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脂木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来春茂高血压治疗经验集锦篇幅较长
TUhjnbcbe - 2021/8/4 2:07:00

高血压病属祖国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病情进展常与心悸、失眠、胸痹、眼內障、耳鸣、腰痛、中风等有密切关系。本病多由七情之变,或饮酒纵欲,膏粱厚味等,致肝肾阴阳动态平衡失机,而出现临床证候。本病早期以阳亢为特征,临床表现可见肝热证,中期出现肾阴不足,肝阳内动上扰,进而转为肝肾阴虚,晚期则“阴损及阳”而呈现阴阳两虚。我认为“乙癸同源”,只要肝木经常获得肾水的滋荣,血液的濡养,阴阳始终协调平衡,则高血压病不至于发生。

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着眼于整体观念,余把高血压病分为七个证型,主要采用平肝、育阴、潜阳、泄热、熄风、养肝、健脾、益肾、安神、理气、散瘀、化痰、除湿等法,随证择选,结合组方,疗效满意。从证侯入手,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法随证定,以法统方,既分证型,但不能按证型生搬硬套,抓住病机的主要环节,“标而本之”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现按以下几组方法举例说明。

一、平肝潜阳、泄热熄风

本组方法主要用于以肝热见证为主的患者,高血压病的早期多见肝阳偏亢,其主证表现为头部痛胀、面红目赤、眩晕、腰楚、口苦咽干、气粗便秘、烦躁易怒、睡卧不安或夜梦纷纭、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干、脉弦数有力。

代表方:玉石汤(自拟)

处方:生石膏、玉竹、钩藤各30克,玄参15克,女贞子12克,车前草24克(鲜草功效尤佳用60克)

方解:方中生石膏甘、辛,性寒。质重而能清降头目之风火,且大能泄热解烦。玉竹多粘液而质润滑,清热之力虽弱,但能养阴熄风而柔肝。二者清滋并用,可使风热缓缓透泄,勿虑玉竹升压之弊。钩藤平肝潜阳而治眩晕,取其有降血压和镇静的作用。以上三味乃本方主药。玄参、女贞子色黑性濡,为壮水制火之品,车前草甘寒,通利小便,引热下行,且能增强玄参、女贞子滋阴益肾之效,取六味丸“三补三泄”之意。本方除具有平肝潜阳,泄热以熄风的功效外,还具有滋阴益肾的作用,故对本虚标实,肝阳偏亢者,以本方为主,随症加减,服之不仅能改善症状,而且血压下降至正常后可以相对地保持远期隐定。

加减法:

(1)烦热甚者,加生地15克,粉丹皮1克或地骨皮15克,知母9克,以滋阴凉血。

(2)眩晕如处舟中,加珍珠母80克或石决明30克,以平肝潜阳。

(3)失眠肢楚,加酸枣仁15克,夜交藤15克,以养血安神;或加紫丹参30克,活血通络,引阳入阴,镇静催眠。

(4)便秘腹胀,加生军9克,以涤垢泄火。

(5)痰多加胆星6克,竹沥30克(如无竹沥,可加天竺黄9克),以清热祛痰,除烦止晕。

(6)头痛目胀、指麻震颤,此热盛而内风萌动,可择加夏枯草30克,黑芝麻12克,桑叶9克,白菊花9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消热熄风,养阴柔肝。

病例一:

周×x,男,56岁,汽车驾驶员。

患者头昏痛四年余,睡眠欠佳,心悸健忘,身困腰楚,时感下肢软弱。经省××医诊治为原发性高血压二期,BP/mmHg,服西药仅能下降一段时间,但舒张压始终在-mmHg之间,症状仍然。眼底检查,有动脉交叉。心脏X射线检查,发现主动脉弓向左、右上扩大。胆固醇mg;总脂mg%。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劳损。

