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五味养五脏”,是如何对应的?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饮食与健康从来都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流传了一些养生经典,供人们参考与借鉴。
流传较为广泛比如:“食物五色、五味养五脏的说法”。食物“五色”分别是“红、绿、黄、白、黑”。人体的“五脏”分别是心、肝、脾、肺、肾。
红色对应的是人体的心脏,红为火,补气补血,所以和“心”联系在一起,所以有红色食物养心的说法。常见的红色食物有红枣、樱桃、火龙果等。
黄色对应的脾脏,传统医学认为,平时护脾养颜应多吃一些黄色食物。常见的黄色食物有黄豆、薏米、韭黄、南瓜、蛋黄、粟米、玉米等。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黄色食物往往都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尤其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
绿色食物对应肝脏,传统医学认为,绿色属木,对应人体的肝脏及胆。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主要功能为藏血和解毒,具有调畅全身气血、促进脾胃调和、维持视力、调节情志的作用。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绿色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比如叶酸,最初是从菠菜叶子中提炼得来,也因此而得名。维生素不给人体提供能量,但是能够促进人体代谢功能。
黑色食物养肾
古医书记载: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可入药膳。
事实上,颜色越深的食物,营养价值越高,如米中的黑米,豆类中的黑豆,黑芝麻,肉类重点乌骨鸡等,在同类食材中,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白色食物养肺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白色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鸡肉等均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还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
由于空气污染,抽烟喝酒,以及身体经常疲劳过度等,提高人体对氧气的需求,肺部就容易受伤。这个时候肺部就需要大量的水分,以及更多蛋白质来修复肺部。
“五味”入五脏
传统医学认为“苦、酸、甜、辣、咸”五味,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不同的味道可以起到不同的养生作用。
苦味入心,代表食物:芥菜、苦瓜、百合、香椿、蒲公英、杏仁、白果、桃仁、荷叶、茶叶等。
酸味入肝,代表食物:番茄、柠檬、橄榄、山楂、柚子、橘子、乌梅、杏、枇杷、醋、红豆等。
甘味入脾,甘味能缓解疲劳、解毒生津。代表食物:大米、小米、白面、甘薯、玉米、山药、蜂蜜、桂圆肉、红糖等。
辛味入肺,代表食物:萝卜、韭菜、佛手、葱、大蒜、姜、辣椒、胡椒、陈皮等。
咸味入肾,主要食物:盐、酱油、腌菜、腊货等。
以上就是古人养生经典中的,“五色、五味滋养五脏”的对应关系。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认知逐步偏向于现代科学。在现代营养学中,把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分为7类,“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与水”等,更加系统的,科学的归类,从而更好地为人体服务,合理安排的饮食,满足人体健康需求。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依然坚持先辈们传承下来的方法,当然身体也非常健康。
我个人而言,一直践行现代营养科学,也发现一直践行古人养生方法的人,身体确实非常健康,硬朗,这与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无关系。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且高度智能,现代科学认知的还非常有限,而且也没有充分的数据可以否定古人的养生经,所以今天在此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健康饮食事典(第2版),作者:王晶,中国纺织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