴结,旧人能用得上,就愿意给他个机会,就是大善人了,若人人都是这个状态,也算是大同世界了。那些达官贵人平日里,过来巴结的人挑着捡着接待还接待不过来,哪能再俯就去巴结落了势的穷亲戚呢?王狗儿这样期待金陵王家主动过来照顾自己,而不是前去巴结,这就是没有认清形势,拉硬屎了。
金陵王家虽然富贵,但是他们家也用的上人,出去办事,不能每件都自己动手吧,若有实诚亲戚,哪有不用的道理?自己认清形势,前去巴结,谋个差事,勤勤恳恳地给亲戚做事,实际是帮着他了。金陵王家的丫头一个月还有二两的月钱,给出去办差的人还能少了?怎么地不比在家里种地强?何况一旦在外有差事,除了月钱,哪里不有点外快?你当赖大家的这些个有钱有势的老仆人,都是靠自己攒工资攒出来的?给贵人办差若比种地还差,贵人以后还有人用么?贵人们使的都是人尖子,收入不好谁去干啊。金陵王家给王狗儿家留着这个机会,那就是天大的恩情了,你还计较个什么?人家不疏远你倒还罢了,你一个穷的还疏远人家有钱有势的!你这不是拉硬屎是什么?
王夫人大节不错况且,王家二小姐--现在的王夫人,“着实响快,会待人,不拿大”,“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惜老”,这样的人家还不紧着巴结?你不愁吃不愁喝,到也行,现在锅都揭不开了,还讲究那个自尊心?你自尊心能当饭吃?就是为了老婆孩子,舍下脸去巴结也不丢人。这话说的市侩,却都是过活的道理。也没见王狗儿不吃刘姥姥要回来的钱饿死的,等肉端到眼前了,钱攥在手里了,也吃的活急,还得多喝两盅酒呢。
所幸这个王狗儿不是个死芯子,怎么点都不着,一听着有门儿、有钱儿,心里就活动了,这还不错,“听人劝吃饱饭”。只是道理明白,自己一时做不来,就撺掇提议者刘姥姥去,再就是刘姥姥见过王夫人,成功几率大一些。刘姥姥也不知道如何下手,这种打抽丰的事毕竟不体面,谁就愿意伸脸给人家打的,若刘姥姥一开始就同意,那她天生性情如此,没脸没皮,也不是特意的让人敬了。她是个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也有自尊,但是最后她为了家计,战胜了自尊心,这就比我们没有战胜的强百倍了,我们看看这里,再比比自己,就要想想该怎么办了。
王狗儿听进岳母的话了,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他在荣国府还有关系可以利用,就是陪房周瑞,之前他自己给周瑞家出过力,人和人都是相互的,许他能帮得上忙。并且让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一起去,可以博得同情,增加成功几率。
话到这里,还有另一种可能。论起丈母娘的理来,马上就能火冒三丈:哦,你一个男人没有本事养家,就知道喝酒骂老婆。我给你指条路,你又支使我去!我整天给你看孩子还不算,还要给你去要钱使,你当我是什么了?我闺女怎么这么倒霉,找了这么个活王八!说罢坐在炕头上,拍着大腿,骂将起来。骂一阵儿,歇一阵,喝口水接着骂,越骂越委屈,后竟哭丧起来,“老头子哎,你咋死的这么早啊……”。这个事儿这样办,就黄了,过几天越想越气,所性打包袱回家了,自己一肚子,还觉得自己蛮有志气,我能养活自己,凭什么受你们的气!这样两家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
狗儿一时别不过劲来,不能全指望他,刘姥姥听了他说的可以去找周瑞,知道狗儿不肯自去的,自己闺女还年轻,出去打抽丰不老合适的,就只有自己去了。若自己不去,认自己的道理,确实自己也有充分的理由不去,但是这样事情就无法解决,就成了自己所说的拉硬屎了。为了自己闺女、外孙,自己承担这个责任,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吃点亏是可以的,这样这个问题就不是个死结了。而且刘姥姥很看的开:哪怕要不着钱,去见见世面也好。这样家人、自己都没有心理负担。这就是变通了。