初诊年12月18日:脉弦数、舌苔白薄,舌尖边色红,口干苦,手足心热,夜梦纷纭,小便短赤,声音高扬,饮食佳,步履健,神形见明显病态容貌。证属肝阳上亢,处以玉石汤。服四剂后,血压降至/mmHg,继服八剂,血压又降至/85mmHg,症状也随之改善。先后服用玉石汤三十八剂,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内。方中加过生地、珍珠母、刺蒺藜、夏枯草、桑叶、白菊花等。为巩固其疗效,处以决明子炒香碾成粉剂,泡开水当茶饮,每次6克,长期服用。决明子甘苦、微寒,能治头风目疾,且能清肝益肾,润肠通便,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降压降脂的作用。年3月25日复诊,BP胆固醇心电图正常。

按肝阳上亢而表现为阳热有余,少阳不足的患者,常出现水亏火旺的证候。中年以后躁烦纵欲,精神过度紧张,或恣食肥甘,或嗜酒成癖,身中阳气藉肝木而上亢,往往罹致此疾。纯以肝火见证为主者,自可以龙胆、黄芩、栀子、夏枯草、丹皮之类,直折肝火,佐以敛阴,熄风之品,如白芍、决明子、钩藤、菊花之类。然此例则阳热为标、阴损为本,本虚标实。必以滋下清上,凉润熄风,方为对症。早期辨证清楚,运投本方,同病异治,并守法治疗,终至获愈,足见辨证精细,投方准确,持重有恒,是治疗获效的两个主要环节。

二、养肝理脾、滋阴和阳

本组方法适用于肝郁脾虚,上实下虚的高血压病患者。此型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但男性亦有表现为此型者。临床见证主要表现为口苦心烦、性急易怒、小便赤涩、心悸胆怯、肌肉颤动、食少肢麻、头晕目花、目赤烘热、耳鸣腰酸、手足心热或足跟疼痛、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有月经紊乱。舌质淡红,苔黄或薄白,脉弦细或沉细。

代表方:舒怒益阴汤(陈士铎《辨证录》)

处方:熟地30克,当归15克,茯苓9克,甘草2克,白芍30克,陈皮5克,麦冬9克,丹皮15克,柴胡3克,白术9克,太子参9克

方解:本方即丹栀逍遥散去栀子加熟地,麦冬、太子参、陈皮。逍遥散主要功用在于疏肝理脾。丹皮活血清热通瘀,当归、白芍养血润肝;柴胡硫肝解郁,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使肝郁开达,脾复健运。方中芍药重用至30克以平肝气,对血虚肝阳上扰之头痛眩晕用之辄效。且芍药善收敛浮热而利小便,张锡纯说,“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善滋阴养,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之要药……”。

加熟地不仅补血滋阴,而且能益肾填精,故水调血之证,熟地最为相宜。张景岳称赞其功说:“阳虚而神散皆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静之。”然熟地之性滞腻碍胃,故配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之陈皮,以解其结腻。太子参与人参不同,其性较柔润,多用于阴虚血热而侧于补益气阴,“气足自无顽麻”,阳回则烦热可解。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能生津益阴,清心除烦。总之本方是调理肝脾,滋阴和阳之剂,对肝脾失荣,阴虚阳亢之高血压病,以及中风前后,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若精神抑郁、情绪消沉、不思饮食、口干咽燥、烦躁不宁、头痛耳鸣、夜梦纷繁、大便失常、舌赤苔薄或黄腻、脉细弦,在养肝理脾的基础上,结合开郁之越鞠丸。

病例二:

钟××,女,59岁,豆腐厂工人。

患者年4月20日就诊,已卧床月余,起床稍活动,即感眩晕欲仆,头摇手颤、身麻、耳鸣腰酸、烦躁不宁、夜不安寐、舌体瘦而干赤、苔干老黄、声音低微、形体衰弱瘦削、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神昏、有肝风内动之迹象。问诊语言颠倒,其子代诉:患晕病已十余年,时发时愈,近两年来行路有头重脚轻之感,身体逐渐衰弱,病势加剧。医院诊断,血压/mmHg。近三四天饮食稀少,证属阴虚阳亢,肝风欲动之候。即处以舒怒益阴汤加石决明30克,服二剂后,证情减轻,神智清醒,已觉饥饿,BP/mmHg。惟感心悸汗多。原方减丹皮,加山茱萸15克,怀山药24克。继服五剂,大有好转,已能起床,自己洗脸、上厕所。血压降至/90mmHg,惟仍有晕眩感。守原方去丹皮加元肉30克,荷叶9克,继服十四剂,舌赤渐退,脉象和缓,小便较长,血压降至/80mmHg,但久病精神欠佳,仍用原方加黄芪30克,果杞15克,服十二剂,血压正常。为巩固疗效改拟“通脉舒肝散”。嘱其长期服用。

