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脂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楼梦里处处是隐笔借您一双火眼金睛,看 [复制链接]

1#

题:红楼梦里处处是隐笔!借您一双火眼金睛,看穿作者的障眼法!

原题:打破胭脂阵坐透红粉关----作者隐笔手法汇总

文/石兄说梦

打破胭脂阵 坐透红粉关

“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红楼迷宫用脂粉文字隐述作者被泯灭家史,所营造“太虚幻境”使得无数学者深陷迷津!若要读懂谜书,必先领悟作者隐笔方法:

“慧心慧性,修道于普陀山中;参妙参玄,谈禅于紫竹林下。迨功成行满,遂具无边法力。注静水于瓶底,洒甘露于枝头。倏为男倏为女,变化无方;忽而隐忽而现,杳冥难寻。感应遍及天下,威灵及于遐荒,一切救阨扶困、拯危恤急之事不可尽述,此所以俎豆千秋、声名百代者也。”

正所谓“石头所记”,这篇“断碣”碑文,也只是对大士文笔“偶述一二”!为使看官对原作隐笔有所认识,现将谜书如何隐述真情的要点例举如下:

一.隐述时间年代

任何“史笔”都该有时间定位。既然补记家史,说明时间是非常必要的。虽然作者不可以明言,但暗示还是相当多。

“此系身前身后事”

说明《石头记》所记录真故事多发生在“补天石”生前及死后,只要将“补天石”进行定位,便可知故事发生的大体年代。那么,这个因“大展幻术”而补天的巨石,在红尘中“十三载”便石归山下,恰恰对应雍正夺嫡当了十三年皇帝。

“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说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抄本是在乾隆十九年(甲戌)定名的。结合“十年辛苦不寻常”来讲,起码在乾隆九年便着手写作《石头记》了。

“此书主写末世”

该怎样理解这“末世”呢?前清从“康熙传位”到“雍正暴死”这两大谜案可恰巧都是“末世”,再联系所谓“红楼一梦”等等记述,可知作者已将故事发生的大体年代定位在康雍交替与雍乾交替上。

“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

此笔写在庚辰本“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回前墨。何为“对清”?应该理解为书写作完成。至于又说“缺中秋诗,俟雪芹”,可直到后来《红楼梦》传世也未补上?说明什么?说明这“新词”根本就不可以补,因为“佳谶”映射乾隆继位。

“四月二十六日”

曹奏折中其兄嫂马氏二月十六日孕身七个月,至四月二十六日恰巧是预产期(理论孕期九个月零十天)。“遮天大王”宝玉真身原型之一――江南曹家曹寅嫡孙女、弘皙王妃曹氏生日为康熙五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

“五月初三”

五月初三是太子胤礽的生日,书中特写一笔薛蟠生日在五月初三。细看可见,薛蟠称自己生日是五月初三时,宝玉可是有恼薛蟠“怎么说我父亲呢”一句,而书中宝玉恰恰有弘皙替身之笔。

“二十一日是薛妹妹的生日”

大观园第一次过生日为何偏偏是做亲戚的宝钗?这生日又为何没有月份?其实,这哪里是过什么生日阿!根本就是历史上雍正神秘失综两天的开始――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子时发现雍正死,历史上有两天的“空白”。作者把月份分别写在了刘姥姥进大观园被亲戚留住两日处,脂批道:“是八月中当开窗时,细致之甚。”还有脂批“八月尽的光景”。再看这生日宴上所点戏文:《西游记》、《刘二当衣》、《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不光是要读者“参禅”,还要参悟真情。

“榴花开处照宫闱”

弘皙王妃曹氏喜生双子,曹雪芹(湘云)与家人前来贺喜,借侍儿翠缕口说出“荷花还没开”之问,表明此时该在五月份。都知石榴映射多子,这翠缕还有一问特别耐人寻味:“他们那边有颗石榴,接连四五枝,真是楼子上起楼子,这也难为他长。”这是在对应判词“榴花开处照宫闱”。何故作此点笔呢?因为后面的“百岁儿”盛宴是在八月份,盛宴后雍正失踪并“龙驭上宾”。

“初二是凤丫头的生日”

又一个不敢明确月份的生日。从情节看,该是“百岁儿”宴过后的九月份。历史上乾隆九月初三登基大典。这又与凤姐儿初二过生日有何关系呢?因为这个凤姐儿原型是乾隆皇后富察氏,不明写初三,是因如此生日都要大宴三天或五到七天的,这可是人家要做皇后的大喜之日。凤姐儿生日宴上“变生不测”泼醋,是因当时根本就没有册封她为皇后,到乾隆二年初才正式册封的。

“至十四日便回明贾母、王夫人,说十五一早要到姑子庙进香去”

