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平时滋补保养品不停,但是依旧气血不足,精力不济。反而有的人天天萝卜白菜,依旧神采奕奕,面色红润,一看气血就不差。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在于我们的脾胃功能强弱。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一个人的脾胃好,那么吃进去的东西,大多数都会转化成营养,生出新的气血,但如果脾胃虚弱,吃进去的东西不消化,全都半途变为痰湿垃圾,那么我们体内的气血就会越来越少,吃得再有营养,也吸收不进去。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胃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然而现代人常常因为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思虑过度、郁怒不舒、久坐不动等原因,让我们的脾胃越来越差,气血越来越亏空。
饮食不节:在饮食方面没有节制,比如无辣不欢,辛辣的食物会耗气伤津,伤了胃气。再比如太爱吃寒凉冰镇食物,会伤了脾胃的阳气,而导致胃胀、腹泻、食欲不振等。吃甜食太过,会令中焦气机拥堵,而生痰湿。喝酒太多更伤脾胃。
饥饱失常:很多人都有不吃早餐或是不吃晚餐的习惯,或是不饿就不吃,饿的时候猛吃,这种饥一顿饱一顿的习惯,会损伤胃气,造成脾胃虚弱。
思虑过度:有的人经常说自己是操心的命,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而且现在大多数我们拼的不是体力而是脑力,思虑归脾胃掌管,想得多,过度思虑就会耗伤脾气,从而引起脾气虚弱。
郁怒不舒:坏情绪不光会伤害到身边的人,还会伤害我们的脾胃,同样快节奏的生活和压抑的生活环境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因为情绪问题归肝掌管,但是当肝气不舒时,人就会易怒,抑郁,肝木克脾土,长期处于肝郁状态时,脾胃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胃胀、胃疼、恶心、呕吐、腹痛等。
久坐不动:现在很多人都不爱动,一有空闲就躺在床上,瘫在沙发上,再近的距离都要坐车,总是说自己太忙,但是脾主四肢和肌肉,平时四肢懒得动,肌肉变赘肉,最终脾胃也和我们一样,懒得动,就会越来越虚弱。
我们的脾胃最常见的有三大问题,只有找到自己问题所在,对症去解决,才能从根源养好脾胃,补足气血。
湿气丛生,脾胃失调
很多人说自己喝口凉水都长肉,明明吃的不多,但是身子总是很沉,就跟一件衣服浸透了水再拿起来的感觉一样,这就是因为脾胃运化失调导致的湿气内生,脾胃负责帮我们把多余的水液排出,一旦脾胃运化失调了,那么湿气就在我们体内积聚,无法正常排出了。
湿气就是我们身体中排不出去的水,滞留在体内,影响了气血的通畅,就如同路上的障碍物一样,这个就是内生的邪湿。反过来,脾又喜欢干燥讨厌湿,湿气困脾会让我们的脾越来越虚。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湿气重呢?那么就看看自己有没有以下几种情况。
1.面色晦暗容易出油,有的人皮肤透亮,有的人脸色暗沉,湿气重的人皮肤容易出油,毛孔也大。
2.虚胖水肿,湿气重的人,胖的多,尤其是腹部脂肪赘肉厚,下肢水肿的比例也高。
3.大便不成形,容易黏马桶,总感觉拉不干净。
4.精神萎靡,总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觉得身子很沉重,走两步就累。
5.舌苔厚腻,舌头两侧有齿痕。
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祛湿,再健脾。自古祛湿以艾灸为宜,内经说“阴成形,阳化气”,湿气属于阴邪,阴邪需要阳化气来消除。经络一通,阳气一进去,躲在身体里面的湿浊之气自然招架不住了,落荒而逃。
艾灸就是借助艾叶的纯阳之性,再借助火的炎热之性,慢慢地把你身上的湿气烘干。有的人艾灸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大便成形了,不粘马桶了,这就是湿气被消除的结果。
如今艾灸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如何选择呢?首先要注意一个尺度,即使体内的湿浊再重,也不能无所顾忌地去艾灸,这样容易耗气伤身,再加上如果还是阴虚体质,那么过度艾灸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针灸大成》中讲道:“艾炷若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背脚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细节,令人短寿。”意思是如果艾灸太大,灸的时间太长,会耗心力,精神失常,反而会折寿。