处方:白芍克,当归30克,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各15克,草决明(炒)18克,首乌30克(女贞子30克煎汁炙首乌,去女贞子。其方法是将于首乌片水浸透心,再将女贞子浓煎汁,拌首乌片蒸三小时即可)。

制剂与服法:为散剂,每日服二次,每次3-6克,早晚各服一次,温开水送下。

患者今年已六十三岁,身体尚健康,仍在豆腐厂工作。

按:七情之变,郁病为先,五志过极皆可化火,肝病及脾,法当两调肝脾,郁火自清;阴虚阳亢,上实下虚,理应滋潜,故首以舒怒益阴汤加减收效,继以“通脉舒肝散”善后。“通脉舒肝散”为《金匮要略方论》当归芍药散加草决明、何首乌组成,是一个通调气血、健脾养肝、养阴清热的良方。根据多年应用本方经验,可治疗各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各类型胆固醇增高、肝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水肿。也可用于神经痛、风湿病、肾脏疾病、心脏瓣膜病、月经失调、痛经、慢性胃炎、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证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荣、水气内滞、风阳上扰者。

三、燥湿化痰,潜阳熄风

本组方法主要用于痰浊中阻,风阳逆而不降的患者,病人多为肥胖体形,证见头晕如蒙、咳嗽吐痰,胸脶满闷、呕恶不思饮食、四肢疲倦、动则气短、肢倦神疲,动则气喘、舌苔白或黄腻垢浊,脉弦滑或滑数。

代表方:

①导痰汤(《济生方》)合②忧中方(《千金翼方》)

处方①:法夏6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胆星6克

处方②:鳖甲,龙骨,菖蒲,远志

方解:二陈汤为燥湿化痰的代表方剂,加南星,枳实就是导痰汤。导痰汤主治痰厥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寒,胸胁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不思饮食。南星搜风祛痰,燥湿通络,李时珍说:“南星得牛胆则不燥”,其味苦凉,功能熄风化痰,治痰热蒙闭,中风口噤等症,《千金》枕中方,张山雷按语指出:“此方以龙骨、鳖甲潜阳熄风。菖蒲、远志开痰泄降。古人虽以为养阴消心,聪耳明目之方,实则潜藏其泛溢之虚阳,泄化其逆上之痰浊,则心神自安,而智慧自益,窃谓偕治肝风内动,挟痰上升之证,必以此方首屈一指。

考《本草经》菖蒲辛温,主治湿痹,远志苦温,主治咳逆,一以辛散而开其湿痰之痹着,一以苦降而定其逆上之痰窒。则气顺,而壅自开,气流不复上。庶乎风波大定,神志清明,此菖蒲远志之大功也”。综合二方之效,对湿痰为盛,风阳上亢的高血压病,具有涤痰除湿,豁痰开窍,潜阳熄风。安神定志之功。

病例三:

曹X,男,70岁,面粉厂职工。

患者体肥痰盛,中气素虚,脾失健运,嗜食厚味,久而湿邪停留,聚液成痰,每外感即咳喘频发。二十年前即有咳喘病,近五六年来咳喘加剧,血压增高。年1月12日来诊,目突面浮而带青紫色,舌胖苔腻,质青,颈静脉怒张,咳喘频繁,吐痰色白稠粘,有时亦吐白泡泡。脉虚大,全身均有中度浮肿,烦躁眩晕,小便短少,血压高达/mmHg,《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病者腹大胫肿,咳喘身重”。咳喘既久,则肺失肃降,水道壅塞而成水肿。肺病久则脾肾受累,且水肿有时也可由于瘀血引起,随即处以上方加泽泻30克,丹参9克,以分清化瘀。服二剂后咳逆浮肿减轻,小便增多,血压降至/mmHg,续服四剂,血压降至