在“酸凤姐儿(康熙曹皇后)大闹宁国府”一回:“谁知凤姐儿(胤稹)心下早已算定(将弘皙遣出京到东北祭祖)。只待贾琏前脚走了,回来便传各色匠役,收拾东厢房三间,照依自己正室一样装饰陈设(准备继位)。至十四日便回明……”要知道康熙可是在十一月十三日驾崩,次日这凤姐儿竟是“素衣素盖”去回贾母。贾母见康熙皇帝已经归天,幻身“酸凤姐儿”大闹畅春园。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竟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

芙蓉女儿诔是作者弘皙祭奠曹王妃,如此将祭日明确在乾隆元年八月某日。同时,因得知曹王妃生于康熙五十四年,这“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表明曹氏自五岁进宫寄养在老祖宗曹皇后处;“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余”,表明曹氏十六岁与弘皙成婚。曹王妃至仙去之时,恰恰二十一岁(二十年来辨是非)。

书中凡有时间者,虽不明确到年月日,却都可根据情节推断出具体时间。上面这些也只是摘录一部分进行确认说明,看官依此去探究,定会有所发现。

二.隐述故事地点

真故事究竟发生在何地呢?作者“丽藻抽丝,点景绘像”营造出一个“大观园”来,一会儿是“太虚幻境”,一会儿是“真如福地”。早在三百年前就创造出变幻莫测的“时空遂道”,究竟在何地还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假借汉唐”

“若云无朝代年纪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既然是补记的“血泪家史”,怎可以“假借汉唐”来添缀呢?人家“汉、唐”可都是国史阿!更有“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老爷宾天”处,不肖子贾蓉竟说出:“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赃唐臭汉,何况咱们这宗人家。”不说这宾天的老爷影射雍正,也不说这贾琏叔侄对那传位诏书(尤二尤三两个尤物)垂涎三尺,单说将自家与汉唐相比,也可见这真故事发生在皇家内院。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

别以为这是虚无缥缈的“西天”,“西方灵河”确有出处。在弘皙归乡(“地陷东南”)的乐亭城西,旧有西滦河,因常年泛滥改道而称“灵河”,在入海口处,就是弘皙归隐藏身修书的石臼坨。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

乍一看,会觉得这是作者虚幻出来的,既荒唐又无稽。再加上那“女娲炼石补天”本就是上古传说,一般都不会太在意这“石归山下”的青埂峰该是怎样一座山峰。为何偏偏是“青埂”呢?关键看这“埂”字字义:“田间稍稍高起的小路:田埂、地埂子。也指地势高起的地方。”这可是作者故意用笔阿!偏又凑巧,乐亭海隅小岛石臼坨就是这样一处所在――四周环海,环岛沙丘隆起,海拔高度在六米以上沙丘有三十多个,最高八点八米;中间低平,海拔在三米左右。岛上草木丛生,植被覆盖率百分之九十八。

“智通寺”

脂批于此:“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作者幻身贾雨村“偶至郭外,意欲鉴赏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又在寺中见到一“聋肿老僧在那里煮粥”。批书人又作提示:“毕竟雨村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作者“出家”(并非当和尚)该在这“智通寺”,如此山水景致恰与石臼坨相符。

“贾母掰谎”

贾母听书《凤求鸾》,称是“残唐五代”的故事。乐亭大鼓有一传统名段《双锁山》,内容恰是南唐与北宋开战的故事(高君宝搬救兵路过双锁山临阵招妻)。所掰何谎呢?“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写佳人才子,最没趣儿……可知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吿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见听书的贾母是在乐亭,自称“中等人家”,当然是针对先前那皇家大院而言。

“黑山村的乌庄头来了”

前清为解决旗人供给,特行“旗人圈地”制,京畿五百里设有专门管理田庄地亩的“皇粮庄”。从“乌进孝”带来的贡品看,北有“山坳子”产的山珍野味,南有“海沿子”出的鱼虾蟹贝。这便反映出所谓贾家在京东唐山地区有许多地产田亩。正如“贾家后事”一说,既便是败落了,回到这“原籍”,在当地也是大户人家。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看此一段该有疑问:道姑妙玉怎么会有那么多珍奇茶具呢?既便是“收藏大家”,想必见了也会“望尘莫及”。仔细想来,也只有皇宫内院才会有这天下奇珍。所谓“栊翠庵”日常竟是由“小幺儿”做清洁工,而“小幺儿”又是雍正朝创建军政中枢军机处特别选用的勤务人员(为保收机密,选用十五岁左右不识字男孩儿)。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为何“试才”呢?因为被“试”的宝玉原型是曹雪芹,要承担“披阅增删”成书传世的重任,“众清客”不知其才华有多大,当然要考核一番。于是,作者用游戏笔墨将大观园第二个原型石臼坨(藏修地)表述一番。有脂批很说明问题:“不必拟定方向,诸钗所居之处,若稻香村、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蘅芜苑等相隔不远,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置得很巧妙,使人见其千秋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可见该纳入“太虚幻境”范畴。讲至“蓬莱仙境”处,还有一批:“仍归于葫芦一梦之太虚玄境。一路顺顺逆逆已成千丘万壑之景,若不有此一段大江截住,直成一盆景矣!作者将从何落笔着想?”怎么是作者何想,该是看官何想才对。这“盆景”一说,可恰恰符合石臼坨“中凹似石臼”的地理环境。

