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四川遂宁的90后女孩子琴,因精湛的绒花制作技艺在网络走红。绒花技艺源于唐朝,年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子琴称因为喜欢汉服接触到了绒花头饰,从小喜欢手工的她在尝试制作后便深深爱上了绒花。她表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文化,让它更好地传承下去。
绒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装饰,最初作为发饰产生。根据老艺人的口口相传,绒花是起源于唐代,起初是专供宫廷享用的贡品。绒花最早见于史料记载是在明清时期,上至帝王嫔妃,下至平民百姓,在不同的节庆时令和生活场景中都会用到绒花来妆点。梳理明清时期绒花兴起的历史基础,研究这一时期绒花的地域分布、工艺以及应用情况,有助于我们认识绒花的起源,了解绒花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绒花必不可少的一步。
绒花的产生与兴起有赖于历朝历代簪花风俗延续与人造花制造技艺的精进。绒花制作工艺复杂而精巧,是历代劳动人民、工匠艺人的智慧结晶。它的产生,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是生活与美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同时,簪戴绒花作为一种服饰文化符号,反应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审美风尚和群体心理意识,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那么绒花的起源与发展,就必然离不开古代簪花习俗的流传变迁,以及绢花、纸花、通草花等等人造花(象生花〉的产生与嬗变。
古代发饰与簪花习俗
中国汉字“美”字,即头戴发饰的人的形象。自古以来,世间女子无不爱美,发饰自然是修饰美化女子容貌的绝佳利器。“自燧人之始,妇人束髻”,也就是从原始社会起,人们便有了束发的习惯。此时的发饰只是一种实用的束发工具,防止头发散开,名曰“笄”。做笄的材料,也多为自然界中易得、易加工的竹、木、骨、玉石等,秦汉以后,“笄”改称为“簪”。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生产技术的提高,金银、珠翠、玳瑁等用于制作发簪的材料越来越多。人们的审美意识愈发强烈,发簪也从单一的束发工具增加了装饰性功能,演化出钗、钿、步摇等多种类型的发饰。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收录了历代首饰风尚发展变化的描写:“舜加女人首饰,钗杂以牙玳瑁为之。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又有云髻步步而摇,故曰步摇。”而后,秦始皇因好神仙之术,所以其发髻命名为神仙髻,这个风尚一直流传至汉代。自从汉武帝的李夫人用玉簪搔头之后,宫内就流行用玉簪发,后来又出现了用玳瑁做的云头篦。知道晋惠帝时,人造的通草五色花成为宫中流行的发饰。可以看出,簪戴首饰的风俗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玲珑多姿的发饰簪戴传统之中,簪花可谓是其中的一股清流。清代大文学家李渔曾说:“簪珥之外,所当饰鬓者莫妙于时花数朵,较之珠翠宝玉,非止雅俗判然,且亦生死迥别。”认为簪戴时令花朵之妙,之雅,是珍贵华丽的珠宝首饰无法企及的。且忽略个人审美观念之差别,赏花、戴花确实是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市井百姓,不论男女老少都喜爱的民俗传统。所簪之花有牡丹、海棠、茱萸、菊花、梅花、玫瑰、茉莉、珠兰等等,每种花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品格与文化内涵。人们梳理好发髻,插戴各种花卉,不仅是一种装饰,也反应了历时的风尚与审美情趣。色彩鲜艳,芬芳馥郁的鲜花,常常被认为具有镇邪驱祟的作用,能够给人们带来吉祥。