/mmHg,其他症状基本好转。另外处以香砂六君子汤加熟地、怀山药调理。年2月4日再诊,血压/90-mmHg,仍用上方加减治疗。

按:痰饮、水气病皆因肺、脾、肾三脏气化不利,三焦通调失职,水道壅塞不通,水邪泛溢而为水肿。饮之与水,同源异流,干于肺则咳喘多痰。《素问·水热穴论》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其制在牌”,可谓要言不繁。对于此类高血压病,着重从整体调整,以达到降压的目的。本例之治以“温药和之”并“洁净府”理血分,潜阳熄风,融数法于一炉,终获满意之疗效,正符“间者并行”的经旨。

四、养血滋阴,调营补肝

此甘辛酸咸合化之法,适用于肝虚风阳内动之证。临床表现为精神恍惚,眩晕心悸,胸闷、胁痛、嗳气,咳嗽咽痒,喉中梗阻,如有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烦易怒,手足心热,自汗,苔腻舌赤,脉弦细或虚数。

代表方:调营饮肝饮(费伯雄《医醇剩义》)

归身12克,白芍(酒炒)9克,枸杞15克,五味子6克,广陈皮6克,枣仁9克,茯苓9克,青木香6克,阿胶珠9克,大枣四枚,生姜三片

方解:原书指出:“肝主藏血,故为血海,操烦太过,营血大亏,虚气无归,横逆胀痛。本方治肝虚法也,四物用归、芎、酒芍,炒阿胶,不用熟地嫌其滞也。枸杞、枣仁、五味、肝虚在所必用。而以茯苓、广皮、本、姜枣,调营卫而和血。补而不滞,润而不腻,通而不破,温和而不燥、不苦寒”。本方意在调营养血,益肝体,利肝用,使阳得阴和,诸证悉解。

病例四:

谭××,女,68岁,住昭通县跃进路。

患者素有肝郁气滞,每发即胸胁胀痛,气窜连肩,胃气逆冲喉间、呃逆连声,缠绵21年。我以越鞠丸、柴胡疏肝散、丁香散、旋复代赭汤加减运用治疗,效果良好。年3月15日又来院诊治,呃逆频频连声,精神恍惚,咳嗽咽痒,喉中梅核气,吐咽梗阻,饮食减少,眩晕心悸,自汗,不能安寐,手足心热,舌尖红,脉弦细,BP/mmHg。证属血不养肝,风阳内动。处以调营敛肝饮加沙参15克,远志9克,养血滋阴,调营补肝,化痰止咳。服二剂,症情减轻,血压也随之降至/85mmHg。复诊,呃這、喉中梗阻、眩晕、心烦均减,惟气弱、盗汗甚多,舌质尚干,尖赤,仍属营阴亏损,沿用上方减沙参、远志,加黄芪15克,牡蛎30克,以扶正潜阳,服四剂后,诸证基本消失,血压正常。

按:肝虚风阴内动之证,不可误虚为实,而妄用理气。肝为刚脏,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若失于阴濡血养,反予理气攻伐,则阴血更伤,是谓抱薪救火。《难经·十四难》说,“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法当养血滋阴调营补肝,则风阳自平,此亦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五、温补脾肾回阳祛寒

本组方法主要适用于脾肾阳虚的证候。高血压病的中后期,往往可见元阳不足,寒从内生,火不生土,脾胃虚寒,以致食欲不振,腹痛泛恶,大便溏泻,肢体倦怠,骨节疼痛,头昏耳鸣,舌苔自滑,脉细微。

代表方:附子汤(《伤寒论》)