“丛绿堂”

雍正帝替身“刘姥姥”在“省亲别墅”碰头,“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可知这就是丛绿堂。这是个什么所在呢?“常听大富贵人家有一种穿衣镜……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现代人对这玻璃大镜习以为常,可在雍正朝,此物也只有皇宫内院才会有,而且相当珍贵。据说圆明园中曾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有万花阵迷宫及西洋楼。看来雍正帝是在这里“会亲家”时被摘取性命的。

“卖弄家私”

何为卖弄家私?史湘云咬舌子,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有脂批:“今见‘咬舌’二字加以湘云,是何大法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且更觉轻俏娇媚,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掩倦合目思之,其‘爱’‘厄’娇音如入耳内;然后将满纸‘莺啼燕语’之字样填粪窖可也。”在京东唐山地区的丰润迁安一带,很明显有这将“二”读成“厄”的方言口语。至于读成“爱哥哥”并不曾见,想来这是在泄漏“爱新觉罗”的“爱”哥哥吧!还有,“试才”中的贾政口出“逛逛去”,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见那挂钟口内“有煞用”,都是典型的唐山味。

三.真事隐情“四大伏线”

隐述真故事,这是最难做到的,偏偏作者就做到了!如何做的呢?坚壁清野,化整为零。在文字狱枷锁下要保证“粮食”不被搜刮去,还能有什么上上策呢?当然,必要的伪装还是该有的,这就是给故事中的人物戴上面具。好比去参加化妆舞会――外表看到的只是面具,只有通过言行举止才能判断其真身原型。

第一大“伏线”――康熙病死

针对清史记载康熙“偶患风寒”一命归天,书中以“病”为伏线,将“草蛇灰线”上的病情串起来,就可以还原一些历史真相。

第一个是“苦尤娘赚进大观园”。对应康熙进入畅春园养病,还特意交待贾琏出京,与遣走“黛玉”(弘皙)遥相呼应。

第二个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隐述康熙带病处里紧急政务,直到次日天明。连气带累,折腾半死。

第三个是“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在晴雯身上未说明如何结局,转移到尤二姐露出“金面”,却是“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一无所知”。“君荣”(康熙)到此地步,还有命在?

第四个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众多太医连个“喜脉”都断不明白,早就该让他们如王太医一般“军前效力”去了,还非要等老太君去“医院大堂”不可?最后蓉大奶奶还是“治病治不得命”,不明不白的就病死了,弄得“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第五个是秦业“三五天光景就一命乌呼”了。那智能也太不像话了些,没事儿偏偏私逃进城会秦钟干吗?秦钟即便与智能私会,怎就愣是把老秦业给气死了?

第六个是“宝玉痴迷”。宝玉听得林妹妹回老家,犹如听了焦雷,登时满脸紫涨,眼珠发直,口流津液,任人摆弄,给啥吃啥。结果是“急痛迷心”,这下“可了不得了”,丫鬟婆子一通大哭。当然,这老人病症写在公子哥身上,自然是要醒过来的。不知康熙到了这地步会是怎样。

第二大“伏线”――雍正暴死

既然是“暴死”,表现特征就该是被人“摘去命根儿”。凡“通灵宝玉”这命根子离了颈项,说明其主人也就没有性命可言了。书中有一些“大醉”、“醉闹”、“醉卧”等字眼儿,应该是用来遮饰“死亡”的前兆,及至干脆“老爷宾天”,直接对应历史传说。

第一处是“通灵遇双真”。眼见宝玉不行了,“棺椁都做齐了”,把那“通灵玉”摘下来,看那和尚接玉在手,长叹一声:“青埂一别,辗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想当初巨石幻玉,红楼一梦到此结束。要说这不是雍正被“魇魔法”摘去性命,还会有其它解释?

