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脂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同的结合剂加入铝镁炭砖配方中,制品性能
TUhjnbcbe - 2021/7/2 22:30:00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铝镁炭砖是用高铝矾土熟料、刚玉、镁铝尖晶石、镁砂和鳞片石墨等材料,或另掺SiC等外加物,用水玻璃或树脂等结合剂配制,经高压成型和低温处理而成的。该砖具有抗侵蚀、抗剥落、不沾渣等特点,在钢包等热工设备上应用,获得良好效果。但是,该类砖的热导率高,散热量大,易发生冷钢现象。因此,采用铝镁炭不烧砖作钢包内衬时,在工作衬和永久衬之间,应采取隔热措施,一般浇灌体积密度为2.0g/cm3左右的耐火浇注料,也可提高出钢温度,以减少冷钢现象。

铝镁炭砖是在铝镁不烧砖的基础上开发的。众所周知,我国从铝镁质捣打料、铝镁质浇注料到铝镁质不烧砖,历经10年,起过良好的作用。该类材料的技术路线是,在高铝质料的基质中,掺加尖晶石材料并掺加MgO粉,以便在高温下形成镁铝尖晶石,提高砖的使用性能。为了提高铝镁质不烧砖的抗渣性、抗热震性,掺加了适量的炭素材料,研制成功了铝镁炭质不烧砖,简称铝镁炭砖。

铝镁炭砖的相图分析

在铝镁炭砖中,由于石墨与Al?O?、SiO?、MgO等氧化物无共熔关系,因此基质的相组成可用Al?O?-MgO-SiO2三元相图描述,见图1。镁铝尖晶石具有较小的线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熔融点为℃,在形成时产生体积膨胀效应。因此,用它作结合相的制品,具有较高的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和抗热震性。掺加MgO的原则是使基质中的Al?O?全部生成MA,即使其组成在相图的阴影区。由图可见,当MgO用量多时,其组成落在M?S-MA-M?A?S5的三角形内,最低共熔点为℃,将会降低高温性能。所以,应控制MgO的用量,使其组成落在M?S-MgO-MA的三角形内,最低共熔点为℃。又由于基质中杂质的存在,出现液相的温度,实际上低于℃。

图1铝镁炭砖基质在Al?O?-MgO-SiO?相图中的位置

铝镁炭砖的原料及配合比

在生产铝镁炭砖时,用的耐火骨料临界粒径为10~8mm。泥料的颗粒级配:大于5mm,10%~18%;5~3mm,12%~18%;3~1mm,10~16%;1~0.15mm,10%~14%;0.15~0.09mm,5%~10%和小于0.09mm,35%~40%;

铝镁炭砖常用的配合比:耐火骨料58%~68%;高铝粉料15%~30%,镁铝尖晶石粉6%~12%,镁砂粉6%~12%,炭素材料3%~12%。

用水玻璃溶液作结合剂时,其模数2.4~3.0,用量6.5%~8.5%;

用酚醛树脂作结合剂时,用量5%~7%。另外,有时掺加软质黏土2%~5%和适量的外加剂。

铝镁炭砖用的原材料,根据钢包大小和使用条件而定。一般来说,中、小型钢包采用低档原材料,用水玻璃作结合剂制砖;大、中型钢包,特别是连铸和炉外精炼用的钢包,必须选用优质原材料并用树脂结合剂制砖,方可满足使用要求。

铝镁炭砖的生产工艺和低温处理制度,与铝炭砖的基本相同。

不同结合剂铝镁炭砖的性能

1、水玻璃结合

表1为水玻璃铝镁炭砖的性能。编号1、和编号3分别用Al?O?80%和Al?O?66%的一、三级矾土熟料作耐火骨料和粉料;用MgO≥91%和MgO≥89%的烧结镁砂粉、用C含量为91%和87%的鳞片石墨;用中性水玻璃作结合剂,用量7.8%。耐火骨料临界粒径8mm,用量60%~62%。用高铝粉、镁砂和鳞片石墨制成预混合粉,用量38%~40%。从表中看出,材料品位高,性能好;但是,因水玻璃带入了氧化钠,故降低了荷重软化温度。

表1水玻璃铝镁炭砖的性能

在钢包上使用后的水玻璃铝镁炭砖,其表面是渣的附着层,显微镜观察证明,主要矿物为黄长石类矿物,还有较多的金属铁,其熔点普遍降低;反应层的主要矿物是刚玉和镁铝尖晶石。众所周知,在高铝料中掺加MgO,当温度高于℃时,MgO与Al?O?开始固相反应。有FeO等杂质存在时,其反应速度加快。在~℃时,能生成较多的镁铝尖晶石,构成致密层,且不参加其他反应,即镁铝尖晶石矿物较稳定。同时,其反应是在方镁石周围进行,因此高铝粉与镁砂粉应混合均匀,以利于镁铝尖晶石的生长发育;原砖层存在有刚玉集合体,少量的MA和A3S2等。这就是说,镁铝尖晶石矿物是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数量与配料比、粉料混合程度、杂质成分和使用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2、树脂结合

