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重磅技术会议,由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主办的“颐和论坛——饲料替抗与绿色养殖大会暨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于4月17日在重庆落幕。受大会邀请,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余淼博士在会上做了《无抗方案及产品评估》主题报告。
接下来为大家分享由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志忠、黄明亚现场整理的4月16-17日会议全程听课笔记完整版。
聚焦技术创新,严守安全底线,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胡广东处长
全国畜牧总站饲料行业指导处
一、发展成就
1.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52亿吨;规模饲料企业发展向好;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价格上涨;动物饲料价格普遍上涨。
2.年:猪饲料产量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家禽饲料保持稳定;反刍动物饲料、水产饲料产量呈稳定增长态势。
二、问题与挑战
1.饲用粮供需矛盾突出。
2.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
3.饲料质量安全风险。
三、饲料法制化建设
饲料法规制度是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行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全程监管,保障安全
事前监管,严字当头;事中监管,落实责任,严查严管;事后监管,风险预警检测,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五、制度创新,激发活力
年对饲料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创新,拓宽申报渠道,激发企业研发绿色高效新产品的动力和积极性。
六、强化饲料管理技术支撑
全国畜牧总站是畜牧业管理的技术支撑单位。
1.饲料法规的修订:从管理和技术层面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用新的制度要求去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堵住制度在安全监管上的空白点和盲区。
2.企业监督检查:开展百家企业监督检查。
3.饲料新产品评审:建立了两项中药的新产品评审工作机制,出台了新产品评审工作规范。
4.饲料标准化:现行有效标准项,其中国家标准项,农业行业标准项,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为主导的饲料工业标准体系。
饲料停抗背景下的原料选择
谯仕彦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一饲料停抗对饲料配制技术和原料特性的要求
1.饲料无抗可以从精准营养配方(如低蛋白日粮,净能体系等)。
2.原料选择上:选择好消化易吸收原料,品控上选择新鲜度好,杂质少,无霉变的原料,原料预处理上进行发酵,膨化等几方面多种手段综合下手。
3.日粮纤维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二停抗背景下对饲料加工工艺的要求
1.实验表明,锤片式粉碎机比锟式粉碎机粉碎的原料,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得到改善。
2.实验表明,将日粮中谷物粉碎到平均粒度微米,则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也会得到改善,饲喂微米破碎饲料的雏鸡,比微米的增重率和采食量分别提高了3%和2%。
3.实验表明,液体饲喂可以让断奶仔猪更好的从母乳向固体饲料的过渡,相比于饲料,液体饲料更适合于断奶仔猪不成熟的消化系统;液体饲喂具有改善断奶仔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效果,液体饲料避免了谷物中固有内源酶活的损失,从而改善了谷物的营养价值。
三停抗背景下原料的选择
1.发酵豆粕
2.功能性发酵豆粕:实验证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抑菌型发酵豆粕,腹泻率得到明显改善,但使用时需要注意抗生素产生风险。同时还有降低机体应激,维护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等功效。
3.发酵醋渣:实验表明,育肥猪日粮中添加5%固态发酵醋糟对育肥猪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等都有一定改善。
4.高蛋白酵母培养物:动物试验表明,添加高蛋白酵母培养物,可以改善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及腹泻率
5.嗜酸乳杆菌培养物
(1)以优质原料为发酵底物,利用具有高效抑菌与清除自由基双重功效的嗜酸乳杆菌为发酵菌株,经特定发酵工艺获得的一种功能性发酵优质蛋白原料;
(2)富含乳酸菌素、乳酸菌菌体、乳酸及其他代谢产物;
(3)具有降低腹泻、诱导采食和促进肠道健康的功效。
四总结
1.增加断奶日龄,强化饲养管理。
美国:拿掉断奶日粮中的抗生素,21-28天断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丹麦:拿掉断奶日粮中的抗生素,28天断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分场饲喂:减少母猪向仔猪疾病传播。
3.控制环境:减少饲养密度,更加严格的全进全出管理方式。
4.饲料加工工艺:饲料原料预消化、粉碎、颗粒质量。
5.日粮营养: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日粮,选择好的纤维且适量使用。
6.使用抗生素替代产品
植物抗球虫剂研究应用与质量控制
姚浪群博士
北京爱绿集团
一植物提取物产业前景辉煌
1.毫无悬念:植物提取物是替抗主力军
2.产业潜力:
(1)唯一扛起减抗替抗大旗
(2)+个植提品种可以选择
(3)集综合解决方案于一身
(4)拟成立“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天然植物提取物专业分会”
二植物抗球虫剂研究与应用
1.禁抗伊始,红海一片
替抗产品鱼龙混杂;替抗方案人云亦云;替抗成本天上地下;替抗效果云里雾里。
2.增辟蓝海,闹中取胜
替抗真正内涵:饲用抗菌促生长剂;饲用抗球虫药。
替抗难,对付球虫更难。
3.植物抗球虫剂思路
(1)着重肠道健康,寻求科学系统防治球虫方案。
(2)植物提取物预防球虫感染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直接抑杀作用以及修复肠胃粘膜实现的。
4.植物抗球虫剂的优势
(1)安全无风险。
(2)有效性:多机制抗球虫;延缓耐药性;协同增效性。
(3)稳定性好。
(4)性价比高。
鞣花单宁的检测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冯定远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
一背景
1.欧洲无抗经验
重点要控制各种梭菌,尤其是产氨的梭菌。如何控制梭菌,尤其是梭菌产氨的影响?欧洲的经验是通过应用水解单宁酸。
2.梭菌概况
高产氨梭菌一小时分解1.5公斤蛋白质。
其中高产氨梭菌HAP菌比普通细菌分解蛋白产氨高倍。
梭菌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有30多种致病菌。大部分是共生菌,占肠道细菌的10%-40%,梭菌无处不在而梭菌的数量决定一切,梭菌对继发感染有协同作用,梭菌病会引发二次感染,梭菌容易产生过多的氨,导致肠道和肺部感染。
二.单宁酸的应用
1.背景:年欧盟禁抗之后,欧洲对于单宁酸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已经批准一些来源于甜栗木的单宁酸作为安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饲料中。
2.无抗生猪养殖主要挑战之一是仔猪的腹泻问题,疾病引起的仔猪腹泻来源可能是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轮状病毒或者致病性大肠杆菌。而欧盟批准的一些丹宁类产品对其三者均有效果。
3.单宁酸有益还是有害取决于:不同来源,化学结构,适量水平,动物种类,生理阶段以及日粮组成几个方面。
4.单宁是水溶性多酚,常见于高等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其种类不同活性也不同,水解单宁酸具有酯键,是葡萄糖的没食子酸酯,与缩合单宁酸不同,主要存在于栗木,橡木,五倍子,石榴,漆树叶,黄栌,金缕梅树等植物的树皮与果实中。
5.鞣花单宁是栗木和橡木中的主要单宁,主要成分是鞣花酸。
6.鞣花单宁具有着:改善肠道健康,收敛性,抗菌性,免疫刺激性等多种作用。
7.其作用机理主要为:
(1)鞣花单宁在病原菌细胞壁中能够与细胞膜蛋白(脯氨酸)结合,具有亲和力。这会导致形态和渗透性发生变化,引起离子失衡,最终破坏细菌细胞膜。
(2)鞣花单宁通过复合作用抑制病原菌的细胞外微生物、细胞质和壁酶。这种相互作用仅限于特定物种。
(3)鞣花单宁对细菌细胞表面受体(膜蛋白)的亲和力能够阻碍病原菌粘附在肠道表面上。
(4)选择性抑菌性:某些益生菌和酵母能够产生鞣酸酶,该酶会降解单宁,并利用其糖苷核心作为能量和碳的来源。许多病原菌并没有这种能力。
(5)鞣花单宁可以加强肠道粘膜的外层,并支持紧密连接功能。
(6)鞣花单宁可以与形成肠粘液层(粘蛋白)的某些蛋白质(Pro)结合,从而增加粘液的厚度并增强保护功能。
8.水解单宁酸主要作用为:降低梭状杆菌生长,降低毒素的量,降低氨的量,改变肠道环境,改变微生物特性,保护肠道以及提高饲料效率。