第二处是“大醉绛芸轩”。那“枫露茶”可不是一般的茶,吃这“千红一窟”、“万艳皆杯”的茶必须得“潗”,不是一般的“沏”或“泡”,还得“三四次后才出色”。这哪里是吃茶,分明是在上刑。难怪宝玉要怒摔那茶杯,还溅了一身血(茜雪)。归到最后,“袭人神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还交待一句“那宝玉便睡着了”。应该是永远睡去了。

第三处是“良宵花解语”。宝玉被“贼茗烟”带至花袭人家,房中早有三五个女孩儿。袭人伸手从宝玉项上将通灵玉摘下来,向他姊妹们笑道:“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稀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稀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什么稀罕物呢?当然是传位诏书。宝玉骑马而来,回去时只能坐轿子。怎么回事?无性命的人当然不可再骑马了。

第四处是“风月宝鉴”。贾瑞被骗落入人家陷井,被迫写下两份五十两“欠契”。这事多新鲜!真是因为一百两银子那么简单?“老爷正在厅上看南京的什么东西呢!”两份“欠契”应该是雍正死前重新写下传位诏书。后面“一净桶尿粪从上面直泼下来,可浇了他一身一头”应属幻笔,影射历史上雍正被泼了赃水。

第五处是“老爷宾天了”。前面在开夜宴,这里突然有人报丧,说:“老爷宾天了。”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好好的并无疾病,怎么就没了?”这一句太关键了。好好的人就死了,能怎么死呢?虽然后面一劲儿解释,又是炼丹又是烧汞的,本就对应历史传说,竟是“今夜守庚申时”升仙了。

第六处是“两宴大观园”。打抽风的刘姥姥被强留大观园住两天,恰恰对应雍正历史上“失踪”了两日(八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记载空白)。这两天先是编瞎话儿糊弄“痴公子”(弘历),软的不行刺客便摆起了鸿门宴――“三宣牙牌令”,铁筷子木夹棍都用上了,直把个刘姥姥弄得“求饶”。然后是取“成窑小盖钟”、“画园子”,最后进入“省亲别墅”,一番碰头后醉卧在“丛绿堂”(被刺圆明园西洋迷宫)。

第三大“伏线”――传位诏书

本书“主写末世”,在两个“末世”中,先皇驾崩,新皇即位,都用得上这传位密诏。康熙传位与雍正暴卒成为清宫疑案,历来有许多传说,今解红楼隐情,方知真相。

第一处是“巨石幻玉”。“石头动了凡心,苦求再四,那僧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激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此情对应雍正改诏夺嫡继位。

第二处是“梦幻识通灵”。“甄士隐入梦,得遇二位仙师,:‘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这甄士隐即是真正红楼梦中人弘皙诸多幻身之一,这所谓“通灵宝玉”应该是康熙传国玉玺。在结尾“甄士隐详说太虚情”处特别交代:“这士隐自去度脱了香菱(疑为诏书),送到太虚幻境,交那警幻仙子对册。刚过牌坊,见一僧一道缥缈而来。士隐说道:‘大士、真人,恭喜、贺喜!情缘完结,都交割清楚了么?’那僧道:‘情缘尚未全结,倒是那蠢物已经回来了。还得把他送还原所,将他的后事叙明,不妄他下世一回。’那僧道携了玉到青埂峰下,将宝玉安放在女娲补天之处,各自云游而去。”看来这所谓“青埂峰”就是“通灵宝玉”最终下落。

第三处是“香菱被拐卖”。“门子问雨村被拐卖丫头是谁。雨村道:‘我如何得知?’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边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这丫头怎么成了雨村大恩人?)雨村悍然道:‘原来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怎地如今才来卖呢?’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时,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仍大该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从胎里带来的。’”从五六岁被拐对应江南曹家一次被抄,到十三岁被卖对应雍正十三年暴亡需要传皇位,都可见这被拐来拐去的“香菱”就是传位密诏化身。

第四处是“三大功能”。通灵宝玉反面:“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为何是反面呢?因为“不要看这书的正面方是会看”。要说辟邪的话,宝玉功能就被错看了。康熙传位有各种说法,用红楼这面“风月宝鉴”来照看,只有所谓“通灵宝玉”可“以正视听”。再说疗冤疾。什么重大冤情可以用“通灵宝玉”来“治疗”呢?联想到康熙两废太子,要说胤礽没有冤情,谁也不会相信。虽然清史把胤礽搞的是乌七八糟,但那是康熙两次选定的接班人,越是一无是处就越说明是“胜者王侯败者贼”造成的。而康熙把皇权从胤礽传给弘皙,正好可以抚慰胤礽两次被废的伤痕。说道知祸福,就更好解释了。拥有皇权自然是大福大贵,反过来因为皇权而被刺暴亡可谓天大祸端。