艾柱太大,长时间艾灸后,那么体内的阳气就会在短时间内暴增,我们的身体根本扛不住,就会出现过剩的现象,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上火,长痘,耳鸣,流鼻血甚至发烧,所以当我们艾灸以后口干舌燥,潮热心烦,就要立即停止,多喝一些温热,吃一些清润的食物,敛阴生津。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艾灸祛湿呢?最适合现在人的,我推荐这个隔物灸,比如隔姜灸,不光能祛湿,还能驱寒。薄姜片扎孔把艾绒放到姜片上艾灸,会感觉自己的汗慢慢冒出,灸的地方会有水汽出现,比直接那粗壮的艾柱悬灸要温和得多。
如果觉得这样操作繁琐,或是担心在艾灸的过程中烫伤自己,我们也可以尝试这种懒人艾灸法,温和不刺激,而且安全度很高,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繁忙人士。
这个圆圆的东西叫艾灸宝,无烟无明火,插电使用,拉开拉链后,里面有一层加热垫,还有一个艾绒垫子,通过加热,可以把艾绒的效力慢慢渗透进我们的肌理经络,把脾胃的湿浊之气往外排。
而且咱们这款艾灸宝的艾绒用的是伏牛山3年以上的尘埃,温阳祛湿的效果更强,拉开拉链我们就能闻到浓郁的艾草味道,在灸的过程中,艾草味道浓郁持久,但是不呛人,也没有烟飘出来。外面一层为棉麻材质的套子,亲肤不刺激。
温度还是可以调节的,一共有九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传统艾灸,火力就那么旺,很多人会吃不消,温度也不可控,而这种可以从低温调节到高温,让我们的身体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把艾灸宝装好后,直接敷于我们的腹部,就可以驱寒祛湿,温补阳气,两边有可以固定的魔术贴,弹力很大,固定也很牢固,我们看书工作或是休闲时,都可以这样灸一灸,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食欲差,早衰,脾气虚弱
现在很多人都没胃口,什么都不想吃,渐渐身体就越来越虚,或是孩子总是挑食,不爱吃饭,十几岁的年纪,长得瘦瘦小小,这都和脾气弱有关。
而且脾气虚,气血不足,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衰老,也是女性朋友最担心的问题,与其花很多钱去美容塑身,不如真正从内在去调养,脾胃好了,气血足了,咱们脸色自然好,也不会有那么多肉肉长在身上,皮肤也会白净透亮有光泽。
这一点在《黄帝内经》中有过论述:“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这句话形容的是35岁女人的状况: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种种衰老的迹象都是因为阳明脉开始虚弱、衰竭了。“阳明脉”是什么呢?指的就是脾胃之经,而女人变老就是从脾气虚弱开始的。
要想把脾气给升上来,那么咱们就得会吃,多吃一些脾胃喜欢的食物,补益脾气的,也就是缺啥补啥。
以下这几种健脾益气的食材,我们可以变着花样地做着吃。
小米:小米健脾养胃,尤其是小米粥的那一层粥油,又称为米油,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最强。对于脾气虚弱的朋友,小米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尤其是和山药等健脾食材搭配食用,效果加倍。
不爱喝粥的也可以做成小米糕来食用,软软糯糯的,十分香甜。
南瓜:南瓜补中益气,而且它富含果胶,还能保护我们的脾胃免受刺激,建议南瓜清蒸或是煮粥,避免煎炸等重油的做法,太过滋腻反而对脾胃不利。
山药:山药性平,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山药健脾益气,而且我们吃山药可以放心吃,不用担心吃错。
很多脾胃虚弱不舒服的人,不知道如何去养脾胃,这时候吃山药肯定不会出错,不用担心补错、补过或是补不进去。
我最喜欢拿山药煲汤或是做成各种山药类的糕点美食,而且吃着吃着也渐渐发现了里面的门道,山药要说讲究起营养来,那河南温县的垆土铁棍山药一定榜上有名。虽然长得歪歪扭扭的不好看,但确实口感好,健脾养胃效果更好。
温县种过山药的土地,是非常耗损地力的,至少要间隔5~6年才能复种,这也变相说明山药吸收了土地深处的精华,它生长的时候就一直往土地的深处钻。
而且山药特别适合在秋天吃,能帮我们潜藏身体的精元,同时又能养一养脾胃,一举两得,山药既能补气,又能养阴,不寒不燥,补而不滞。
下面就分享一个用山药做的小糕点,山药糯米芡实糕。
用的是山药、莲子、芡实、薏米、糯米做成的,还加入了红糖、红枣,这种小糕点的好处就是做好之后随时随地可以来上一块,填饱肚子的同时还能养一养我们的脾胃。