9.鞣花单宁在实际生产中,在生猪养殖,禽养殖及水产养殖中,都有着提高养殖效率,改善动物健康的多种功效。
有机微量元素对种禽繁殖性能的影响
曲湘勇教授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一影响种禽繁殖性能的因素
1.遗传因素:
种禽的遗传结构和孵化率有关;
不同家禽种类、品种或品系,其孵化率不同。
2.年龄与产蛋时间因素:种禽的年龄小和产蛋高峰期所产种蛋孵化率一般较高;
有报道称,种鸡在不同时间段所产蛋孵化率也有一定差异,在8:00-14:00所产种蛋孵化率较高。
3.健康状况:
种禽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孵化率;
有研究表明,鸡白痢阳性鸡的种蛋孵化率会显著下降。
饲料营养因素:种禽的日粮营养水平: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缺乏或比例不当直接影响种禽产蛋量、产蛋质量及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日粮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对种蛋孵化率影响尤为敏感。
二微量元素与种禽营养
不同微量元素在种禽生产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三微量元素的选择
1.无机微量元素
生物利用低;
易发生氧化反应,破坏饲料中维生素、油脂等活性成分;
超量添加易造成机体损伤与环境污染。
2.有机微量元素
吸收利用率、生物学效价高,结构稳定,不易对饲料中的活性物质造成破坏以及减少排放。
四试验研究
目的意义:在快大型白羽肉种鸡饲料中用羟基蛋氨酸螯合多矿,代替无机多矿,研究其对快大型白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繁殖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一:不同梯度氨基酸螯合多矿对种禽繁殖性能、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和生殖激素的影响
1.试验目的:旨在研究不同梯度有及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对种禽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和生殖相关激素表达的影响。
2.试验结果
(1)试验结果表明,用有机酸螯合多矿替代无机多矿可以有效改善种鸡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其中以纯有机组效果最佳。
(2)用有机酸螯合多矿替代无机多矿可以有效改善种鸡血清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其中以纯有机组效果最佳。
(3)用有机酸螯合多矿替代无机多矿可以有效改善种鸡免疫激素和繁殖激素,其中以纯有机组效果最佳。
试验二:种禽多矿中添加不同梯度氨基酸螯合多矿对种禽子代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1日龄,42日龄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1.试验目的
旨在进一步研究不同梯度有机微量元素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对种禽子代1日龄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及42日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2.试验结果
(1)用氨基酸螯合多矿代替无机多矿有改善种鸡子代生产性能的趋势;
(2)用氨基酸螯合多矿替代无机多矿显著改善种鸡子代1日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其中以纯有机组效果最佳;
(3)用氨基酸螯合多矿替代无机多矿有改善种鸡后代42日龄屠宰性能的趋势,主要体现在提高肌肉率和降低腹脂率;
(4)用氨基酸螯合多矿替代无机多矿可改善种鸡后代42日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
试验小结:
用羟基蛋氨酸螯合多矿替代无机多矿可以:
1.有改善种鸡子代生长性能的趋势;
2.显著改善种鸡子代1日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
3.有改善种鸡子代42日龄屠宰性能的趋势,主要体现在提高胸肌率和降低腹脂率;
4.有改善种鸡子代42日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
单宁酸制剂工艺升级与产品应用
张小东博士
青岛润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为什么选择单宁酸
1.单宁酸:单宁含许多酚羟基,与蛋白质的配亚胺基交联成键,代替与水的氢键连接,这是其重要性质即收敛性,水解单宁收敛性大于缩合单宁。单宁与水溶性蛋白质结合沉淀,使唾液失去润滑性,舌上皮组织收缩,有干燥感觉,产生涩味。
2.具有收敛-协同替抗
3.协调替抗解决腹泻方案
收敛:单宁酸+氧化锌+蒙脱石
养肠:丁酸钠+谷氨酰胺
抗炎:博落回+精油
低系酸力:甲酸钙+包被氧化锌+包被有机多矿
杀菌抑菌:酸化剂+精油+抗菌肽
促进消化吸收:酶制剂+益生菌+益生源
中和肠道毒素:酵母多糖+酵母水解物
抗病毒:椰子油+卵黄抗体
减少肠道负担:优质原料+低蛋白+原料与处理+超微粉+低温制粒
4.单宁酸特性:耐高温,抗病毒,抑菌杀菌,收敛,提高免疫水平
5.单宁酸应用的缺陷
(1)影响畜禽采食;
(2)吸潮,遇铁和空气变黑失效
二、基于单宁酸的众多优势,又基于单宁自身应用的缺点,单宁酸制剂产品持续升级。
1.原料研究
2.工艺改进
(1)嵌入式微囊包被:不吸潮,几乎无涩味,热稳定性好,颗粒均匀,水中60min溶出80%,可在核心料和预混料中使用。
(2)包被新升级:不吸潮,涩味轻,不影响采食。核心料、预混料中使用不变色、不结块、热稳定性好,可膨化制粒,尤其适合在预混料和浓缩料中使用
3.含量升级
三、单宁酸制剂市场应用
1.包被水解单宁酸可降低死淘率,提高欧洲指数。
3.单宁酸对肉仔鸡肝脏氧化和十二指肠酶有影响,单宁酸可促进SOD和脂肪的合成。
4.单宁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成活率,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凡纳滨对虾抗氨氮能力逐渐提高。
产蛋后期蛋壳品质下降机理及植物醛酚的调控作用
王晶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菲迪集团特邀专家
一、蛋鸡养殖面临的需求和挑战
1.饲料禁抗、养殖减抗使得产蛋周期延长和蛋鸡延养,产蛋性能和鸡蛋品质如何来保障?
(1)饲养周期长,大于80周龄;
(2)饲养密度大,单栋超过5万只;
(3)相关规定严格,产蛋期不得检出任何抗生素;
(4)鸡蛋是封闭壳体,违规违法无所遁形。
2.减抗养殖,健康养殖
(1)减少病原接触,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健康营养策略:通过饲粮途径,达到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的目的,以健康群体为起点,保持其健康状态的过程。
3.蛋鸡健康与鸡蛋品质的营养调控
(1)鸡体健康:氧化还原稳态,肠道稳态及功能
(2)产品品质:蛋壳破损,功能脂质强化,蛋清稀化,蛋香味美
4.蛋壳品质下降及缺陷
影响:危及食品安全,造成经济损失,延长计划受阻
保护蛋鸡产业健康发展和提升养殖效益亟待解决的产业问题
5.良好的蛋壳品质是产蛋鸡健康的综合表
(1)输卵管、肠道、骨骼、肝、肾等多个器官参与蛋壳钙的转运;
(2)蛋壳的形成是一个周期性、时序性的动态矿化过程;蛋壳的形成是多种离子参与的交换和沉积过程,受到有机基质的精密调控;
(3)输卵管分泌有机基质调控蛋壳微观结构形成;有机基质组成及分泌具有时序性。
(4)蛋壳缺陷的发生反映了繁殖系统的健康问题。
(5)随产蛋鸡周龄增加,蛋壳强度和结构变化,同时可见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形,如纤维化、萎缩及微绒毛消失等。
(6)砂壳鸡蛋和正常鸡蛋蛋壳基质中,最重要的一类差异蛋白来自血液,是由肝及免疫器官产生,提示肝、脾、淋巴细胞参与蛋壳缺陷发生。
6.饲粮钙的补充不能解决所有蛋壳问题
1、提高日粮钙病不能有效解决产蛋后期蛋壳破损问题。
2、提高日粮钙或补充维生素D3,未观察到对蛋壳强度和厚度的显著影响,长期饲喂高剂量维生素D3未观察到对产蛋后期蛋壳品质的改善作用。
二、鸡蛋蛋壳品质下降及缺陷产生
1.外观表现
(1)破壳、颜色减退、裂纹、暗斑和水纹发生率随产蛋鸡周龄逐渐提高;
(2)沙壳和色斑主要发生在产蛋后期,60周龄后发生率迅速增加;
(3)不同壳色鸡蛋的蛋壳缺陷发生存在差异,颜色减退主要发生于褐壳蛋;
(4)机械集蛋方式加剧破壳和裂纹蛋发生率,破壳蛋率影响产蛋鸡淘汰日龄。
2.力学特性下降,表面粗糙,壳色减退及沉积不均匀
(1)蛋壳力学特性下降
蛋壳强度在产蛋高峰阶段达到最大后降低,与高峰期相比,产蛋后期或末期蛋壳强度降低约8-27%;
产蛋周龄增加,鸡蛋重量、蛋形大小和蛋壳面积递增,蛋重增加而蛋壳重未同比例增加,导致蛋壳比例下降,蛋形变大而碳酸钙的沉积并未出现同步增长,导致单位面积蛋壳重量降低、蛋壳变薄。
蛋壳厚度和强度是评价蛋壳品质常用的两个指标,两者具有强相关关系,但二者随周龄的变化并不同步,鸡蛋物理参数仅能解释蛋壳强度变异的56%。
(2)蛋壳力学特性下降与超微结构。
超微结构乳突层厚度及比例随周龄增加,有效层厚度及比例随周龄降低。
随产蛋鸡周龄增加,蛋壳超微结构层厚度及比例发生变化。
产蛋后期蛋壳早期融合结构发生频率降低,相应地,晚期融合结构频率有增加趋势,乳突层结构总变异程度增加。
产蛋末期蛋壳乳突层结构异常变化(B型乳突体增加),乳突密度降低,乳突宽度无显著变。
碳酸钙晶体不能精准沉积到乳突核结构中,产生更多异常乳突体等。乳突间距变大,乳突体融合较晚,栅栏层生产延迟,有效层厚度及比例下降,力学特性下降。
乳突层是蛋壳钙化层形成的基础和蛋壳应力的微单元。乳突层是蛋壳受外力产生裂纹的起始部位。
(3)蛋壳力学特性的周龄性下降。
(4)转录组学揭示产蛋后期蛋壳超微结构变化机理。