第五处是“一对尤物”。“话说贾琏、贾珍、贾蓉等三人商议,事事妥贴。至初二日,先将尤老和三姐送入新房(为何?)尤老一看,虽不似贾蓉口内之言,也十分齐备,母女二人也称了心……至此日五更,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各色香烛纸马,并铺盖以及酒饭早已备得十分妥当。一时贾琏素服坐了小轿而来,拜过天地,焚了纸马。那尤老见二姐身上头上焕然一新,不是在家模样,十分得意。搀入洞房。”看官注意,这“初三日”可是乾隆皇帝登基大典之日,再说谁家办娶亲喜事还“素服素轿”?又有谁家取亲如此拜天地?唯一解释,这是先皇驾崩,新皇继位。那么,这被“偷娶”的尤二姐只能说是传位密诏。至于那另一“尤物”尤三姐,先是思嫁柳湘莲(弘皙替身),被退亲后拔剑自刎,竟是“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更有湘莲入梦所见:“那小斯带他到新房之中,十分齐整。忽听环佩叮当,尤三姐从外而入,一手捧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向柳湘莲泣道:‘妾痴情待君五年矣,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妾今奉警幻之命,前往太虚幻境修注案中所有一干情鬼。妾不忍一别,故来一会,从此再不能相见矣。’湘莲欲拉时,那尤三姐便说:‘来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误被情惑,今既耻情而觉,与君两无干涉。’”可见这“情物”原属湘莲(弘皙),本是可以用来把弘皙扶上皇位的,是因为“冷二郎”冷情才造成如此结局。

第四大“伏线”――弘皙履历

弘皙因家史被泯灭,故著此谜书幻笔补记。为了掩人耳目,将自己自锦衣纨绔至瓦灶绳床一生经历用多个人物做了分段隐述。

首先是“黛玉进府”。黛玉进府时没有回答黛玉年龄,是因为书中暗示了弘皙两次进入皇宫。一次是在15岁(后文有一交代:记清,黛玉今年15岁)。这是胤礽被一废太子,康熙让“朕所钟爱”的皇嫡孙“养育宫中”。一次是雍正即位之初。雍正即位后册封弘皙多罗理郡王,弘皙官爵仅次于八阿哥、十三阿哥等四大辅臣。

其次是“贾芸认父”。贾芸认宝玉为父亲时是18岁,此时正是胤礽二次被废黜太子,因四阿哥胤禛一直在康熙处,故弘皙过继在雍亲王胤禛门下,弘皙称雍正“皇父”缘于此。

其三是“雨村判案”。雨村先以“宗侄”身份进入“应天府”,后“七八年来加官进爵”。弘皙自雍正初年被册封多罗理郡王,后于雍正八年册封和硕理亲王。到雍正八年,和硕怡亲王病故,弘皙可谓一人之下,群臣之首。“应天府”应该是雍正朝创建军政中枢军机处,以弘皙官爵理当成为首辅军机大臣(“军机雨村”)。其实,雨村乱判的葫芦案就是雍正暴卒案。从书中可见,弘皙对雍正之死是知道内情的,也有许多尊贵大臣欲保弘皙为新君,因为他们知道弘皙才是康熙选定的接班人,而且雍正也非常器重弘皙(实际上雍正也秘密册立弘皙为接班人)。但因弘皙没有“大丈夫相时而动”,乱判了关系自身命运的“葫芦案”,最后被迫辞官归乡,“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插妥协”。

其四是“宝钗进园”。宝钗一家为何长住亲戚家?他家在京不是有房产吗?看官注意,宝钗一家所住“梨香院”紧挨着“大观园”。那么,宝钗作为弘皙替身之一(见《一缄书札藏何事》)与母亲同住在“亲戚”家,恰恰对应史料记载弘皙与母亲住进“宫中”。而这所谓“宫中”,应该是雍正帝专门为军机大臣在圆明园附近建造的官邸(应召方便)。及至后文对“宝钗待选”只字不题,更有“宝钗出园”之笔,实际上是弘皙先被雍正选为储君,因雍正暴卒,乾隆弑君杀父篡夺皇位,弘皙待选失败。

其五是“妙玉品茶”妙玉所居栊翠庵备有世间少见的茶具,只可说明此处为皇家宫殿。加上妙玉至高无上的品茶技艺,还交代“栊翠庵”用了一些带有标志性的勤务人员――“小幺儿”。“小幺儿”是清朝军政中枢军机处特设的勤务人员,都是不识字的十五岁左右男童,为的是军机要事不被泄漏。作者用此特别之笔来隐述“栊翠庵”实为军机处,妙玉为弘皙。

其六是“湘莲出家”。柳湘莲因情冷而退亲,实际上是“乱判葫芦案”的续文,正因为弘皙没能认清雍正被刺后自己已经到了“不但不能报效朝廷,就连自身也不保”的地步,拒绝了“正大统”的“亲事”,从而被乾隆挤兑辞官:“湘莲警觉,似梦非梦,睁眼看时,哪里有薛家小童,也非新室,竟是一座破庙,旁边坐着一个跏腿道士捕虱。湘莲起身稽首相问:‘此系何方?仙师仙名法号?’道士笑道:‘连我也不知此系何方,我系何人,不过暂来歇足而已。’”与文中雨村在“智通寺”所遇同出一脉,所见之人即其未来之身。

