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脂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分分析山楂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治好的吗 http://m.39.net/pf/a_4603724.html

山楂

原来不只有健胃消食的功效!

基本信息

01别名

朹、粱梅

02来源

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山楂采得后,横切成厚1.5~3毫米的薄片,立即晒干。野山楂采得后,晒干即可,或压成饼状后再晒干。

03原形态

1.山里红落叶乔木,高达6m。枝刺长1-2cm,或无刺。单叶互生;叶柄长2-6cm;叶片阔卵形或三角卵形稀菱状卵形,长6-12cm,宽5-8cm,有2-4对羽状裂片,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有光泽,下面沿叶脉被短柔毛,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伞房花序,直径约4-6cm;萼筒钟状,5齿裂;花冠白色,直径约1.5cm,花瓣5,倒卵形或近圆形;雄蕊约20,花药粉红色;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梨果近球形,直径可达2.5cm,深红色,有黄白色小斑点,萼片脱落很迟,先端留下一圆形深洼;小核3-5,向外的一面稍具棱,向内面侧面平滑。花期5-6月。果期8-10月。

2.山楂本种与山里红极为相似,仅果形较小,直径1.5cm;叶片亦较小,且分裂较深。

04生境地分部

生态环境:山楂生于海拔-m的溪边、山谷、林缘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

1.山里红分布于华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南等地。

性状分析

本品为圆形片,皱缩不平,直径1~2.5cm,厚0.2~0.4cm。外皮红色,具皱纹,有灰白小斑点。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中部横切片具5粒浅黄色果核,但核多脱落而中空。有的片上可见短而细的果梗或花萼残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

药理分析

01性味

酸、甘、微温。

02归经

归脾、胃、肝经。

03功能主治

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04用法用量

9~12g。

05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化学分析

01化学成分

含表儿茶精[(-)-epi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in)、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山楂酸(crataegolicacid)、柠檬酸(citricacid)、苦杏仁甙(amygdalin)等。

02药理作用

1.促进消化作用山值含有脂肪酶,能促进脂肪消化,并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对胃肠功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具有抗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心律失常等作用。

3.降脂作用

4.抗氧化作用

5.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6.抗菌作用

7.防癌作用

8.收缩子宫、促进子宫复原、止痛作用。

复方

①治一切食积:

山楂四两,白术四两,神曲二两。上为末,蒸饼丸,梧于大,服七十丸,白汤下。(《丹溪心法》)

②治食肉不消:

山楂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单方》)

③治诸滞腹痛:

山楂一味煎汤饮。(《方脉正宗》)

④治痢疾赤白相兼:

山楂肉不拘多少,炒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红痢蜜拌,白痢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空心下。(《医钞类编》)

⑤治肠风:

酸枣并肉核烧灰,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⑥治老人腰痛及腿痛:

棠梂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纲目》)

⑦治寒湿气小腹疼,外肾偏大肿痛:

茴香、柿楂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盐、酒调,空心热服。(《百一选方》)

⑧治产妇恶露不尽,腹中疼痛,或儿枕作痛:

山楂百十个,打碎煎汤,入砂糖少许,空心温服。(朱震亨)

各家论述

1.赤爪、棠梂、山楂,一物也。古方罕用,故《唐本草》虽有赤爪,后人不知即此也。自丹溪朱氏始着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其类有二种,皆生山中:一种小者,山人呼为棠梂子、茅楂、猴楂,可入药用。树高数尺,叶有五尖,桠间有刺。三月开五出小白花,实有赤、黄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头,九月乃熟。其核状如牵牛子,黑色,甚坚;一种大者,山人呼为羊朹子。树高丈余,花叶皆同,但实稍大而黄绿,皮涩肉虚为异尔。初甚酸涩,经霜乃可食,功应相同而采药者不收。按《物类相感志》言,煮老鸡硬肉,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肉积之功,盖可推矣。......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纲目》

2.山楂,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其性尤和平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3.煮汁洗漆疮。——陶弘景

4.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唐本草》

5.治痢疾及腰疼。——《本草图经》

6.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日用本草》

7.行结气,疗症疝。——《本草蒙筌》

8.化血块,气块,活血。——《食鉴本草》

9.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本草再新》

10.冻疮涂之。——《本草撮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