输卵管子宫部免疫防御能力可能影响蛋壳超微结构的形成;与蛋壳矿化过程相关的基质蛋白合成、离子转运过程也存在差异。
产蛋后期乳突层厚度增加,早期融合发生频率低,可能导致蛋壳力学特性下降的重要超微结构变化;子宫组织有机基质合成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后期蛋壳超微结构退化的重要原因。
三、蛋壳力学特性下降及调控
1.选取具有抗炎活性的植物精油为干预措施,通过营养因子调节子宫免疫及健康状况,进而改善其生物矿化功能和提高产蛋后期超微结构和力学特性。
2.植物精油壳提高后期蛋鸡鸡蛋蛋壳重钙沉淀量,以及蛋壳厚度和蛋壳比例。
3.植物精油可提高后期蛋鸡鸡蛋蛋壳强度及硬度。
4.植物精油可降低乳突层B型乳突体发生频率,降低乳突层结构整体变异程度。
5.植物精油可抑制后期蛋鸡子宫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但对子宫屏障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
6.植物精油提高子宫组织绒毛高度。
7.植物精油可抑制后期蛋鸡子宫组织中基质蛋白,提高离子转运载体的表达。
8.植物精油可提高后期蛋鸡十二指肠钙离子转运及血清钙水平,但子宫组织中钙含量并未发生变化。
四、蛋壳颜色减退及调控
1.蛋壳呈色特征:原卟啉IX和胆绿素。
2.原卟啉IX是由蛋鸡输卵管蛋壳腺部从头合成,线粒体是参与原卟啉IX合成重要的细胞器,ALAS1介导卟啉IX合成影响蛋壳腺中原卟啉IX含量。
3.海兰褐蛋鸡产蛋后期蛋壳颜色深浅取决于蛋壳腺ALAS1的表达及其介导的原卟啉的合成,TFEM下调导致线粒体DNA缺失,可能参与了浅壳蛋鸡蛋壳色素合成降低。浅壳色蛋鸡蛋壳腺线粒体DNA缺失和功能紊乱,使生物供给由氧化磷酸化向无氧糖酵解转变,导致SIRT1/PGC1a/ALAS1表达下降,影响蛋壳腺原卟啉IX合成;浅褐壳色蛋鸡潜在发生氧化稳态失衡。
4.白藜芦醇靶向调节蛋壳腺SIRT1/PGC1a/ALAS1,提高褐色鸡蛋蛋壳颜色。
五、植物活性物质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1.营养活性物质小结
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磷脂,植酸,生育酚类
2.基于鸡体健康及产品品质形成机理,挖掘天然植物的调控作用,明确提取工艺、代谢途径、安全剂量、添加方式与功能的关系,探索植物功能成分在蛋鸡生产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天然植物作为功能性添加在蛋鸡养殖生产中应用提供新的依据。
抗菌肽促进动物肠道健康研究进展
何涛先生
中农颖泰副总经理
农业农村部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一、枯草菌肽
1.功能
免疫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增强。
2.毒理学验证
枯草菌肽通过了在小鼠上的毒理学验证。
3.促进动物肠道健康
如可提高黄羽肉鸡肠道的吸收功能,提高小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二、肠杆菌肽
1.功能
显著性杀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2.体外抑杀试验效果
肠杆菌肽对临床分离株、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一致
对大肠杆菌的MIC范围:0.03-0.5微克/mL
MBC范围为0.25-2.0微克/mL
对沙门氏菌的MIC范围0.03-0.06微克/mL
MBC范围为0.-0.25微克/mL
3.模拟胃液对肠杆菌肽含量的影响试验
在37℃条件下的人工胃液中,含量降解至约90%后不再降解
三、NGG促进动物肠道健康研究进展
1.NAG是CPS-1的激活剂,促进内源Arg的合成,半衰期3-5s,外源补充降解率高,NGG作为NAG类似物,具有相同功效,性质稳定,不被机体降解,半衰期为8-12h;
2.日粮中NGG添加量是Arg10%的量,就可以达到Arg的效果;
3.NGG基础研究
(1)0.05%NGG可提显著提高断奶小鼠血清中Arg的含量;
(2)NGG可显著提高花鲈内源性精氨酸关键合成酶的合成;
(3)NGG可显著提高幼兔绒毛高度和绒隐比。
凝结芽孢杆菌BC66的菌株特性及替抗应用前景
赵斌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微康益生菌研究院院长
一、抗生素的发现及对人类健康的历史性贡献
抗生素的发现是一次偶然事件,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使人类的寿命至少延长了23年。
二、畜禽健康养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饲用抗生素发展简史
年发现抗生素对仔猪和雏鸡的促生产作用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饲用抗生素为人畜共用的药用抗生素。
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认识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及转移的机制和饲用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开始研制专用饲用抗生素。
第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现在:筛选研制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的专用饲用抗生素。
2.我国饲用抗生素使用量已占畜禽饲用抗生素的60-70%,饲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为优质、安全、生态的畜禽产品生产带来重大隐患,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迈进的主要瓶颈。
3.畜牧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抗生素滥用危害人体健康;
(2)抗生素带来动物养殖的问题;
(3)粪便污染带来的生态危机。
三、替代抗生素的几种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1.益生菌BC66菌株替抗功能
增加酶活性,促进营养物质吸收,调节肠道PH,抑菌杀菌,优化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免疫能力。
2.凝结芽孢杆菌BDU
从传统发酵鱼中分离出来的BC能产生一种新型的细菌素,分子量约为1.4kDa。对广泛的食源性细菌具有抗菌作用。与之前报道过的凝结芽孢杆菌的细菌素相比,具有更强的抗菌能力和更低的细胞毒性。
3.BC在畜牧业应用的潜在机制
竞争排斥,改善消化吸收,促进动物健康,免疫调节作用
4.凝结芽孢杆菌BC66应用研究
(1)对黄颡鱼具有良好的护肝效果
(2)促进雏鸡增长,改善沙门氏菌对肠粘膜的损伤。
后抗生素时代保证猪肠道健康的策略与方案
彭艳女士
上海美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猪营养研究室主任
一、新形势下的需求
1.减少腹泻,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商品饲料针对禁抗的解决策略-两大类。
(1)仅考虑添加剂组合;
(2)调整基础营养再匹配添加剂。
3.维护肠道健康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1)消化:消化能力
(2)吸收:吸收能力
(3)屏障功能: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
(4)免疫功能: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肠相关淋巴弥散免疫细胞
二、后抗生素时代肠道健康面临的挑战
1.采食量不足:新形势下要重视提高猪的采食量,采食量直接影响肠道发育和黏膜更新速度。
2.消化吸收不充分
(1)营养物资的消化吸收量与需要量之间有差距,影响肠道结构完整;
(2)消化吸收不充分影响肠道菌群平衡,进而又影响肠道结构完整。
3.管理带来的应激:应激与炎症反应,氧化损伤有关,影响肠道结构完整,菌群平衡。
(1)应激:强制断奶
(2)气候变化
(3)病原(细菌或病毒)感染
4.小结
(1)养殖动物:腹泻增加,发病死淘增加,生产减慢。
(2)饲料企业:投诉增多,服务增多,成本增加。
三、后抗生素时代猪肠道健康策略与方案
1.保证肠道健康的策略:系统思考,重点突破;
2.不同生长阶段、不同料型中肠道健康方案的建议;
3.选择肠道健康类添加剂产品的关键点。
有效成分到达有效部位的有效量。
四、对一些肠道健康类添加剂产品的理解与思考
植物精油,酸化剂,氧化锌,丁酸钠/丁酸甘油酯
非瘟常态化背景下母猪的亚健康营养策略
范志勇教授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正大生物应用研究特聘专家
一、新常态下的生猪养殖
1.非洲猪瘟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年生猪存栏量减幅高至27.5%,母猪存栏数下降26.7%。
2.防非的困境
非瘟病毒生存率强,传播途径多样化,传播机制复杂,致死率高。
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核心,消毒工作是重中之重。
3.疫苗问题
现状不乐观:7类疫苗,近60年研发,还要等多久。
截止年4月,保护性和安全性兼得的疫苗依然任重道远。
4.饲料抗生素禁用正式生效:正视风险,直击要害,改革创新。
5.破局之策
三个关键:生物安全,疫苗研制,营养抗病。
二、无抗养殖中母猪的亚健康挑战
1.母猪和仔猪是猪场的核心,是生产的源动力;
2.母猪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产前:
生产营养:仔猪初生重,均匀度和活力;
哺乳期:
繁殖营养:断奶重,被动免疫力
4.母猪健康对于子代生产潜力发货的影响大大低估
母猪妊娠期营养→妊娠期肌纤维数量和生后肌纤维肥大与肌纤维类型→肌肉生长速率和年产仔猪数。
5.为什么母猪易感染非瘟?