倒还是舍着我这副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拿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刘姥姥这样一说,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全家说笑了一回,气氛就和谐起来,后来刘姥姥一出道,就整来二十两银子,二进大观园更是得了一副家底,从此王狗儿家过上了小康生活,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我们说这个事,并不是说老人就一定要让步,但一个家庭中总要有一个担待的,若一开始王狗儿肯听刘姥姥的话,去找周瑞巴结,谋个差事,这个家也就起来了,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在这个故事中,刘姥姥容了闺女女婿,我们要给刘姥姥点个赞。
周瑞妇贾府中有势利的,也有情怀不忘的,刘姥姥一路忍到了底
上面说的只是个开始,事情还没有办呢,后面的事情多的很,需要更大的忍耐力。
刘姥姥带着板儿出来,找到贾府,在门口就遇到了麻烦。贾府的门子看着就不好惹,挺胸叠肚,咋咋呼呼的,刘姥姥小心翼翼地(彳贞)上来,赔着小心地说:“太爷们纳福”。老太太七十多岁了,这些门子也顶多二三十岁,还得叫他们太爷,没办法有事求着人,姿态就要低,这里不能讲自己的理。这些门子拿进门礼拿惯了的,怎么会平白无故替这么个穷老婆子跑腿找周瑞。万一周瑞不愿意见她,自己白跑腿了不说,还挨周瑞一顿呲哒,就叫刘姥姥“远远的那墙角下等着,一会子他们家有人就出来”,这完全是推脱之词,周瑞家的人什么时候出来还不一定呢。可能正是刘姥姥开始时,谦卑到地上的姿态,没有叫人生厌恶,里面有个年长的较慈心不愿如此欺老,为她指点了周瑞家的住址,叫她往后门去问。倘若刘姥姥在此处的态度有一点不恭顺,老门子也不会管她。若是刘姥姥一听门子们在敷衍自己,上来了倔强劲头,拂袖而去,这事也就没有后来了。刘姥姥都忍下来了。天助自助者,此之谓也。
到了后门上也不知道哪一个是周瑞的家哎,还得问人。周围就是小孩,现在我们问小孩事情的时候,一般都说小朋友怎么怎么样,是大人对小孩的。刘姥姥怎么问呢:“我问哥儿一声,有个周大娘,可在家么?”,对小孩也称哥儿,小孩自然也是高兴,亲带她去了周瑞家,这样才见到了周瑞的娘子。
周瑞家的比刘姥姥年轻的多,刘姥姥也不倚老卖老,开口就叫“周嫂子”。可幸“在今世,周瑞妇算是个情怀不忘的正人(脂砚斋语)”。她没难为刘姥姥,虽然说话语气中,有些“显弄”体面的意思,你能挑人家这种理?
周瑞家的带刘姥姥去见王熙凤,王熙凤一开始不知道刘姥姥的底细,口上客气,但是王夫人不给示下,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拿了半天的大,刘姥姥以为是没有的,心里紧张的不行,后来又给了二十两,刘姥姥又喜的浑身发痒。对王熙凤千恩万谢,还拿出银子给周瑞家的。出来之后,周瑞家的埋怨过刘姥姥说话太粗鄙,不应该称板儿是王熙凤的侄儿。要是心眼小,此时也要恼,埋怨大家门里怎么那么多忌讳,一定是瞧不起自己来打抽丰,才这样的,心里面生了怨,发誓以后再也不来了,如此忘恩而思小怨者,世上尽有,大家也有遇到过吧。若是这样想,事情的根苗到此就绝了,也就没有以后了。然而刘姥姥却没有,既然受了荣国府的好处,那还去计较那些,不但是口头上千恩万谢,心里也是感恩戴德,这才有了三十九回,刘姥姥带着“头一起摘下来的蔬菜瓜果”,前来贾府“孝敬”,她第二次来并没有打抽丰的意思,结果却满载而归,这个是感恩带来的“生生不息”,这里面并非是虚幻的因果,而是现实中存在的逻辑。
多数人并没有瞧得起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滑稽的刘姥姥忍了多少耻。
刘姥姥最浓彩重墨的一笔就属二进荣国府了,表面上看着刘姥姥是个滑稽不稳重的老婆子,但这绝对不是她的本性。
第二次她到大观园来,是带着东西来报恩的,但在贾府的人的眼睛里,她有个标签:打抽丰的刘姥姥。这也是人之常情,刘姥姥见平儿来了,忙上来施礼解释,我这次来是来孝敬的,还说今年多打了两石粮食,就是为了避免叫贾府的人觉得自己是打抽丰的。在下面的谈话间,刘姥姥一再强调,今天晚上要在城门关闭之前家去。为什么刘姥姥要这样说,就是因为她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不愿意被人当成要饭的,以往年成不好,过不下日子了,才舍了老脸来求贾府,但是刘姥姥不是那些指望巴结富贵,只知道占便宜的篾片相公。等我有了富余,我就来回报你,虽然这些东西不值二十两银子,但也算我们的“穷心”,这叫真有骨气!