其七是“宝玉卸袍”。所谓“卸袍”,应该是脱官服。这等话题书面上是没有的,必须仔细分析揣摩,方可见真情。在“老学士闲征姽婳(鬼话)词”文中:宝玉满口里说好热,一壁走,一壁便摘冠解带,将外面的大衣服都脱下来麝月拿着,……宝玉道:“我要走一走,这怎么好?”麝月道:“大白日里,还怕什么?还怕丢了你不成?”因命两个小丫头跟着,“我们送了这些东西去再来。”要送走的是些什么东西?“两个人手里都有东西,倒像摆执事的(这是正儿八经的执事),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文房四宝和冠袍带履都被“执事”拿走了,不就是卸任辞官了吗?

其八是“水溶路祭”。秦可卿大殡应该是指雍正下葬泰陵。如果当时弘皙仍在朝为官,就应该在送葬的队伍中。书中偏偏有十二生肖缺“猪狗”的隐述,弘皙恰恰属狗,这就说明当时弘皙已经辞官。北静王(弘皙王府在京北郑家庄)设路祭时“不以王位自居”,恰恰也说明了弘皙已经没了爵位。如此弘皙等诸位设路祭的所谓“四王”,应该是被削官革爵的原宗室亲王,这就难怪送葬的贾珍等人看似有些意外,“连忙迎来,以国礼相见。水溶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

其九是“黛玉还泪”。“三生石畔绛珠草”幻身黛玉下凡还泪,实际上是作者诈死归隐(魂归离恨天)后著书补记家史。脂评曰:“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黛玉作为弘皙幻身,要把一生眼泪还给谁呢?一是对其“朕所钟爱”的皇祖康熙,二是对其“情有独钟”的雍正,三是与其“心心相印”的曹王妃,四是与其“互为知己”的弘时。有诗为证:“有情原比无情苦,生死相关总在心。也是前缘天作合,何妨黛玉泪淋淋。”

其十是“士隐入梦”。甄士隐以弘皙替身出现在开篇第一回,并且有全文第一大梦“士隐入梦”,应该说这是弘皙红楼大梦彻底结束。作者借用“手倦抛书”之典来隐露安身之地――-渤海小岛石臼坨。“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宛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与作者开篇楔子所述“茅椽篷牖,瓦灶绳床”之情景遥相呼应。

四.“草蛇灰线”上有证据链

脂砚斋评语一再提醒看官看书要睁大巨眼,更有“草蛇灰线”、“千里伏线”、“前呼后应”等暗示看书要融会贯通、思前想后,如此才可能发现作者通过脂粉文字要表述什么。红学索隐者在发表一些探索结论时,常会遇到一些考证派的学者索要证据,拿不出确凿证据就被指责为胡说八道。殊不知,偌大一个迷宫,谜底就好比“九连环”,在“草蛇灰线”上隐藏的是庞大的“证据链”,“证据链”上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单看一处难免牵强。因此,应该通读索隐者的著述,看其证据链是否完整有序,看其解读是否自相矛盾。

1.贾雨村是原创作者弘皙众多替身之一

证据一:书中交代: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清史记载:四年(年)九月,乾隆帝以“诸处夤缘,肆行无耻”的含混罪名,将奉差在外的正黄旗满洲都统弘升革职锁拿,“押解来京,交宗人府”。乾隆帝指出,“伊所谄事之人,朕若宣示于众,干连都多,而其人亦何以克当。故朕仍尽亲亲之道,不肯暴扬。”从事邪术活动的巫师安泰在受审中供出,弘晳曾向他问询“准噶尔能否到京,天下太平与否,皇上寿算如何,将来我还升腾与否等语”,这使弘晳所犯事由的性质有了改变。乾隆帝据此认为他“心怀异志”,“其所询问妖人之语俱非臣下所宜出诸口,所忍萌诸心者,拟以大逆重典,以彰国法,洵属允当。”同时,又发现弘晳曾“仿照国制”,在府中擅自设立内务府下属机构会议、掌仪等司,这种做法俨然含有以己为圣尊,与朝廷相抗之意,以致乾隆帝认为“弘晳罪恶”,较允祀、允禟等人“尤为重大”。