(1)母猪机体自身亏损;
(2)毒素蓄积:药物、霉菌、内毒素长时间蓄积,机体代谢障碍,甚至出现中毒;
(3)免疫力低下:毒素蓄积,肝肾功能损伤,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继发病原体感染。
6.造成猪生产力下降的原因:仔猪宫内发育迟缓,仔猪断奶应激会影响仔猪生产发育,应激、疾病会对母猪和仔猪同时造成伤害。
7.造成母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亚健康危机
病原性因素,营养性原因,霉毒素,重金属超标,抗生素滥用,长期乱注射疫苗,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8.亚健康危机
母猪亚健康:是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是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的征兆,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平衡状态。实质是肠内毒素的蓄积,主要表现为怀孕期胚胎死亡和流产,母猪难产,母猪产褥热和产后瘫痪,母猪的MMA和产后厌食,仔猪的均匀度和活力。
二、无抗养殖中的母猪亚健康挑战
1.生产中母猪亚健康症状:脊背毛孔渗血,便秘,泪斑,皮屑多,皮肤发黄,消瘦。
2.亚健康信号
(1)母猪产程延长:产力不足,产道型难产,胎儿型难产,疾病因素。
(2)母猪泌乳异常:奶水少,无乳,乳腺萎缩,乳房水肿。
3.生猪生产面临的现实问题:非生产天数偏高,终生生产力低下。
三、母猪的健康营养策略
1.重视采食量和泌乳。
2.精准营养:妊娠期限饲,哺乳期强化营养。
3.猪消化道健康营养策略
(1)养猪就是养肠道;
(2)肠道健康的标志:结构完整,屏障完整,功能完整。
4.养肠好助手;膳食纤维
(1)改善母猪免疫水平;
(2)膳食纤维建议:妊娠后期饲料SF水平4.34-5.05%时有助于母猪繁殖性能的发挥,效果可延续至哺乳期;
5.肠道健康好工具-功能性益生物质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6.丁酸盐:从结肠到小肠营养研究
7.替抗好选择-天然植物功能活性成分,是禁抗+非瘟背景下优先选择
热点:多酚、多糖、精油、氨基丁酸
无抗饲料、酸化剂的选择和应用
周东胜博士
重庆民泰新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特邀技术专家
一、前言
1.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中严格遵守饲料禁抗的法律法规;饲料禁抗后,养殖端未出现严重的细菌腹泻情况;非瘟情况下,养殖端情况复杂多变,饲料禁抗后的新问题还有待研究和解决。
二、为什么需要酸化剂
1.生理因素:胃肠道未成熟,早期断奶。
饲料:高蛋白日粮,饲料高系酸力。
环境:环境湿度、温度,管理措施。
猪:早期断奶、接种免疫、环节卫生差、转栏舍、高蛋白日粮、饲料缓冲压力等造成猪胃中高PH和消化力不足。
禽:消化生理未成熟、接种免疫、环节卫生差、饲料缓冲压力等造成禽消化不充分和嗦囊高PH。
2.日粮中酸化剂的作用
(1)降低胃PH可提高消耗率;
(2)降低胃PH有助于抵御病原菌入侵;
(3)降低胃PH,抑菌杀菌;
(4)病从口入,胃是屏障,胃口好,应激小
三、科学选择酸化剂
1.2种酸化剂类型
有机酸和无机酸
2.2种作用方式
(1)提供胃酸化剂,降低pH;
(2)抗菌效果:杀菌/抑菌
3.分子态有机酸提供H+,降低PH
(1)饲料:提供H+、H+和阴离子,降低pH,减少系酸力,减少微生物增殖;
(2)胃肠道:提供H+、阴离子、H+和阴离子,降低胃和十二指肠pH,改善蛋白酶活性,结合阳离子,抗菌效果,改变微生态菌群;
(3)机体代谢:提供能量;
4.分子态有机酸进入细胞壁,杀灭病原菌pH。
5.选择酸化剂的两个重要参数:分子量和pKa。
(1)根据动物不同阶段日粮和作用点来选择酸化剂;
(2)根据物理和化学性来选择酸化剂;
6.小结
(1)消化酸:
猪胃pH=2.0-3.5,常用pKa=3.0-4.0的酸化剂;
降低pH的效果,磷酸(2.12)柠檬酸(3.13)乳酸(3.79);
(2)杀菌酸:
分子量为依据,甲酸(46),柠檬酸(),苯甲酸(,苯环破坏细胞膜)。
苯甲酸(PKa=4.2),配合低PKa值消化酸使用,性价比更高。
甲酸-甲酸铵缓冲体系提供甲酸杀菌,丙酸-丙酸铵防霉杀菌。
(3)肠道酸:
猪肠道pH=6.0-7.0,常用PKa》4.5的酸化剂,丁酸钠+丁酸甘油酯
包被处理考虑气味,适口性影响等,非降低过胃损耗,在肠道能否以分子态存在更多决定于pKa。
四、实例分析
1.断奶前后仔猪阶段胃酸的生理变化
断奶前:母乳-乳糖-乳酸为主,调节胃pH
(1)在胃的无腺区和贲门区,依赖于唾液和本门去的分泌液维持pH在5.0以上,以便a-淀粉酶活性的延续和碳水化合物的发酵;
(2)胃中微生物发酵乳糖产生的乳酸占据胃中有机酸的80-%,在调节仔猪胃中pH中占主导地位,胃中的乳酸与pH呈负相关关系。
断奶后:谷物-盐酸,调节pH。
(1)胃中盐酸在出生后一天产生,直到24天才出现数量的增长;
(2)胃中微生物发酵的乳酸可抑制盐酸的分泌,或增强胃限制盐酸分泌的能力;
(3)与哺乳仔猪相比,采用固体料的仔猪,胃中乳酸由80-%降低到50%;
(4)断奶后,盐酸分泌不足影响谷物等消化利用,研究发现盐酸可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2.教槽料选择乳酸好还是无机酸好?
教槽料中添加乳酸或无机酸在于教槽料的使用阶段,取决于日粮乳品和谷物摄入的高低。
3.其他阶段酸化剂的添加
肉猪:小猪(酸化剂)-中猪(小苏打)-大猪(酸化剂)
妊娠:避免添加消化酸,防止胃溃疡;需要肠道酸,针对梭菌、改善胀气和皮毛凌乱
泌乳:需要消化酸,肠道酸等;改善热应激,柠檬酸+VC
4.动物日粮原料结构的变化
仔猪日粮少用石粉,多用有机钙矿;保育料添加改性磷酸。
5.注意饲养环境及气候的变化
肠道酸:动物胃肠道发育情况;梭菌感染情况等。
杀菌酸:气候、地区环境等;养殖密度等。
消化酸:根据日粮蛋白水平;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的比例。
养殖产业链:饮水酸;从饮水,环境和胃肠道作用
五、结语
(1)饲料替抗是个系统工程,且是个过程,非结果;
(2)酸化剂有助于消化,杀菌抑菌等作用,促进动物胃肠道健康;
(3)科学和合理应用酸化剂,使饲料无抗方案事半功倍;
(4)酸化剂应用方案并非一成不变,需要因地制宜。
新时代饲用酶的研发关键技术
罗会颖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背景
1.饲料用酶:安全,高效,环保,无残留。
2.有效缓解:饲料资源短缺,养殖环境污染,抗生素残留。
3.常规饲用酶三大主要酶系:消化酶系列(补充消化酶不足);生态酶系列(减少氮磷排放);非淀粉多糖酶系列(消除康营养因子)。
4.饲用酶制剂面临的挑战:
存在问题:
(1)酶的性质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2)酶的生产成本。
(3)按功能定制的新酶品种开发。
解决方案:
(1)筛选新酶(寻找新酶编码基因)。
(2)酶的性能改良。
(3)高效表达。
二酶及基因的挖掘技术
1.天然菌株产酶的缺点及解决方案
缺点:
(1)天然菌株酶产量低,成本高,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2)自然界中已知微生物仅占总数的不到5%,95%的微生物都是未培养微生物;
(3)天然酶的性能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解决办法:
(1)菌株诱变;
(2)克隆相关酶基因,进行高效表达,开发工程菌株,降低生产成本;
(3)开发未培养微生物基因资源,从环境中直接获得目标基因;
(4)对酶进行分子改良研究;
2.酶基因资源挖掘技术
(1)产酶微生物筛选,基因克隆;
(2)利用表达文库,宏基因组文库筛选目标基因;
(3)从环境中直接快速克隆目标基因;
3.环境样品中直接规模化克隆基因的技术
通过揭示环境与酶的进化关系,实现了直接从环境基因组中定向抓取基因,越过了95%微生物难以培养的难题。
4.基于组学大数据的功能基因挖掘技术
建立基因组数据库—功能基因聚类分析—候选基因表达,验证功能—表达蛋白的性质分析,或的目标基因—实现功能蛋白的全新设计,获得全新基因。
5.在酶基因资源发掘取得良好进展
(1)获得了数千个酶基因;
(2)解决了酶的知识产权问题;
三酶的分子改良技术
1.酶结构功能研究及分子改良技术
提高蛋白质稳定性,催化活性,可表达性等是使酶蛋白变成酶产品的关键,是蛋白质研究中的热点。
2.常用分子改良方法:
(1)定向进化(DNA随机突变):工作量比较大,需要高通量,准确的筛选方法。
(2)理性设计(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与智能设计):需要对蛋白质的结构及影响蛋白质热性质的机制有着深入的了解。
四酶的高效表达技术
1.实现酶的产业价值依靠高效表达技术
(1)绝大多数酶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的;
(2)发酵菌株表达目标蛋白水平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3)蛋白质合成途径复杂:转录,翻译,转运,修饰,质量控制等;
(4)实现蛋白的高效表达需要合适的表达系统和精准的调控。
2.酶蛋白表达系统的瓶颈问题
(1)高效表达分子工具的缺乏;
(2)宿主全局优化技术不完善;
(3)高效表达机制不明确;
(4)复杂酶高效表达困难;
3.毕赤霉母超高水平表达系统
(1)多种蛋白实现高效表达;
(2)高效表达难表达的蛋白;
4.芽孢杆菌高效表达体系—多种酶的高水平表达。
5.丝状真菌表达系统。
6.酶蛋白高效表达发展方向:基于AI和大数据的模块化智能设计与改良。
五从植酸酶研发看饲料酶技术发展
1.植酸酶为第一大饲料酶种:我国应用植酸酶,磷排量减少70万吨/年,节约磷资源万吨/年
2.植酸酶的研发持续领先
(1)突破一:植酸酶产业化,饲用酶国产化的起点(年);
(2)突破二:二代更高效的植酸酶推动了应用普及化(年);
(3)突破三:三代植酸酶拓展应用范围,产品系列化(年);
(4)突破四:四代超级植酸酶再次进行产业升级(年)。
炎症控制是健康养殖的中心环节
印遇龙院士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
今汉药业特邀专家
一、当前畜牧生产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问题与挑战
(1)严重的疾病频发:禽流感,链球菌,蓝耳,非瘟;
(2)非烈性的细菌、病毒病持续普遍存在:球虫,梭菌,大肠杆菌,呼吸孤病病毒,鸭瘟;
(3)动物处于各种应激压力下;
(4)动物长期处于不同程度下的亚健康状态下;
(5)AGPs的替代方案的滥用;
2.现代的畜牧养殖业追求动物的最佳生产状态
(1)健康状态(阴平阳秘):以动物为本,在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下高效生产;
(2)最佳生产状态:集约化条件下高效生产。
3.维持代谢平衡功效的复杂性
(1)中间产物繁多,信息传递复杂,相互转换制约。
(2)动物正常的生长健康维持在相对平衡的情况下,但人们目前为止还不知道哪一个环节,哪些中间物质更显重要?