但贾母下话了,要见刘姥姥,平儿没有放她走的道理。刘姥姥这才只能随了平儿和周瑞家的,到了贾母所在,这一切都是出乎刘姥姥意料的,下面的事只能是刘姥姥的权变。
贾母是个惜老怜贫的,刘姥姥在贾母处没有受多少委屈,只是陪着小心说话。就这样还出了个岔子,刘姥姥讲故事,刚刚提到柴火,贾家南院的马棚着了火。这个事跟刘姥姥无关,但当时的人迷信啊,你说了,就是你不吉利。刘姥姥也很尴尬,但现在计较不得这个了,她一转又讲了一个生聪明伶俐的大胖小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跟信佛的王夫人死了贾珠,后来又生了宝玉,极为相似,里面的老奶奶也是九十多岁的高寿,合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心事,抓住了她们的注意力,都听住了。真是好险。
人作践不得第二天贾母带刘姥姥游玩大观园,碧月捧来一盘菊花,贾母挑了一支大红的簪在鬓上,叫刘姥姥也来带花。老太太是好意,凤姐是个狭促鬼,横七竖八地给刘姥姥插了一头,虽说是逗老太太开心,也不是谁都愿意的。这等于强行给刘姥姥安排了一个丑角的位置。刘姥姥立刻就接招了,看着大家高兴,也不扫兴,顺杆子爬地说:“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因为接的如此自然,让看客们都觉得刘姥姥就是这样滑稽的人,忽略了她其实是一个年高的女士,她也有自尊心,在一进大观园跟王熙凤提家里艰难时,也是“未语先飞红的脸”,脂砚斋在此批:“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作者并非泛写,且为求亲、靠友下一棒喝。”谁都有自我意识的,不是觉得贾府对自己有恩,她愿意受这样的戏弄?其他人觉得不好,对刘姥姥半开玩笑地说:“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王熙凤)脸上?”接着刘姥姥说了句实话:“我虽然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刘姥姥也有年轻的时候,她也很爱美,爱化妆、爱插花,她爱化妆和插花可不是为了给自己扮丑,而是把自己往好看里捯饬的。若刘姥姥年轻时是个要好的,就爱素雅的妆容,还有个照片留下,看着人淡如菊,此时再有这个情节,岂不是悲从中来?但是刘姥姥应付的非常自然,没有扫大家的兴。我记得有一年一个男演员因为地方习俗不同,见到一位南方的女主持人打招呼,用了一句:臭不要脸滴,想死我了。结果两个人闹得非要公开道歉的地步了,这就是一个相反的例子。
刘姥姥的生活文化内容和大观园中的文化氛围是天壤之别,但是她从头到尾都在努力迎合小姐太太们。这种迎合完全是一种善意的,与巴结而想占便宜的篾片不同,但是真正理解她苦心的人不多,不免白眼相待。要是我们自己自尊心强的,不免寒了心,没有了兴致,可刘姥姥没有,她绝不拉硬屎,绝不破坏气氛,使这次游大观园的人们都尽了兴。
迎春性子太冷了贾母问刘姥姥大观园好不好?刘姥姥立刻说比画上的还好。贾母就顺嘴一说,惜春会画画。刘姥姥立刻“喜的跑过来,拉着迎春”夸赞一番。结果迎春没有吱声,这是一次尴尬。
去潇湘馆,怕贾母和小姐们脏了鞋,刘姥姥自己走泥地,让出路来给贾府眷属走,结果自己摔了一跤,丫鬟们只顾着笑,也不去扶一把。还是贾母关心她,问她摔疼了没有。刘姥姥没有计较。
进了潇湘馆,刘姥姥夸黛玉的书房比上等的书房还好,可能是比喻的不恰当?林黛玉没有搭茬,又是一次尴尬。
接下来贾母和眷属们谈论起“软罗烟”来,这个场面就好像一群名媛守着一个山沟沟出来的女孩眼前议论著名设计师定做的时装,名牌包包,还净整些专业名词。听得刘姥姥一整页的篇幅不敢插话,就怕露怯,越发叫贾家的人看不起。这里刘姥姥话这样少,只是赞叹了贾府的奢靡,居然有这样好的料子糊窗户,一则反映了刘姥姥确实是有自尊心的,二则,刘姥姥也发觉了,贾母在这里有炫富的意图,她赶紧奉承贾家的富贵,结果贾母索性送了刘姥姥两匹。贾府人总体上是“惜老怜贫”的,但由于贫富差异太大,小一辈的人还不能真正做到,不免做了很多不合适的事,这是富家的弊病。