今看“弘皙逆案”之“罪行”,与贾雨村被参之“罪行”可谓遥相呼应。更令人惊异的是,乾隆金口玉言“夤缘”二字不仅用在了贾雨村身上,还被作者用在了回目上,并且出现了一种版本将有此二字的回目擅改之举,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证据二:书中交代:贾雨村以“宗侄”身份进入“应天府”,并有“八九年来加官进爵”一说,直至后来“补授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贾家“宗侄”指谁?有“国府”之称的贾家,有许多记述都透出皇家气派。“应天府”是何衙门?顾名思义,应该是直接对应天子上传下达的机构。“八九年来加官进爵”直至“补授大司马”,可谓一人之下群臣之首。“协理军机参赞朝政”又会是何等官职?雍正朝于雍正七年首创军政中枢军机处,以此取代议政王制。要说贾雨村升任军机处首辅军机大臣,应该不为过吧(针对这“无朝代可考”的谜书,雍正朝创建军政中枢“军机处”可谓典型的时空坐标)。

再看弘皙:雍正即位之初册封多罗郡王,雍正八年晋封和硕理亲王。那么,弘皙是否进入雍正朝创建的军政中枢军机处了呢?从其和硕理亲王身份来说,应该是进了。和硕怡亲王允祥是军机大臣,在雍正八年病世。此后,和硕理亲王弘皙已是宗室最高爵位。再从弘皙曾与母亲居住圆明园来讲,也可佐证弘皙进入军机处。因为雍正在圆明园寝宫附近为军机大臣敕造府邸,以便于君臣勾通,弘皙母子“宫中居住”,实际上就是住在圆明园附近的军机大臣府邸。

至于弘皙进入军政中枢军机处不见清史记载,要说是被乾隆泯灭了或许有人不相信,那就去比对一下雍正朝《上谕内阁》吧。雍正是勤勉皇帝,其《上谕内阁》分雍正七年前与七年后两部分,现存《上谕内阁》后期仅仅相当于前期的三分之一(前期24册,后期8册),为什么?乾隆一上台就撤销先皇创建的军政中枢军机处,但后来又不得不恢复军机制,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删除弘皙在军机处期间大量奏折,形成一个弘皙无所事事的假像。

证据三:书中交代:“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实际就是贾雨村胡乱判了关系到自身的要案。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等明决,今日何反成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老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见贾、王二公的。”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费法?是我实不能忍为者。”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何尝不是大道,但只是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岂不闻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一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可贾雨村最终还是“胡乱判了此案”。

对应“弘皙逆案”,虽说有七家宗室王爷参与谋逆,却未见实质性记载。这就对逆案真实性大打折扣。这些个实权派若真地闹将起来,乾隆是否能坐稳江山?再说,这么多宗室权贵有“异举”,是否与雍正暴卒(“葫芦案”)有关?雍正朝宠臣聚众闹事,有可能是怀疑雍正之死与乾隆有关。关键是弘皙为首,又确实落得“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的结局。

证据四:书中交代:“疯雨村”以“拖欠官银”罪从“石呆子”手里弄得“古扇”,“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

为何有“疯雨村”说?是贾雨村疯了吗?要说弘皙“停机德”自断“经线”,与“疯了”也差不了多少。“石呆子”指谁?“呆子”是典型的南京方言。“石呆子”为何舍命不舍“古扇”?因为“古扇”隐指康熙御笔朱批。

清史记载:奉旨:江宁织造曹,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朕屡次施恩宽限,令其赔补。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应尽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将家中财物暗移他处,企图隐蔽,有违朕恩,甚属可恶!着行文江南总督范时绎,将曹家中财物,固封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家人之财产,亦著固封看守。俟新任织造官员绥赫德到彼之后办理。伊闻知织造官员易人时,说不定要暗派家人到江南送信,转移家财。倘有差遣之人到彼处,着范时绎严拿,审问该人前去的缘故,不得怠忽。钦此。

江南曹家一次被抄,不但没有被流放,反而举家进京,还有十七间半房安身立命,这恐怕是被皇帝抄家为数不多的上好结局,更何况一年后曹家又得以复苏。曹家为何如此皇恩浩荡?这应该得益于“疯雨村”两全其美之计,既保全了曹家,又去掉了雍正的心病----曹家一定藏有康熙御笔朱批。“疯雨村”又为何出此“两全”之计呢?因为其真身弘皙是曹寅嫡孙女女婿,这“天作合”姻缘是当年康熙指婚而成。

上述四条证据,固然算不上“铁证”,然若从孤证不立来考究,多处巧合就有说服力。

2.红楼贾家究竟指曹家还是皇家

迄今为止,红学界对贾家代指曹家还是皇家仍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贾家代指谁家呢?让我们用作者提供的线索来说明问题吧。

其一,贾府规模有多大。“按荣府中一宅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事虽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没个头绪可作纲领。”看官注意,这只是说“荣府”。那么,若说是指曹家,江宁织造府可有如此规模气派?资料显示:曹家三任江宁织造是其最鼎盛时期,生活奢华,人口众多。隋赫德上报《细查曹房地产及家人情形折》中说:曹家到雍正五年(年)底被查抄时,尚有“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地八处,共十九万倾零六十七亩。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十四口……”迁京城后,曹家有十七间半房,虽然没有资料可考,怎容得下三四百丁?非此即彼,若说贾家是指皇家就没有疑问了。