(3)如果应激引起一步甚或多环节错位,人为补充任一功能物质或许能加快一点代谢反应,但并非最佳效果,反而会造成新的不平衡。
4.应激对体内代谢平衡的影响
目前对于应激对体内平衡的影响的已知部分只是冰山一角,绝大部分都处于完全不了解状态。
5.抗生素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区系来影响身体健康。
6.APGs的危害
(1)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形式严峻;
(2)到年,各大洲每年因为对抗生素有耐药性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主导地位。
7.无抗时代的到来
(1)国际市场:瑞典(年)首先宣布禁止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丹麦(年)、欧盟()、韩国、荷兰()和美国()陆续禁止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
(2)国内市场:从年农业部公告开始到年7月1日饲料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的饲料。
8.无抗养殖最初遇到的挑战
(1)动物福利:生病、死亡
(2)动物处于各种应激压力之下
(3)肉鸡生产成绩的下降
9.禁抗后的方案选择
酶制剂,精油,抗菌肽,酸化剂,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
10.理论的提出
炎症是所有疾病的出发点,炎症控制是健康养殖的中心环节。
二、机体炎症控制是健康养殖的中心环节
1.健康养殖与炎症控制
健康养殖:畜禽健康,环境友好,生态平衡,产品安全。
炎症控制:健康,FCR,ADG,品质。
2.应激导致炎症
环境、病原微生物、日粮毒素、抗营养因子、管理(高密度)、生产(高性能、断奶、转群)、肠道菌群失调、氧化应激→促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a→局部急性炎症→系统性慢性炎症。
3.炎症与免疫
(1)炎症是机体先天免疫系统对包括病原、受损细胞等在内的有害刺激原所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由免疫细胞、血管以及一些分子介质参与,其功能是清除刺激原及坏死细胞和组织,病修复组织;
(2)炎症是一把双刃剑,清除有害的入侵异物及坏死组织,维持机体健康,同时消耗营养,降低生产性能。
4.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
急性炎症:启动迅速,持续时间短,外在表现为红、肿、热、疼、功能损伤;慢性炎症:持续时间长,无明显外在表现,慢性炎症是百病之源。
5.炎症对机体的影响
(1)促炎性细胞因子:低水平引发局部炎症,中等水平引发全身性效应,高水平引发细胞因子风暴。
(2)促炎性反应对能量损耗及常量营养素代谢的影响。
能量:食欲不振,采食下降,提高体温导致能量损耗,葡萄糖转化能量的效率降低。
常量营养素代谢:肌肉蛋白分解;肝脏合成急性蛋白增加;因为胰岛素抗性、肝糖原分解及糖原异生导致血糖升高;外围脂肪组织分解增加,肝脏三酰甘油及极低密度脂肪合成增加,血清胆固醇下降。
6.免疫系统的代价
(1)代谢能的2-4%用于维持免疫系统;
(2)先天免疫系统被激活后需要更多能量;
(3)持久的激活会导致组织损伤。
7.免疫系统对生产的影响
免疫反应=用于生产的养分减少→不同营养需求
8.免疫平衡
平衡的免疫=更好的保护和效率,减少能量浪费在免疫应答
9.维持免疫系统的高效
威胁来临才激活,快速高水平应答,威胁消失后即解除应答。
三、炎症控制
1.炎症控制的理论支持与策略
针对促炎性细胞因子(Cox-2、AP-1),针对参与炎症反应的促炎细胞,阻断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信号通路(NF-rB)。
2.炎症控制-迷迭香提取物
(1)迷迭香酸
对NF-kB、AP-1和COX-2的调控作用,阻断细胞间炎症因子的传导,降低COX-2的含量,降低PG的合成,降低炎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2)熊果酸
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表型,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发挥炎症作用,在神经系统中通过抑制Th/Th17表型,抗阿兹海默症,通过免疫调节和直接髓鞘化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双重作用。
3.炎症控制-桑叶提取物
(1)芦丁
调节自噬MAPKmTOR,多通道调控炎症
(2)蜕皮甾酮
与ECR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生成新的mRNA,诱导蛋白质合成,引起相应的生物效应;迅速激活Toll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和JAK/start激活先天免疫系统,迅速识别外源微生物,启动体液免疫,发挥抗微生物作用;抑制LgE和ConA调节免疫;抑制AMP/P13K等信号通路降低血糖浓度,减弱胰岛素抵抗
4.作用机理汇总
(1)炎症本身是多环节、多通路、多靶点的复杂疾病;
(2)炎症主要受NF-rB、MAPK、JAY-start、mTOR和内质网应激通路调控,这5条通路相互交叉重叠调控;
(3)过度炎症是由多个信号网络相互调控引起的疾病。
新型有机微量在降本增效上的研究进展
古殿超博士
上海德邦牧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一减量的行业背景
1.土壤改良的需要
2.国家法规的要求(4号公告,号公告)
3.精准营养的发展
4.低微量浓度,保障替抗效果
小结:需要降低添加量,提高效价
二微量元素的选择
1.微量元素的发展历程:从无机盐,到有机酸盐,到单一氨基酸螯合物,到复合氨基酸螯合物
2.工艺多种多样:物理方法(包被,纳米),化学方法(氨基酸,小肽,糖蜜,有机酸),生物学方法(生物富集)
3.微量元素产品选择:
(1)使用最优配体:螯合率,稳定常数,配体功效,性价比高
(2)合适的螯合摩尔比:稳定常数,高纯度,电中性,生物效价
饲料霉菌毒素危害控制及生物降解技术
马秋刚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一饲料中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1.饲料中霉菌毒素中毒及其危害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霉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AFT)、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素(OTA)、烟曲霉毒素等。
2.霉菌毒素难以从源头去除
(1)种植制度没有轮作、休耕、深翻措施,种植密度过大等;
(2)极端气候频发导致霉菌在田间发生概率增加;
(3)霉菌毒素污染风险大的副产物在饲料中使用;
(4)饲料资源短缺导致超标原料难以彻底禁用;
(5)缺乏适宜的干燥和储存条件;
(6)陈化粮严重积压,导致发霉变质。
3.小结:
(1)-年玉米、玉米副产物、小麦及麸皮、杂粕及全价料等饲料原料和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普遍存在。且大多饲料和饲料原料同时受多种霉菌毒素的污染。
(2)杂粕类原料中AFB1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玉米和玉米副产物等。ZEA对玉米副产品的污染最为严重,DON对小麦和麸皮的污染最为严重。
(3)年至年中,玉米副产物是ZEA污染最严重的饲料原料,年玉米副产物中ZEA检出率和超标率都是最高的。
4.危害动物健康,降低经济效益,危害食品安全。
动物上:免疫抑制,继发其它疾病;肝脏、肾脏病变;腺胃肌胃炎、肠毒综合症;繁殖障碍;肉、蛋、奶残留蓄积。
人上:肝癌、胃癌、性早熟、免疫低等。
5.霉菌毒素去除困境
(1)主流技术(吸附剂)弊端很多:对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基本无效;在消化道内解吸附,效果不稳定;影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吸收;造成环境蓄积性污染。
(2)射线辐照、固体发酵等技术:批量小,成本高(≥元/吨);效率低,去毒不彻底;破坏营养价值和感官品质。
二新一代霉菌毒素消减技术--霉菌毒素降解剂
1.总体思路:筛选降解霉菌毒素的有益微生物,通过菌在消化道产生降解酶,降解霉菌毒素。
2.霉菌毒素降解剂优势:
(1)双重降解
(2)增效抗逆
(3)抗应激和提高肝脏解毒能力
(4)益生产酶
(5)绝不吸附,方便实用
三霉菌毒素降解剂应用效果举例
通过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
1.日粮中ug/kgOTA可以显著诱发肝肾损伤,诱发了机体明显的炎症反应和激活了体液免疫系统,导致了机体的氧化应激,从而导致了生产性能的下降;
2.三种OTA降解剂可以不同程度上缓解OTA诱发的肝肾损伤、缓解OTA诱发的炎症反应、缓解OTA诱发的氧化应激作用,并最终提高了生产性能;
3.三种降解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通过在消化道内降解OTA进而减少OTA进入组织中的含量缓解OTA引起的负面效应。总体来看,三种降解剂的作用效果基本相当,但是枯草芽孢杆菌ANSB作为益生菌安全性最高。
功能蛋粉的研发及在饲料中的应用
彭志伟先生
赛法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特异性高免卵黄抗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一、功能蛋粉主要生物学功能
1.阻滞作用
粘附于细菌的菌毛上,阻挡细菌菌毛与肠壁上的受体结合,细菌无法定殖在肠壁上,从而失去感染能力。
2.中和作用
中和病毒、细菌毒素和其他外来抗原。
3.胶合作用
胶着抗原/外来病原体在一起,阻止它们的运动,帮助巨噬细胞捕捉和消灭病原体。
二、功能性蛋粉小结
1.性质稳定,无耐药性
耐酸、耐温、耐胃蛋白酶。可长期使用,不产生耐药性,不需要增加剂量。
2.安全高效
非同源,生物安全性高,效果好。
3.抗腹泻、促生长
不仅能预防和控制肠道腹泻,还可以提高生长性能。对消化道微生态菌群无任何不良影响。
4.无残留、无公害
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类,经过代谢,随粪便排出,无残留,无公害,环境友好。
三、促生长类蛋白粉小结
1.增加采食量、日增重
能提高生猪采食量8%-10%,日增重12%-15%,降低料肉比3%-5%,与半胱胺比,多一个提高采食量的功能,少一个引起胃肠道溃疡的副作用。
2.增加哺乳母猪泌乳量