鸳鸯聪明过头了在秋爽斋摆宴时,贾母贴身大丫鬟鸳鸯太聪明了,她觉得刘姥姥这次来的动机不纯,和王熙凤一起想着戏弄她一番。上餐具的时候,故意给她沉重的象牙镶金的筷子,分菜的时候,故意给她鸽子蛋。惹得刘姥姥出了一顿洋相。大家当刘姥姥真的不认识鸽子蛋?要知道,刘姥姥一出场的时候,她的人设就是“久经世代的老寡妇”,她家就住在都城附近,都城以前玩鸽子的人那么多,作为郊区人,她不知道鸽子的可能性很小。明明知道是别人耍笑自己,自己顺着形势来,事情不难,难在心态转换。吃饭的时候,王熙凤过来对刘姥姥说,要她别多心。刘姥姥就说了:
“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鸳鸯和王熙凤的意图,刘姥姥早就了然于心了,鸳鸯才多大?给刘姥姥玩心眼?她还嫩点。不过是刘姥姥容她们罢了。这样一比较下来,可笑的倒成了鸳鸯和王熙凤了,可见是不能小看人的,“宁让我容人,莫让人容我”。
在缀锦阁二宴刘姥姥,王熙凤先是卖弄富贵,给刘姥姥介绍茄鲞的繁琐做法。若是有一等人,是不准别人卖弄的,即便自己不如他家富贵,也不能叫他在话头上占了风光去,必然是自己家也有的,即便自己家没有,也有自家亲戚有更好的。刘姥姥不是这样的人,她看出王熙凤爱慕虚荣(她老这样,什么好东西她们王家是必有的),就顺着她的话说,还得再吃一口,也尝不出来。那个茄子再怎么做,我也认得出来的,何况刘姥姥。但是王熙凤有卖弄之心,不如捧着她说呗,都想林黛玉那样,还不恼了亲戚?这个我们要向刘姥姥学,世上有喜奉承的人,不如奉承她几句,“若是毛驴想要一条裤子,给它就是了”。何苦与她争气,恼乱于她。
王熙凤鸳鸯要灌刘姥姥酒,刘姥姥是看出来了,她是没有真醉的,知道这个酒不能这样实诚地喝了,要是真喝了,那岂不是要了老命了,刘姥姥很懂得保护自己,并不是没有分寸的人。一个劲地央求鸳鸯,其实是在等贾母和王夫人等长辈解围。大家也怕出事,让她只喝一杯,她并没有像电视中那般牛饮海喝,原文中是“一面说笑,一面慢慢地吃完了酒”,喝了酒发现这个酒劲头不小,上头了,为了避免自己失态,她玩赏起那只黄杨木杯来,这种情形,许我们中也有人经历过的,她一直在保护自己。却与贾府人的嘲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贾母命奏乐,此时刘姥姥才有点失控,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这是她天性如此,并非人来疯。此处又写了一个人,就是黛玉,这些事跟她没有关系的,其他姐妹不过是到笑处附和一笑,但是林黛玉却在此出言讥讽:“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呵呵,真是聪明伶俐的林妹妹。
在拢翠庵,刘姥姥又被个天生孤僻的妙玉鄙视,还好她没当着刘姥姥的面说,并且事后给了刘姥姥那个成窑杯,算她一点善行。
刘姥姥一直没有计较自己的尊严,她也没有通过反抗、甩脸子来维护自己,这都符合她的基本逻辑。王熙凤这样捉弄她,她也不恼,慢慢王熙凤心里就有些过意不去了,不由跟刘姥姥略微亲密起来。王熙凤跟刘姥姥谈论独生女儿的事,就是她放下架子的表现。而且王熙凤还真的听了刘姥姥的建议,用了巧哥儿这个名字。并且给刘姥姥准备了丰厚的礼物。
富贵不可依恃这是大家门中用人的格式,必然要辱一辱你,才能交往的。否则做起事来,万一是个不能忍一时的人,久后必然坏大事。刘姥姥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贯彻了她教训女婿的致胜宝典:不拉硬屎。把自己的尊严放在一边,认清形势,以成就老板的事情为主要目的,让贾母痛痛快快地笑了一场,贾家也不是吝啬的人,好好地打发了刘姥姥。刘姥姥第二次来,并非要打抽丰,但是却得了比第一次还多,也源于她为贾家做出了她能做出的贡献,虽然没有要钱,贾家也回报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