簪花之风俗最为盛行的当属盛世唐朝。此时“长安仕女,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苑中,以备春时之斗也。”周防的名作《簪花仕女图》是此情景最真实的写照。在画中,六位仕女身着华服游园赏春,拈花弄碟,每一位高耸的发髻上都插戴着牡丹、海棠、荷花、芍药等不同的鲜花,高雅而华贵。不仅女人喜爱簪花,在特定的时节、场合,男人也有戴花的习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共饮梨花下,梨花插满头”等诸多诗句均说明,簪花在唐代是全民追逐的风俗。唐代以后;无论宋金,元或明朝,簪花的风俗依然盛行。其见于诗歌文献记载,如宋代苏东坡有诗云:“年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又如宋真宗曲宴于宜春殿,百余盘牡丹中有十余朵千叶花(即重瓣牡丹),便下令赐予亲王宰臣,并亲自为之簪花。古代女子喜爱簪花,犹如今日女子无法抗拒化妆一样,都是女子爱美天性使然。清朝的李渔,在簪花这个问题上,算是“最懂女人心”的人:“富贵之家如得丽人,则当遍访名花,植于阃内,使之旦夕相亲,珠围翠绕之荣不足道也。晨起簪花,听其自择。喜红则红,爱紫则紫,随心插戴,自然合宜,所谓两相欢也。寒素之家,如得美妇,屋旁稍有隙地,亦当种树栽花,以备点缀云鬟之用。他事可俭,此事独不可俭。”不论家庭贫富,哪怕是用“每月不过数文”的通草像生花,簪花妆点之事是万万不能节省的。这也反映了明清女子对于簪花的态度。簪花不仅可以美化容貌,这种风俗已蕴意了诸如趋福辟邪、祈求健康长寿等普遍的民间信仰,抑或是融入宫廷繁复的礼仪制度,根深蒂固地渗透于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中。故而清朝有赵翼感叹“今唯妇女簪花,古人则无有不簪花者。”
人造花与绒花的关联
然而真花易谢,簪花难长。实际生活中,鲜花簪戴更是受到时节的限制。因此,作为真花的替代,便产生了模仿真花形态的人造花,古时称为“像生花”。与真花相比,像生花具有价格低廉,经久耐用,易于保存的特点,因而受到世人的喜爱。古人也认识到了这些优点,清人李渔道:“近日吴门所制象生花,穷精极巧,与树头摘下者无异,纯用通草,每朵不过数文,可备月余之用。”
如上文所提到,在晋惠帝时期,宫人便“梳芙蓉髻,插通草五色花”。此中所说的通草花,即用天然植物“通草”制作而成的一种像生花。关于通草花的制作过程,有详细记载:通草花鲜润洁白,请技艺精良的工匠,对通草进行削割、染色等处理,将通草做成花瓣、叶片、花尊的形状,再用丝线、蜡液将其组合在一起,用松胶粘合,再用铜丝作为枝干贯穿等若干步骤,才能做成一朵逼真的通草花。除通草之外,像生花的取材也十分丰富,有绢帛、丝绒、纸张,亦可用金属、玉石等,制作工艺也都精湛绝伦,形态与真花无异。明代小说《东度记》中,一首小曲生动的描绘了当时民间流行的像生花种类:
通草花夭桃活似,盘线花红杏无差。纸剪花荷莲染色,皮金花梅菊堆黄。铺绒花石榴喷火,剪彩花兰蕙拖青。翠毛花金凤生成,珠石花玉兰做就。
其中提到通草花,盘线花,纸剪花,皮金花,铺绒花,剪彩花,翠毛花,珠石花共8种,每个都特色鲜明,生动逼真。也正因为其物美价廉,品种多样等特点,像生花广泛的被应用于民俗节庆、礼仪场合中。
像生花具有悠久的历史。古时人们会用“彩花”“剪花”等代指人造花,其名也是出自像生花的自身特点,例如色彩鲜艳,亦或用剪刀修剪而成等。南朝诗人梁鲍泉有《咏剪踩(彩)花诗》云:“花生剪刀里,从来讶逼真。风动虽难落,蜂飞欲向人。不知今日后,谁能逆作春?”此中描绘的剪彩花惟妙惟肖,戴在头上,使蜜蜂都分辨不出真假而向人飞去。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中,“彩花”篇梳理从汉至宋的彩花条目:“《实录》曰:晋惠帝令宫人插五色通草花…晋《新野君传》:家以剪花为业,染绢为芙蓉,捻蜡为菱藕,剪梅若生之事。按:此则是花朵起于汉,剪彩起于晋矣…唐中宗景龙中,立春日出剪彩花。又四年正月八日立春,令侍臣迎春内出彩花,人赐--枝。董勋问礼曰:人曰造花胜,相遗不言,立春则立春之赐花,自唐中宗始也。《问胜初学记》曰:人曰剪彩为胜,起于晋代贾充夫人所作,取黄母戴胜之义也。”到了明清时期,簪戴像生花之风经过日积月累的沉淀,更是形成了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象征。全国多地(如北京、南京、武汉、福州等等)自然形成了专卖像生的花市大街、像生肆,人造花行业达到繁盛的阶段。
人造花种类丰富,工艺精细,绒花便是其中的代表。绒花谐音“荣华”,寓意着荣华富贵。从现代的绒花制作工艺来看,它以铜丝为骨,以蚕丝为肉,经过排绒、勾条、打尖、传花等多到工序制作而成。绒花多用鲜艳的色彩和吉祥的纹样,是一种在皇室贵族和市井百姓中都广泛使用的人造花饰。被许多科普作品所认可并传达的观点是:相传绒花产生于唐代,明清时期,南京的绒花制作十分兴盛。清朝初年扬州所制绒花作为“宫花”被列为贡品,因此绒花又称为宫花、喜花。3绒花具体起源于何时,目前无据可考。相比丝织、陶瓷、金玉等大宗手工艺品而言,绒花制作可谓是“小众非主流”的工艺,所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