用于夏季高温期哺乳母猪,能增加哺乳母猪采食量,采食速度和泌乳量,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
3.改善毛色,肉质
能改善中大猪的毛色和肉色,提高卖价。
4.粉剂与包被微丸剂
建议仔猪使用喷雾干燥粉剂,中大猪和母猪使用包被微丸剂。
酵母营养活性物质赋能动物营养
吴信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一、酵母营养活性活性物质简介
1.关于酵母
酵母属于真菌,是一类单细胞真核微生物的统称;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喜在糖分高、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
形态多样,因种而异,常见的有球形、椭圆形、卵圆形、柠檬形等。
2.酵母营养活性物质
酵母细胞中富含或酵母发酵产生的功能性小肽、氨基酸、核苷酸、酵母葡聚糖、微量元素、糖蛋白、以及代谢产生的谷胱甘肽、特种酶类、γ-氨基丁酸、有机酸、生物腐殖酸等酵母活性物质,具有促进肠道发育、增强免疫、缓解氧化应激、改善生产性能等营养调控功能。
二、酵母营养活性物质赋能动物营养
1.消除抗营养因子:
(1)活酵母在固态发酵工艺中可降低甚至消除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缓解对幼龄动物肠道的损伤;
(2)酵母细胞壁多糖对多种霉菌毒素都有吸附作用,缓解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动物肠道和脏器的危害;
(3)酵母多糖可以降低DON诱导的肠上皮细胞毒性,并能对DON损伤的肠上皮细胞产生一定修复作用。
2.调控肠道微生态--活酵母
(1)饲用活酵母可抑制肠道病原菌(大肠杆菌和梭菌等)增殖,并降解病原菌产生的毒素,有效预防或治疗仔猪腹泻;
(2)仔猪饲喂饲用活酵母降低病原菌(大肠杆菌)的数量,提高了有益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改善仔猪肠道健康;
(3)活酵母抑制病原菌定植,优化肠道菌群组成。
(4)无论是在饲料中预防添加,还是养殖现场灌服,饲用活酵母均能有效降低仔猪腹泻;
(5)与饲用抗生素相比,具有促消化,提高日增重的作用;
3.调控肠道微生态--甘露寡糖
(1)吸附并排出病原菌;
(2)作为可发酵底物,促进有益优势菌群;
(3)酵母甘露寡糖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攻毒试验证实酵母甘露寡糖可以抑制肠道有害菌。
4.完整的肠道形态结构:核苷酸(酵母水解物)
(1)常规饲料原料中核苷酸含量低,不能满足幼龄动物对核苷酸的需求,核苷酸是幼龄仔猪重要营养素,酵母水解物能够缓解日粮核苷酸不足,补充核苷酸对肠道具有重要意义。
(2)核苷酸能加速肠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省时节能,并加速肠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提高肠绒毛的高度,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
(3)酵母水解物在幼龄仔猪上应用,具有诱食、促进肠道发育,增强免疫力和提高生长性能的作用;
(4)在保育料中酵母水解物能够1:2替代鱼粉,促进仔猪生长性能,降低增重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5)在母猪料上应用酵母水解物能够提升母猪采食量和泌乳量,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断奶重;
(6)核苷酸可通过调控胎盘营养物质的转运,进而影响仔猪的发育,改善母猪繁殖性能;
(7)妊娠后期母猪日粮添加核苷酸可以显著提高新生仔猪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降低了仔猪腹泻率;
(8)妊娠后期酵母水解物可通过胎盘组织影响胎猪生长发育,促进胎猪肠道组织发育;
(9)泌乳期酵母水解物提高了母猪产奶量,促进乳仔猪肠道发育,增强免疫力,完善肠道组织屏障。
5.调节机体免疫系统:酵母多糖
(1)酵母多糖可调控免疫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抗炎因子表达,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
(2)酵母细胞壁可增强仔猪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
(3)酵母多糖增强肉鸡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效果优于黄芪多糖;
(4)酵母细胞壁提高血清及母乳中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非特异性免疫。
6.强化机体抗氧化能力:酵母硒、谷胱甘肽酵母
(1)酵母硒是天然有机硒源,可显著提升猪血液抗氧化能力,改善猪肉品质;
(2)酵母硒可提高母猪血硒乳硒和仔猪血硒含量
(3)抗氧化之王:谷胱甘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包括细胞质、细胞器、组织液当中,且在幼龄组织当中含量越高。
7.抑菌与促生长:酵母精华(酵母活性糖蛋白)
(1)抑制病原微生物机理:
酵母精华可一定程度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导致ALP外渗;
酵母精华可作用于细菌细胞膜,使DNA外渗;
酵母精华可使细菌表面形态粗糙、破损、改变菌体结构。
(2)酵母精华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菌株包括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
(3)酵母精华在促生长性能上表现出抗生素替代潜力;
(4)酵母精华与抗生素比较,空肠,回肠肠道绒毛表现出生长优势。
8.饲料粘合及功能性生长因子:酵母代谢产物(食品酵母粉)
(1)酵母代谢产物中存在丰富的促粘合物质:酵母代谢物产物(食品酵母粉)存在的粘合作用的物质包括:木质素磺酸钠、甘露糖醇、丙二醇、蔗糖脂肪酸酯;
(2)酵母代谢产物中存在多种生长因子。
三、酵母发展的前景
1.酵母是目前唯一年产量过百万吨的微生物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酿酒、饲料等行业。
2.酵母产业与饲料产中,面临的食品安全,资源短缺,环保减排,提升品质等问题都紧密相连。
3.酵母可以从多方面发挥“替抗”需求。
益生乳酸菌及其发酵产物在猪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张和平教授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首席专家
和美科盛特邀专家
一、益生菌成为替代抗生素用于养殖行业的不二之选
1.益生菌缓解断奶仔猪腹泻
(1)饲喂植物乳酸菌可预防大肠杆菌K88诱导的腹泻。
(2)植物乳杆菌保护了仔猪肠道并改善了其生产性能。
2.益生菌缓解断奶仔猪腹泻病抑制致病菌感染
(1)益生菌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结肠中丁酸和支链脂肪酸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促炎因子IL-1β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仔猪肠道中梭状芽孢杆菌数量显著减少;
(2)益生菌改善了大肠杆菌F4诱导的腹泻,增加了肠道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
3.益生菌缓解断奶仔猪腹泻并调节其免疫应答
(1)提高猪上皮细胞对轮状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
(2)显著提高了仔猪的日增重,降低了腹泻率;
(3)提高了CD3+、CD4+细胞含量和CD3+、CD4+/CD3+、CD8+比例,降低了CD3+、CD8+细胞数量;
(4)仔猪肠道中梭状芽孢杆菌、消化球菌属和乳酸杆菌的数量;
(5)仔猪增重和采食量显著升高,而腹泻率显著降低,仔猪血浆中LgA、LgG浓度和结肠中乳酸菌的数量菌显著升高;
(6)益生菌摄入后,胃、十二指肠和结肠蛋白酶活性和LgA浓度显著升高。
4.益生菌缓解断奶仔猪腹泻并促进肠道健康
(1)断奶仔猪腹泻分数显著降低,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均显著升高;
(2)肠道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仔猪粪便氨氮和PH显著低于对照组;
(3)益生菌能够维持仔猪胃肠酸性环境,协调促进动物肠道健康;
(4)仔猪盲肠细菌丰富程度增加,普氏菌属和脱硫弧菌属含量显著减少,泛菌属和rectale含量显著增加;
(5)植物乳杆菌JL01对色氨酸代谢和脂肪消化吸收有显著影响。
(6)促进厚壁菌门、疣微菌科和紫单孢菌科菌群含量显著升高。
5.比较基因组学揭示肠球菌的不安全性
(1)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29株肠球菌模式菌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病将Genbank数据库中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8株肠球菌纳入后续分析,共对37株肠球菌和株乳酸杆菌模式菌株的全基因组进行了致病基因减少。
(2)通过与毒力因子数据库VFDB的比对分析,在37株肠球菌基因组中找到了74个与细菌致病性相关的基因。含致病基因最多的为E.gallinarumDSM和E.disparDSM,分别含19个致病基因;
(3)致病基因在E.faecalisV基因组和质粒上的分布
致病基因在基因组上的分布相对集中,常成簇出现
(3)粪肠球菌基因组存在大量毒力因子和多种耐药基因
(4)株乳杆菌模式株全基因组致病基因检索
6.核心菌株-干酪乳杆菌Zhang
年分离自锡林郭勒大草原自然发酵酸马奶,是我国第1株完成全基因测序的乳酸菌。1
7.代表性菌株-益生菌L.caseiZhang调节奶牛肠道菌群缓解乳房炎的机理
(1)奶牛乳房炎不是由于单一病原菌的感染导致的,而是由肠道菌群的不平衡所致;
(2)粪菌移植证明了肠道菌群是乳房炎的病因之一,在移植“病便”的同时灌胃益生干酪乳酸菌Zhang可使小鼠乳房炎症状减轻,可能是益生菌LCZ调节肠道菌群趋稳定而致。
7.核心菌株-植物乳杆菌P-8LactobacillusplantarumP-8
(1)年分离自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自然发酵酸牛乳,相继完成基因组学、益生功能研究及开发。广泛应用于食品、畜牧及农业种植领域。
(2)益生菌L.plantarumP-8加速肉鸡肠道群落的成熟和稳定