制附片30克,茯苓12克,潞党参15克,白术12克,杭芍10克

方解:附片温肾阳,通行十二经而祛寒邪。苓,术健脾化湿。参能补益六气。白芍和营止痛。芍附同用,能入阴破结,敛阴和阳。术附并用,助阳化湿之功显著。党参与附子相配,温壮元阳,可获得稳定降压效果。故本方对真阳不足,阴寒内盛,营卫运行滞涩,以致恶寒肢冷,身体疼痛,头晕目眩,腰痠,腹痛者甚为恰当。

病例五:

李Xx,女,39岁,地区公安局干部。

患者于年2月14日来院门诊:诉说患高血压已四年余,曾服西药复方降压片、安达血平、路丁、益寿宁、脉通等,中药龙胆泻肝汤、六味地黄丸等药,效果不显。患者面色苍白、精神迟顿,四肢不温,口淡乏味,饮食减少,大便稀溏,口渴喜热饮,头昏额痛,耳鸣心悸,舌苔白滑,脉细数。患者诉说,近年来舒张压从未降至以下。证属脾肾阳,因久服寒凉,致阴邪内郁,伤及脾肾,即处以上方加杜仲(酒炒)15克,菟丝子12克。服四剂后,再来复诊,血压降到/80mmHg,各症减轻,惟饮食未增,大便溏,故用上方减杜仲、菟丝子,加黑故子12克,肉蔻霜9克,续服六剂,饮食增加,大便成形,血压稳定如前,诸证悉除,直至月16日复查,血压仍正常。

按:脾肾阳虚,肝失春升之令,浊阴上干,故血匝压升高。温养脾肾,祛阴寒,破浊阴,清阳得升,浊阴自降,则诸证悉解。关于脾胃虚弱,中阳下陷,浊阴上填,证见头目眩晕,血压上升,伴有倦意无力,面色娄黄,不思饮食,四肢重困,懒言声低,头痛自汗,身热心烦,舌淡脉来虚大应分别证情,用补中汤或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每获良效。使用补中益气法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之高血压病,从未发现血压反增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此中趣旨,耐人寻味。

六、滋阴潜阳养血安神

本组方法主要适用于高血压病并发心脏病的患者,临床见证有心悸易怒、坐卧不安、多梦易醒、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头痛耳鸣、舌质红或淡红、脉虚弦或细数。证属心肾水火失济,阴虚火旺。

代表方:平镇补心丹(《和剂局方》)

枣仁12克,车前子(包煎)10克,茯苓12克,五味子3克,肉桂(研末冲服)2克,麦冬10克,龙齿15克,熟地黄15克,山药12克,人参(党参代)15克,朱砂(细研冲服)3克,远志10克,甘草3克

方解:枣仁味甘酸、性平,其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作用,其主治多在心肝二经,为治虚烦不眠之要药。远志入心肾二经,能补心肾,安神化痰,治精神不安。五味子五味俱全,但性味偏于酸温,功能益肾固精,收敛浮阳。《本草经》谓:“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甄权》云:“治中下气…补虚劳,令人体悦泽。”茯苓益脾养心,利水渗湿,茯神养心安神,主治心悸怔忡,恍惚健忘,失寐惊痫,常用朱砂拌,名朱茯神,安神定惊,功效尤隹。朱砂入心经,叶天士谓其“色赤质重,可镇心火,”同远志、龙齿配合,能养心气。龙齿性味涩凉,入肝、胆、心、肾四经,有镇心安神,益阴潜阳,固精敛汗之效。路党参补血益气,和脾胃除烦热。山药性味甘平,不寒不燥,入脾、胃、肺、肾四经,补其不足,清其虚热,治虚损劳伤,健忘遗精。二冬甘寒清润,补血涸而润肝心,与熟地并用,有滋阴涵阳的作用。熟地甘微温,入心、肝、肾三经,能补血滋阴,益肾填精,用于肾水干涸,阴血衰竭之证。肉桂入肝、肾二经,能温肾益火,引阳归阴,与党参、熟地、山药等补益药同用,使“阳生阴长”,促进阴血之化生。