做法:将芡实、莲子、薏米、铁棍山药(干)放入破壁机中打成粉末,再加入糙米和糯米一起用破壁机打成粉,最后加入大枣混合打成粉。如果没有破壁机可以直接买现成的粉,大枣蒸熟混合在一起即可。之后红糖用热水冲泡,分批次加入粉中,搅拌均匀,揉成面团。用模具压出花型,之后上锅开始蒸,半小时即可。这样一道带着淡淡甜味的山药糯米芡实糕就做好了。
如果懒得自己做,也可以尝尝看这款现成的茯渭糕,配料更丰富,而且山药用的是正宗的温县垆土铁棍山药,为的就是这一口营养,有糯米、大枣、薏米、白扁豆、铁棍山药、莲子、麦芽、芡实、山楂,为了健康用的是麦芽糖和亚麻籽油,不会给身体过多造成负担,口感也更细腻,吃着清甜不腻口。
而且里面的其他食材相互搭配,健脾益气的效果会发挥地更好。山楂行气化瘀。芡实健脾祛湿,能把体内的水湿排出去,帮助脾胃运化。莲子补益脾胃,祛湿的同时能养心安神。
白扁豆被称为脾之谷,不仅能祛湿,还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山药健脾补气,茯苓和薏米一升一降,会让体内的气运作起来,茯苓能帮助脾清除水湿,加强运化能力,薏苡仁又是利水祛湿的,往下走。
再配合养胃的糯米,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小小一块糕点浓缩了多种食材精华,经过12道工艺,采用破壁技术打磨,保留原本食材的营养,再进行低温烘焙,手工制作,才能做成一颗颗营养和口感双重满分的茯渭糕!
每一颗都是小袋包装,干净卫生又防潮,吃上去软糯Q弹,即使是牙齿状态不好的中老年人也能嚼得动,每天来上2块,轻轻松松养脾胃。
畏寒怕冷,脾胃虚寒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胃寒,胃里冒凉气,而且手脚常年捂不热,还总是拉肚子,这就是脾阳不足的表现,通常这类朋友,腹部的脂肪还会很厚。
这时候我们可以巧用厨房的一样辅料,就是生姜。姜性微温,味辛,可以温暖我们的脾胃,祛除身体中的寒气,吃姜后很多人会出汗,这样也能帮助排出我们体内的毒素和湿气,增加气血循环。
而且这种平价的食材,咱们老百姓都能吃得起,分享一款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养生秘方,对咱们脾胃虚寒的朋友非常有帮助。这个养生秘方就是醋泡生姜,路老已过百岁,他坚持吃了40多年的姜,他曾说:“每天进餐的时候吃两三片醋泡姜。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先圣孔子有句话:不撤姜食,孔子活了73岁,在那个年代绝对是长寿了,我想与他“不撤姜食”的饮食习惯有关。”
醋可以收敛姜性,因为酸味儿是收敛的,于是姜宣发的力量便收敛进去了,姜性由此变得平和起来,也没有姜的一股辣味儿了。醋是直接走肝经的,肝遇到酸就会收敛,这时姜的升发功能也入到肝里,收中有发,能提升肝阳之气。
而且做法也十分简单,嫩姜不用去皮,一定要用盐泡洗干净晾干,然后切片,切薄一点。将冰糖敲碎,准备一个无油无水的玻璃瓶,把姜、冰糖和醋一起倒入容器,封密实,泡半个月就可以吃,泡的时候可以放在冰箱里冷藏。
姜一定要选仔姜或嫩姜,这样口感好,渣少,辣味没有那么重。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也不用多,吃2~3片即可。
若是懒得自己制作,或是想尝尝更好的醋泡姜味道,可以试试这款用铜陵白姜制作的醋泡姜,口感很脆很嫩,而且辣味很小,连我这种不喜欢吃姜的人都吃得惯。早上就着白粥,真的是超级开胃了。
而且这款醋泡姜的配料只有白姜、老陈醋、白砂糖、食盐和纯净水,没有添加剂和防腐剂,吃着也安心。做醋泡姜的师傅都是当地有着几十年制姜手艺的老人,他们对姜的性味更熟悉,制作出来的姜味道也更好。
而且姜要嫩,醋要陈,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丰道铜陵原产地醋泡白姜淘宝月销量¥59购买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的白姜一经出土,就被拉去工厂处理加工,这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姜的新鲜,只有这样,腌制过后生姜还和新鲜的一般,多汁又脆嫩,一点儿都不蔫。
开盖即食,一口咬下,酸甜中带着微辣,一点都不呛口,感觉从嗓子一路暖到脾胃,我们对比了不下10家的供货商,一一试吃后,选出了这一款良心手作,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吃姜的时间一般在早上的7点到9点,这是脾胃经循行之时,更利于振奋脾阳,促进我们阳气的升发。
脾胃不好的朋友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针对着去调养,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