二、益生乳酸菌在母猪和仔猪养殖中的应用
1.代表性研究成果-益生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P-8促进仔猪肠道菌群提前成熟。
2.代表性研究成果-饮水添加益生菌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显著降低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便秘发病率,显著提高哺乳期仔猪的平均日增重。
3.代表性研究成果-乳酸菌代谢产物提高母猪生产性能
对母猪便秘有改善效果,提高顺产率,加速恢复膘情。
4.代表性研究成果-乳酸菌发酵饲料中活性细菌和真菌菌群分析
发酵剂中的菌株具有优良的固态发酵特性,且发酵完成的饲料具有较高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5.代表性研究成果-添加乳酸菌对生物饲料发酵效果的影响
(1)显著提高生物饲料中的乳酸和乙酸等短链脂肪酸的含量,
(2)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乳杆菌抑制了大肠杆菌和霉菌的生产繁殖,提高生物饲料的安全性;
(3)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得物质经聚类分析和成分分析发现,益生菌是造成各时间点发酵饲料中物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6.代表性应用案例-乳酸菌发酵饲料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1)对于断奶仔猪,在原日粮配方中添加发酵饲料替代原饲料8%,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1.35%和13.46,料肉比降低了2.21%;
(2)母猪采食乳酸菌发酵饲料后,奶水更充足,仔猪发育更好。
无抗时代非淀粉多糖酶的创新与应用
彭宇博士
溢多利集团海外事业部技术服务总监
功能性添加剂研究部经理
一、背景
1.大宗饲料原料供需新形势:玉米进口万吨,小麦进口万吨,高粱进口万吨,大买进口万吨;
2.动物饲料酶制剂市场:现有市场约13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可达到23亿美元。
3.木聚糖酶市场:植酸酶产量最大,约占市场总量36%-50%;非淀粉多糖酶约占市场总量的40%-60%;木聚糖酶约为非淀粉多糖酶50%,约为市场的20%-30%。
4.主要谷物中的非淀粉多糖类型,大部分都包括木聚糖
5.衡量木聚糖酶效果的误区:单纯提高木聚糖酶的酶活有一定作用,但并未充分发挥木聚糖酶的真正作用!而酸性环境下,是木聚糖酶催化阿拉伯木聚糖产生木糖和木寡糖的最适条件。
二、无抗时代木聚糖酶应用新方向
1.不同谷物中的木聚糖类型和数量存在一定差异;
2.木聚糖酶结构差异对动物机体也有不同的影响;
3.根据一系列试验表明:
(1)酸性木聚糖酶与辅助酶协同提高纤维和蛋白质消化率,降低料肉比;
(2)酸性木聚糖酶与辅助酶协同提高肠道中木寡糖含量,促进益生菌增殖和SCFA生成,调节肠道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健康;
(3)酸性木聚糖酶与辅助酶,促进阿魏酸生成,提高动物抗应激能力。
新型替代高铜高锌的创新与应用
陈宝江教授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梵蓝国际特邀专家
一、仔猪断奶应激
1.引起仔猪生产性能下降、肠道功能紊乱、腹泻率升高是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
2.断奶后腹泻是全球养猪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可归结为非感染因素(过敏原)和感染因素(细菌性和病毒性)。
3.防止断奶仔猪腹泻的替代方案
益生菌,酶制剂,植物提取物,有机酸,益生元...,高铜、高锌日粮的抗腹泻效果不容忽视。
二、铜锌在猪上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1.铜的营养生理作用
(1)必需微量元素,金属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代谢,参与铁的代谢,参与造血,参与骨的形成;
(2)铜缺乏:贫血,运动障碍,骨和关节变形,被毛褪色,繁殖障碍
铜过量:腹泻,黄疸,胃肠溃疡,肝脏脂肪变性,肺间质纤维化
2.铜的生物学作用机制
高铜日粮影响动物健康的机理-以猪为例
(1)补充高铜与抑制生长的机制
适量铜的摄入可以刺激生长轴,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诱导肝脏分泌IGF-1,从而促进猪的生长。然而,高铜的毒性会引起组织器官的氧化损伤,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生长轴紊乱,抑制生长。
(2)铜参与铁的代谢
Cu可以影响Fe的吸收、运输,参与了造血功能,90%铜以铜蓝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浆种,通过提高血浆中铁传递蛋白中的铁的饱和度,促进胃肠道对铁的吸收。Fe2+由肠粘膜进入血浆后,需要经铜蓝蛋白催化作用变为Fe3+,才能与铁转蛋白结合被送出肝脏、骨髓及其他组织。
(3)高铜与采食调控
适量的铜摄入可以促进机体分泌胰岛素、生长激素和胃饥饿素,增加神经肽、刺鼠相关蛋白和食欲肽表达,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石粉激素和前阿黑皮素的表达,进而提高猪食欲和采食。
长期高铜饲喂会干扰胃肠道铜的稳态,引起氧化应激损失和炎症反应,抑制胃肠道消化能力,改变采食调节途径中食欲相关因子表达,导致了猪厌食症。
(4)高铜日粮与动物肠道
仔猪使用高铜日粮表现出改善肠道平衡,促生长,预防动物腹泻等效果。长期使用,易导致器官氧化损失、肠道炎症、肠道菌群失衡、器官铜沉积、细菌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负面效应。
3.锌的营养生理作用
(1)参与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维持上皮细胞和皮肤的健康,食欲调控,维持生物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锌缺乏:厌食,生长迟缓,被毛杂乱,皮肤角质不全,异食癖
锌过量:食欲低、呕吐,腹泻,缺铜性贫血,消瘦
(3)饲料中锌的含量:蛋白质饲料中锌含量较高,能量饲料中锌含量较低,矿物来源锌源中锌的含量差异较大。
4.锌的生物学作用机制
(1)高剂量氧化锌的利与弊
利:防治仔猪腹泻,促生长;抑菌作用;短期使用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
弊:抑制后期生长,破坏肠道菌群;升高胃PH值,降低消化吸收功能;抑制铜和铁的吸收;污染环境,增加细菌的抗药性
(2)药用剂量氧化锌降低断奶仔猪腹泻作用机制
减少组胺的释放,缓解肠道过敏反应;
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免疫功能;
改善肠道微生态,并不是直接杀菌,主要是组织细菌黏附和内化;
调节IGF-1等激素分泌,降低激活cAMP调控的K+和CL-通道,减少肠道电解质分解,降低腹泻。
5.高铜、高锌的正负效应
正面作用:改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腹泻,调节促生长激素类分泌,改善消化酶活性。
负面作用:增加畜产品中铜、锌残留量,降低肉品质,引起肝脏损伤,破坏宿主肠道菌群,损害有益菌,增加粪便铜锌的排放量,污染土壤和缓解。
6.铜、锌的限量
欧洲食品安全局:Cu:仔猪(12周)从mg/kg降至25mg/kg饲料,Zn:5年内全面禁止高剂量氧化锌在仔猪上的作用。
中国农业部第公告《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中规定:
铜的限量为仔猪(小于25kg)mg/kg;
锌的限量为仔猪(小于25kg)mg/kg,母猪mg/kg,其他猪80mg/kg;
三、高铜高锌替代研究
1.替代产品类别
碱式氯化物:碱式氯化铜,碱式氯化锌
有机微量元素:铜、锌螯合物,铜、锌复合物
不同形式ZnO:1-nm纳米ZnO,包被ZnO,多孔ZnO
2.多孔和纳米氧化锌与普通氧化锌在断奶仔猪上应用
(1)多孔和纳米氧化锌与高剂量氧化锌生长性能和肠道形态相似;
(2)多孔氧化锌使得断奶仔猪腹泻率下降;
(3)纳米氧化锌:上调肠道TFF3和Nrf2基因表达,抗炎作用效果较好。
3.纳米氧化锌可能的抗菌机理
(1)释放离子与细胞表面蛋白质巯基反应,使蛋白质失活,降低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死亡;
(2)延缓细菌粘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可能通过与含磷和含硫化合物如DNA相互作用,穿透细菌细胞并造成损伤;
(3)微生物携带电荷,金属氧化物携带正电荷,在微生物和金属氧化物表面之间产生“电磁”吸引,一旦接触,微生物就会被氧化,导致死亡。
4.纳米氧化锌的生物毒性
沉积在肝脏组织引起毒性,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细胞毒性,其机制是产生ROS,诱导氧化应激介导的DNA损伤和脂质过氧化的增加,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5.载铜锌蒙脱石
Cu/Zn-Mt处理组:对于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提高,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增加,血清和回肠黏膜铜锌含量增加,腹泻率下降,肠道有害菌下降。
6.蛋氨酸螯合锌和蛋氨酸螯合铜
(1)mg/kg蛋氨酸锌可提高仔猪饲料转化效率,优于药用剂量的氧化锌;
(2)与硫酸铜相比,蛋氨酸铜与植酸酶具有协同作用,减少氧化应激,可提高0-28天饲料转化效率和骨矿化;
7.铜-锌交联产品
具有独特的锌、铜交联工艺和协同作用的功能性产品,特殊的交联技术,使足够、恰当的锌和铜离子快速、同步到达细胞膜层,作用于肠道细胞膜,快速、协同起到抗菌和维持肠道粘膜完整性的作用,非药物不会产生耐药性,完全替代高铜高氧化锌,符合国内外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四、总结
1.回归铜锌营养本质。
2.寻找高效铜锌营养源和合理替代方案。
3.寻找其他措施或产品改善猪肠道健康。
无抗方案及产品评估
余淼博士
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
一、禁抗后存在问题