本方配伍最妙在车前子一味,以其甘寒滑利,性专泄降,入小肠、肝、肾三经,有清泄湿热,通利小便之功。近年来发现有降血压作用。车前子与肉桂配合,一寒一温,相反相成,能使水火交济。与熟地之滋阴于下,肉挂之引火归于上,则阴虚火旺可平,所谓“甚者从之”之意。

病例六

宋×X,女,39岁,东川矿务局职工

患者经昆明x×医院,贵阻x×医院确诊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贫血等。X射线检查,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弓突出。红细胞计数万/mm3。年4月24日来院门诊,自觉心慌、心、头昏、耳鸣。面色不华,烦躁不宁,夜不安寐,两颧如桃红色,舌质淡红,脉象细数。听诊;二杂瓣收缩期三级杂音。证属心悸怔忡,阴血已亏。心肾水火失济,当以滋阴涵阳,养血安神之剂,用上方较为合拍。连服六剂,血压降至/86mmHg,心悸、烦躁减轻,并能安眠。嘱原方加大剂量研细,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长服三月以巩固疗效。

按:怔忡、眩晕、耳鸣之因于阴虚火亢者,应用滋阴降火,养血安神。本例思者证情虽繁,但抓住“阴虚火旺”矛盾的主要方面,予以正确的施治,终使病情好转,血压下降。总之,治疗高血压病,虽着重在肝肾阴阳气血的调理方面,但又不能局限于肝肾,《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临证时必须辨证求本。

七、活血散瘀,清肝熄风

本组方法主要用于顽固不降的高血压病。如肝经热盛、痰浊中阻、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阴两虚、均能产生特别是二、三期高血压病,合并脑,心、肾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急进型高血压病者。

代表方:八味降压汤(自拟)

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花穗)30克,粉丹皮15克,马蔸铃30克,双钩藤15克,代赭石(碾细)30克

方解:丹参味苦性微寒,能入心肝二经,功能活血祛瘀,清热除烦,据动物实验初步证明,丹参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用治高血压病,取其有降压和镇静的作用。怀牛膝性味酸平,功能散瘀止痛,引血下行,从而减轻头部的充血,并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夏枯草辛苦寒,入肝、胆二经,能清肝火,散郁结,临床多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并能减轻伴随症状。丹皮辛苦微寒,入心、肝、肾、心包四经,功能凉血、散痰、清热。丹皮因含丹皮酚及其糖苷,故其水煎剂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马蔸铃苦寒泄降,清肺下气。用马蔸铃治高血压病,有助于降压和改善症状。钩藤甘微苦寒,入肝、心包二经,效能平肝清热,熄风止痉,有镇静和降压的作用。刺蒺藜辛苦微温,入肝、肺二经,功能疏解熄风,行瘀去滞,治头目眩晕、头风头痛,为肝经开部散结,祛风明目之要药,其作用为降压镇静。代赭石性味苦寒,入心肝二经,治肝阳上亢,头晕、耳鸣、目眩、脑胀。《中药临床应用》指出,代赭石对有上述症状的高血压病而又兼有心悸、脚肿虚浮、手足震颤、烦躁、不欲卧床、大便不畅者,尤其适合,取其有镇静、通便作用。

