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脂木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耿元骊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沿海五城的海上
TUhjnbcbe - 2021/5/28 23:32:00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沿海五城的

海上丝绸之路贸易

作者简介:耿元骊,男,吉林龙井人,历史学博士,辽宁大学唐宋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文章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4期。

摘????要:

五代十国时期,分属南汉、闽、吴越的广州、泉州、福州、明州、杭州成为“前早期经济全球化”时期代表性港口城市。五城带动中国南方形成了贸易为重、海商为尊的观念变迁,率先成为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港区。广州海外贸易路线最长,延伸到今天伊拉克等地;福州、泉州与东南亚、日本及朝鲜半岛来往频繁;杭州、明州与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等地交往密切。中国出口多为瓷器和丝绸,进口大多为香料和奢侈品。在濒海而生的小国割据体系当中,各政权都高度重视商业,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为立国根本,形成了区域间竞争关系,为宋以后东南沿海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蓬勃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和世界逐渐紧紧交织在一起,促使思想、观念、知识得以更新,也带动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的重大变化。贸易打造了早期经济全球化(15—19世纪)的世界[1],贸易网络更是突破了国界限制,在阿拉伯海、印度洋、中国南海已经形成了贸易圈(只不过彼此之间的联系不如大航海时代以后更为紧密),而之前的隋唐至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可以视为“前早期经济全球化”,这个时期是中国早期经济全球化产生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进入经济全球化之路的重要基础。

五代十国时期正处于前早期经济全球化时期,南方的南汉、闽(留陈)、吴越等国繁荣的海外贸易,不仅是分裂时代的一抹亮色,更在中国南方形成了贸易为重、海商为尊的观念变迁。尤其是以广州、泉州、福州、杭州、明州(今宁波)等中心城市为代表的大港口地区,率先成为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港区,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为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提供了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也为社会观念变迁提供了初始动力。

由于海外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主题,学术界一直较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耿元骊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沿海五城的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