禁抗之后,喜忧参半。通过一些方法或者手段达到了阶段性目标,依旧存在饲料成本高、终端养殖用药问题。无抗是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动物健康管理、养殖环境和条件、饲料原料的选择、科学的营养结构、合理的加工工艺、添加剂组合方案、饲喂方式等。鉴于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在于抑制肠道微生物生长,改变肠道结构,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等功能,所以解决无抗的途径如下:一促进幼龄动物形成更成熟稳定的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二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成年动物的生产效率。这些途径需要饲料企业和养殖端一起配合,共同解决,其中终端养殖环境的改善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以猪为例,自年中国爆发非洲猪瘟以来,养殖户意识到养殖环境和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对养殖环境改善非常重视,大量一线数据收集发现,在动物养殖环境好的条件下,饲料中不加抗生素也不会出现腹泻。对于饲料端来说,需要考虑全方位提高动物的肠道健康和消化吸收能力。
1、动物的自身管理
无抗首先需要考虑动物整体健康的把控,不能缺什么堵什么,关于动物健康或产品研究我们可以更多的借鉴人上比较成熟的相关研究及观点。
2、从饲料配方方面
消化吸收方面:
(1)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建议适当降低蛋白水平。
(2)低系酸力日粮。
肠道健康方面:
(1)纤维来源。
3、添加剂的选用
具有改善肠道健康的添加剂较多,有中草药、精油、酸化剂、抗菌肽、微生态制剂、酶制剂、溶菌酶、香料等,这些产品均有效,关键是根据原料配方底物和终端养殖环境合理搭配,在达到预期目的条件下做到成本最低。
二、替抗产品酸化剂和精油的研究和评估
如果说饲料大宗原料的选择是根本,那么科学合理的添加剂组合方案是关键,行业公认添加剂在无抗方案中的比重为10-20%。目前市场各种替抗产品层出不穷、鱼龙混杂,如何评估这些产品?如何在众多同品类产品中选出性价比高且适合于自身的产品?这是每个饲料公司面临的必修课。鉴于我司在精油上做了相关研究,特分享精油产品的研究理念和评估方法。为大家评估精油产品提供思路和方法。
植物精油的评估
关于植物精油有三点思考:一是精油成分很多,要熟知所有种类,每一类都有它特有的功能,如酚类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具有抑菌功能的一类,在成分选择上,尽可能拓宽抑菌图谱,且要达到最低抑菌浓度;二是要清楚精油中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用科学的手段或工艺稳定其分,避免氧化和挥发;三是虽然有些抑菌效果明显,但适口性极差,这也是选择精油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现阶段关于精油的功能、机理研究很多,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精油的适口性、易挥发、易氧化等问题。在评估精油时,应特别注意精油的气味、稳定性分析、动物试验的有效性。总之,对于精油的选择,建议综合考虑精油的稳定性,适口性,抑菌浓度。
抗菌肽的生物学特性及相关产品的评价方法
李伟博士
广东海纳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研发总监
一、抗菌肽的结构、性质、功能及作用机制
1.来源及结构分类
(1)截止年底,共发现3多种天然抗菌肽,来源于动物的有种,细菌的有种,植物的有种,真菌的有21种,原生生物的有8种,古细菌的有5种。
(2)结构分类:a-螺旋,伸展型,混合型,β-片型
2.组成及理化性质
(1)天然抗菌肽又称宿主防御肽,是由基因编码、由核糖体合成的一类具有抑菌杀菌活性的多肽。
(2)抗菌肽大多由10-7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小于10kD。
(3)抗菌肽在生理PH下,大多带有数量不等的正电荷。
(4)抗菌肽大多在PH2-9的范围保持稳定。
(5)抗菌肽大多耐热,80-℃处理10分钟对活性无影响。
(6)抗菌肽大多对胃蛋白酶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对胰蛋白酶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3.生物学功能
(1)抗菌,抗炎;(2)改善肠道健康;(3)调节肠道免疫;
4.作用机制
抗菌肽与细胞膜之间的相互作用(静电吸引+疏水互作);
抗菌肽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细胞内的靶分子及亚细胞结构相互作用;
二、抗菌肽产品的实验室评价方法
1.国内抗菌肽产品概况
抗菌肽:细菌素,真菌防御素,动物抗菌肽,植物抗菌肽
细菌活性产物:芽孢杆菌培养物,非芽孢类细胞培养物
2.抗菌肽产品的评价标准
应用效果好,抑菌活性高,不含抗生素
3.实验室评价方法
(1)抗生素物质检测
(2)抑菌活性测定:比浊法(宏量法和微量法),琼脂扩散法(打孔法和管碟法),菌落计数法
(3)注意评估小样与大宗产品的一致性
三、FP抗菌肽产品的实验室评价
1.FP抗菌肽产品抑菌活性分析
FP抗菌肽与常用G+菌抗生素对SA抑菌活性比较
2.FP抗菌肽产品标准定性
质谱法精确测定分子量,N-末端氨基酸序列分析
四、FP抗菌肽在畜禽养殖中的抗菌促生产功效
1.FP抗菌肽可提高育肥猪40-kgADG、ADFI,降低料肉比;
2.FP抗菌肽可降低白鸡料肉比,提高肠道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V/C比值,可改善肉鸡肠道形态,增加健康程度。
3.FP抗菌肽可以提高1-64天黄鸡成活率,降低料肉比,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隐比。
五、总结
FP抗菌肽是利用酵母表达生产的一种分子量大于Da的多肽;
FP抗菌肽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FP抗菌肽可以有效改善畜禽肠道结构健康,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
FP抗菌肽低剂量使用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
FP抗菌肽不能经肠道吸收入血,可以用于动物生产的全过程,无需休药。
卵磷脂促进肝脏健康研究进展
丁斌鹰教授
山川生物特邀专家
一、肝脏功能及其病变
1.肝脏问题发生机制
长期能量摄入过高、饲料氧化因子、环境应激因子、饲料毒素等引起细胞器结构受损、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肝纤维化/肝坏死。
2.肝脏问题解决措施
合理有效的营养水平;降低饲料有毒有害物质;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甘油三脂转出;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环境的应激因子。
二、卵磷脂与肝脏健康
1.肝细胞的结构及营养组成
细胞膜(50%卵磷脂+40%蛋白+10%糖)、细胞核和细胞质;
2.卵磷脂发展历史
年,磷脂最早由Uauquelin从人脑中发现;
年,科学家Golbley从蛋黄中分离出来,并于年按照希腊文lekithos命名为Lecithin(卵磷脂);
年,科学家Topler又从植物种子发现了磷脂的存在;
5年,科学家Leven将卵磷脂从其他磷脂中分离出来;
年,发现大豆磷脂,是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
3.卵磷脂结构
卵磷脂是磷脂的混合物,是大豆油精炼的一种副产物,包括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铵和其他几种酯类以及极少量的其他物质。卵磷脂,其中X基的不同,形成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铵。
4.磷脂的作用
(1)表面活性剂;(2)细胞重要组成;(3)活性物质的物质;(4)补充胆碱;
5.亲水性纯卵磷脂成分
卵磷脂,约含34%;脑磷脂,约含19%;肌醇磷脂,约含16%;磷脂酸丝氨酸,约含15%;磷脂酸,3.6%;其他磷脂及物质,约含11%。
6.卵磷脂的作用
乳化作用,提升油脂利用率,减少油脂添加;
减少脂肪肝的发生,促进肝脏健康,提高屠宰率;
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减少腹泻;
促进制粒,降低颗粒料硬度;提供胆碱
三、卵磷脂在畜禽上的应用
1.卵磷脂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卵磷脂提高保育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
2.卵磷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卵磷脂对加州鲈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健康提升肠道消化酶活力,可以降低肝脏脂肪沉积,可以通过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肝脏氧化损伤,可以通过上调肠道脂肪转运蛋白的表达促进肠道脂肪的吸收,可以促进肝脏脂肪β氧化抑制脂肪酸合成,从而降低肝脏脂肪含量。
3.卵磷脂在禽饲料中的应用
给蛋鸡日粮中补充大豆磷脂有利于降低肝脏甘油三酯水平,减少脂肪在肝脏累积,从而预防脂肪肝综合症。
4.卵磷脂在家禽(肉鸡)的应用
有效减少脂肪在肝脏中蓄积,提升肝细胞对脂肪的转运能力。
5.卵磷脂在蛋鸡上的应用
(1)破蛋率降低,平均蛋重增加,蛋壳光泽度提升且颜色均一;
(2)缓解霉菌毒素中毒,减少死亡率,恢复产蛋率和鸡蛋品质;
(3)延缓后期产蛋率下降,减少破蛋,蛋壳光滑,颜色均一;
(4)减缓产蛋率下降,延长产蛋高峰期;
(5)鸡蛋品质大幅提升;
四、总结
卵磷脂是构成细胞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对于转移肝脏中多余脂肪,修复肝细胞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防和缓解脂肪肝等疾病,提高动物生产成绩。
听课笔记由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志忠、黄明亚现场整理,内容未经报告者本人审阅,有所疏漏在所难免。
版权申明:笔记记载,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专家版权。感谢所有讲课专家的精彩分享,感谢会议主办方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