综上所述,本方是选用力专效宏的药组成,具有活血消瘀,清热化,潜镇熄风的作用,在临床上加减运用,对各类型顽固不降之高血压病有降压的作用。

病例七

陈ⅹx,男,53岁,永善县食品公司职工。

患者经宜宾××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胃大弯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等病。BP/-mmHg,经中西医多种治疗,效果不好。年2月6日来院门诊,主诉:患高血压病已有五、六年,头昏目糊,耳鸣吼叫。心中有空虚渺茫之感,有时手足不自觉地蠕动。右上肢关节及两足跟疼痛,望诊面部黧黑,目珠有老年圈,唇微青色苔薄黄、质红、口臭。饮食尚可,惟食饱后气逆,上腹部隐痛,夜梦纷纭。左手脉沉细而数,右则洪虚数。BP/mmHg,脉证合参,有肝风药动之虞,处以八味降压汤试服,两剂后,复诊无改善,续服四剂亦未见效,但未发生不良反应,再开六剂,嘱每日服一剂,煎三次。复诊时,血压降至/mmHg,胃痛已止,并感饥饿,此是意外之收获,惟额部汗出不休,这是药后增加的症状,分析其原因,是病人体虚,又兼瘀血痹阻,郁滞已矢,络脉未能通畅。原方去丹参、马蔸铃,避免苦寒伐辟胃气。续服七剂,诸恙均有好转,血降至/mmHg。以后在原方基础上加减使用过的药物有果杞、狗脊、茺蔚子、杜仲、女贞子、豨莶草、当归、大云、川芎、仙茅、桑树根、元肉、荷叶、枣仁、远志、郁金、龙骨、牡蛎、潞党参等,先后共服46剂,血压降至/90-mmHg,为巩固疗效,标本兼治,而以治本为主,拟下方长服。

处方:紫丹参90克,桑叶90克,黑芝麻90克,夏枯草克,当归60克,川芎30克,黄芪90克,何首乌60克,怀牛膝45克,以文火煎熬3-4次,滤去渣滓,再浓煎蜂蜜收膏,每日早晚各服30克,开水冲服。

按:八物降压汤,对日久顽固不降之高血压病,有一定的疗效,但降压效果的快慢,每因人而异。本例初服二剂,复诊无动静,续进四剂,也未见效,但未发现不良反应,再进六剂,共服十二剂,果然获效。可见,慢性病见证确凿,就要有方有守。继之在原方基础上增损,又服十剂后,而取得明显的疗效。善后处理,以桑麻丸、佛手散、当归补血汤等加味浓煎收膏,益气活血,养阴熄风,巩固疗效,故血压下降后,可相对地保持远期稳定。

附按法选药简表

平肝熄风:钩藤,刺蒺藜,广地龙,石决明,珍珠母,山羊角,天麻,代赭石,全蝎,蜈蚣,僵蚕,野料豆,蝉蜕,桑叶,杭菊。育阴:旱莲草,女贞子,龟板,鳖甲,桑寄生,玉竹,麦门冬,天门冬,金石斛,百合,枸杞,地骨皮,沙参,黄精,蕤仁,胡麻仁。养肝:黄芪,生熟地,白芍,乌梅,白术,续断,淡大云,怀牛膝,当归,川芎,杜仲,何首乌,狗脊,菟丝子,山药,阿胶,黑芝麻,桑椹子,龙眼肉,巴戟天,党参,太子参,扁豆,大枣,黄精,补骨脂,仙茅,淫羊藿,沙蒺藜,胡芦巴。潜阳:生龙骨,生牡蛎,朱砂,煅磁石,生铁落,珍珠母,石决明。泄热:知母,地骨皮,决明子,栀子,青葙子,槐花(角),粉丹皮,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夏枯草,淡竹叶,谷精草,生石膏,寒水石,天花粉,玄参,银花,连翘,蒲公英,龙胆草,苦参,白薇,青蒿,竹茹,车前子,泽泻,大青叶,滑石。健脾:白术,怀山,扁豆,大枣,黄精,甘草,麦芽,鸡内金。益肾:熟地,巴戟天,狗脊,果杞,生地,补骨脂,山萸肉,益智仁,肉桂,附片,干姜。安神:枣仁,远志,硃砂,柏子仁,夜交藤。开郁散:石菖蒲,郁金,青皮,砂仁,蔻仁,赤芍,佛手柑,香附,紫丹参,红花,桃仁,牛膝,川芎,三棱,莪术,泽兰,当归,乳香,没药,延胡索,广台乌,青皮。化痰除湿:苍术,陈皮,法夏,枳壳,厚朴,苡仁,茵陈,草果,藿香,佩兰,沉香,大腹皮,杏仁,莱菔子,射干,前胡,枯梗,木蝴蝶,马兜铃,昆布,海藻,胆南星,地龙。礞石,枇杷叶。

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复兴之路上,我们一起呐喊与见证!很多人都在转发,你要不要+1

本文来源:《来春茂医话》。

版权声明: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免责声明: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春茂高血压治疗经验集锦篇幅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