表2为树脂结合铝镁炭砖的性能。编号1和编号2用的耐火骨料和粉料分别为二级和一级矾土熟料,MgO为89%的烧结镁砂粉,C为89%的鳞片石墨,Al?O?为36%的软质黏土粉。

2.1改性沥青树脂结合

改性沥青酚醛树脂作结合剂,用量约为6.5%。泥料的颗粒组成:12~8mm,8%~12%;8~5mm,18%~21%;5~3mm,17%~22%;3~1mm,8%~11%;1~0.mm,2%~4%和小于0.09mm,38%~42%;编号3用一级矾土熟料、一等烧结镁砂、C含量96%的鳞片石墨和改性沥青酚醛树脂结合剂制砖,其配合比:耐火骨料60%~70%,预混合粉(高铝熟料55%~65%,镁砂35%~45%)23%~30%,石墨5%~12%和结合剂4.5%~5.5%;编号4用Al?O?88%的特级矾土熟料,MgO大于90%的烧结镁砂,C含量大于89%的鳞片石墨和有机结合剂等料制砖;编号5和编号6用Al?O?大于85%的特级矾土熟料作骨粉料,MgO大于97%的电熔镁砂粉(≤74μm的占90%)C含量为91%和95%的鳞片石墨。

2.2酚醛树脂结合

酚醛树脂作结合剂,用量为4.5%~6.5%。在编号5的配料中,掺加了适量的镁铝尖晶石颗粒和粉料,因此镁砂粉用量为5%~7%。在编号6的配料中,为了加强基质,用Al?O?≤97%、细度≤44μm的电熔刚玉粉作粉料。先将刚玉粉、镁砂粉和抗氧化剂等,按比例混合15min,制成预混合粉。骨料临界粒径5mm,分四级配料。

表2树脂结合铝镁炭砖的性能

表2与表1相比较看出,有机结合铝镁炭砖的性能是优良的,荷重软化温度高、强度高和显气孔率低。在连铸和精炼用的钢包上使用,获得较好效果。

图2为镁砂粉用量对砖强度的影响。从图中可见,随着镁砂粉用量的增加,经℃处理后的试样,其强度也随之增大。而经℃处理后的强度有个最佳值,即镁砂粉用量为3%~7%时,强度最好。这是由于Al?O?与MgO反应生成MA所产生的体积膨胀效应所致。即当MgO用量低时,尖晶石化的体积效应能堵塞气孔、增强致密性,因此强度较大;当MgO用量大时,其体积膨胀过大,使试样内部产生应力,发生裂纹,所以强度降低。

图3为鳞片石墨用量对砖强度的影响。从图中看出,随着鳞片石墨用量的增加,℃处理后的强度降低,℃处理后的强度无大的变化。另外,其抗渣性增强,残余膨胀率降低。因此,综合考虑,石墨用量小于9%为宜。

图2镁砂粉用量对砖强度的影响1-℃处理后的强度;2-℃处理后的强度

图3鱗片石墨用量对砖强度的影响

1-℃处理后强度;2-℃处理后强度

表3为不同结合剂铝镁炭砖的性能。耐火骨料和粉料为一级矾土熟料,用量为81%;—等镁砂粉用量为9%;C含量为96%的鳞片石墨,用量为10%;编号1~5用的结合剂见表。从表中看出,无机结合剂制成的砖,性能较差;有机类结合剂制成的砖,性能较好,其中树脂系结合砖的性能最好。这是由于无机结合剂在高温下与基质反应生成部分低熔物,而且还与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削弱了碳的结构;有机类结合剂能形成碳的网络,即实现了碳结合,因此砖的性能优良。

表3不同结合剂铝镁炭砖的性能

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树脂类结合铝镁炭砖的体积密度高、显气孔率低、失重率居中和残余线膨胀率小。也就是说,该种砖组织结构致密、热震稳定性好,即能抗剥落。但是,该砖易氧化,烘烤时最好涂防氧化剂,使用时应连续,间歇时间尽量缩短。

铝镁炭砖作为钢包内衬用耐火材料,它充分发挥了镁砂较强的抗渣侵蚀性能和碳的低膨胀性及高导热性,弥补了镁砂耐剥落性差的缺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同的结合剂加入铝镁炭砖配方中,制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