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素心鉴赏以及名品图鉴
花木君
蕙兰,古人常称之为“蕙”,在先秦文学里有多处记载,在屈原的《楚辞》当中,关于兰蕙的诗句就有很多,譬如《离骚》:“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九叹逢纷》:“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招魂》:“光风转蕙,汜崇兰些”等等。
古人兰蕙并列,称之为“兰质蕙心”,一茎一花称为兰,一茎多花称为蕙,又称蕙兰为、九节兰、九子兰、九花兰(也叫九华)。古人对兰花的鉴赏品评早就有之,早在北宋时期,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就专门有文章品评,其《书幽芳亭》中“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对春兰和蕙兰进行人格化,“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对春兰和蕙兰进行区分和辨识,指出,蕙兰之香略逊一筹,而且“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指出古人对兰蕙鉴赏,以兰为上,蕙则次之。清代文学家李渔也著文赏析,曰:蕙“其所以逊兰者,不在花与香而在叶……蕙之叶偏苦其长……病其太肥”,指出蕙兰的不足之处。
平心而论,古人赏兰,以至于形成兰花品鉴文化,兰蕙是不分家的,而且鉴赏也是在春兰的花型基础上,结合蕙兰以及其他品种的形态,进行拟人化的感情寄托,从而总结出一整套鉴赏文化。
古人爱兰,皆因兰花四季青翠,叶片多姿多态,亭亭玉立,或飒爽飘逸,或弓垂美观;临寒而开,傲视霜雪,孑然独立,花形端庄典雅,花色清秀,幽香袭人,沁人心脾;不哗众取宠,不谄媚世俗,不随波追流,不因在深山幽谷而顾影自怜,不因风霜雨雪而低头,依然飘香清远,大展风采,外表柔弱,内质刚强,具有君子之风,名士之气,十足的文人气质和高洁气节,因而深得知识分子的喜爱。
古人对兰蕙评价,颇为中肯,就香气而言,自然春兰略胜一筹,幽香阵阵,沁人心脾;蕙兰则香气浓郁,然而香气不纯;春兰虽然一茎一花(有的双花),然而花形适中,花守端庄,花色清雅,极具观赏性;蕙兰虽然花朵较小,然而一茎多花,花葶出架,傲然挺立,弥补了花小的不足,因此兰蕙得以并列。
古人赏兰,受先秦哲理影响颇深,就花色来讲,以素为上,俗话讲“素花无下品”,盖因古人之君子之风,讲究清淡素雅,含蓄内敛;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不哗众取宠,不阿谀谄媚;正如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言,因此在花色审美上,全素为极品,白素难求,嫩绿为上,他色为次,至于花色斑斓驳杂者,皆不入品!花形以荷瓣为极品,梅瓣、水仙瓣为上品,其他瓣型则为普品行花,花舌以内敛纯素为上,花守以久开不变形为上,花葶以出架为上。
关于蕙兰传统素花,因蕙兰多为黄绿色花,因此素花以黄绿较多,他色纯素较少,大多为素舌,在《兰蕙同心录》、《兰蕙小史》等著作里面选录了一些传统蕙兰素花铭品,我们结合新近发现的一些素花,包括素心(素舌)花,给诸位兰友分享如下,大多采用的是兰友“访兰问香”制作的图片,在此表示感谢。
金岙素是清朝道光时在余姚金岙山被发现,亦有金岙素之称。为诸神元所得,后转让泰号酒店,定命为泰素。《兰蕙小史》“又称泰号、泰素、金奥素。色光甚好,荷形竹瓣,蚌壳捧,大卷舌。产金岙山中”。
《兰蕙小史》中对“金岙素”的记载是摘自《兰蕙同心录》的前半部分,其后半部分为;“叶直而狭,若种起发,亦能阔稍带环。或云叶大能开荷形,余未之见”。叶姿直立,叶色翠绿,风姿俊俏,花苞水色极佳,灯心杆高扬,外瓣荷形竹瓣,收根放角,肩平,蚌壳捧光洁,大卷舌绿苔闪烁,蚌壳捧,大卷舌。花色翠绿,瓣肉晶莹,唇瓣苔色全绿,绒气重。花葶细长,花期长,至十多天,三瓣依旧舒挺不后倾,捧瓣不开“天窗”.叶束斜直性,叶尖尖锐,很易辨识。繁殖快,健花,浓香。
温州素在民国初年为温州艺兰者所发现。叶姿半垂,叶质厚硬,叶幅宽阔,叶形刚劲,叶缘锯齿粗。叶色深绿,有光泽。花梗绿白色,花外三瓣呈大柳叶状,紧边,质厚,花久开微落肩。剪刀捧,大卷舌。花色黄绿。
江山素,民国初绍兴兰农在江山掘得。外三瓣淡黄绿色,竹叶瓣,绿苔大卷舌,叶半垂,叶幅平坦,叶质厚硬。
如意素,抗战前选出。外三瓣狭长竹叶瓣,紧边。捧瓣尖长,绿苔绿舌,花平肩,叶斜立。
帝王素,产自秦岭,马健全选育。
秦深素产自秦岭,马健全选育。
国荷
空谷足音,年下山于西秦岭南麓陇南市康县,由兰友镡永康先生选育培养,年复花后将其命名为“空谷足音”。兰友昵称“棉花素”。
其他素花
玉印素
(大部分图片为兰友“访兰问香”制作,特此表示感谢,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9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