其二,贾府人等收入知多少。起诗社一节凤姐对李纨道:“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个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份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其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没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二十两月银,大太监李莲英不过如此吧!贾府主子们还有园子收租子呢!什么园子呢?看“乌庄头”年底“进孝”那些山珍海味、农牧副渔,就知道所谓“园子”实际上是“旗人圈地”,是满清入关后供给八旗的封地――皇粮庄。

其三,贾母医院大堂。太医院是专门为皇宫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谁有能力拆了它的“大堂”呢?皇帝?太子?太后?皇后?想来再没别人有这等特权。书中医院大堂给拆了。在“宝玉痴迷”一回,王太医给宝玉看完病后向贾母回道:“不妨,不妨。”贾母道:“果真不妨?”王太医道:“实在不妨,都在晚生身上。”贾母道:“既如此,请到外面坐,开药方。若吃好了,我另外预备好谢礼,叫他亲自捧来送去磕头;若耽误了,医院大堂。”这里看似一句笑话,可后面却有贾母拆“太医院大堂”的补述:“谁知王太医亦谋干了军前效力。”这不明摆着是王太医被“充军发配”了吗?说明贾母有拆“太医院大堂”的权力。

其四,贾府如何享用贡品。书中交代:“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礼单上是:“上用的妆缎莽缎十二匹,上用杂色缎十二匹,上用各色纱十二匹,上用官绸十二匹,官用各色缎纱绸绫二十四匹。”李纨看过说:“用上等封儿赏他。”又命人回了贾母。这明明就是江宁织造府来人进宫朝贺,明明是向皇家上缴贡品。可见贾家就是皇家。

五.荒唐背面见真情

红楼谜宫博大精深,皇权争斗杀机四伏。如何才能打开谜宫,找到一条解密通道呢?正如作者提示:“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者,不能知也。”作者自谓“满纸荒唐言”,要想解得“其中味”,就必须揭开“荒唐”面纱,找到隐藏在背面的真情。

下面来细谙“荒唐”九连环:

1.荒唐情节之――少小同榻

在“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一回,黛玉言行得体,举止大方,见宝玉前王夫人特别叮嘱:“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这家里的混世魔王……你只以后不用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可黛玉呢?自知“自然和姊妹们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结果怎样呢?奶娘问黛玉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里面,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厨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混世魔王”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厨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得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竟应允,说道:“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

试想:凭贾府诗书礼仪,怎可让这二人“同榻”?虽然用囫囵语并未直言同榻,这又跟直言差多少呢?贾府怎么开始就例行节约了吗?前面明确表述不可沾惹这“混世魔王”,怎么贾母老糊涂了?

这就是所谓“荒唐”。其实,“黛玉进府”隐述主人公弘皙多次进府:先对应胤礽被废黜太子,康熙让嫡孙宫中视养。这时弘皙(“黛玉”)15岁;后面写贾府如何气派,应该是雍正的皇宫,对应弘皙雍正初年入朝为官。这时“黛玉”应该是29岁。那么,按“一人多身”来看“混世魔王”宝玉,应该是雍正皇子弘时。弘时与弘皙亲密无间,互为知己,正是兄弟二人“少小同塌”。

2.荒唐情节之――比通灵

在“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一回,宝玉来探视养病的宝钗,至梨香院见到宝钗母亲薛姨妈,竟是“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试思:宝玉是男是女?年龄几岁?为什么出现将公子哥儿抱入怀中的荒唐举动?

看玉钗相见更加荒唐:宝玉进里间瞧宝钗,二人你瞧我的通灵宝玉,我看你的辟邪金锁。宝玉从项上摘下尚有情可缘,然宝钗竟是“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络掏将出来”。这就显得太过荒唐。本来有宝钗的丫环金莺在屋里,偏被宝钗两次“攆”出去倒茶,故意形成二人世界。“公子哥儿”与“大家闺秀”言行举止过于违背封建礼教!宝玉有此荒唐之举尚可理解,宝钗又怎样解释?宝钗举止端庄、知书达理,当着公子哥“解排扣”不是荒唐透顶了吗?回目用“金莺微露意”,露出何意?

分析真情,这里宝钗与宝玉真身原型本就是一对夫妻――弘皙与王妃曹氏。宝玉真身为妻子曹王妃,宝钗真身为丈夫弘皙,薛姨妈是弘皙母亲(姨娘),即曹王妃婆母。所谓“比通灵”,是指丈夫佩戴金锁(军机印钥)与妻子身怀有孕(小宝玉)互比通灵。

文中批注:“着眼!若不是宝卿说出,竟不知玉卿日就何业。”“在宝卿口中说出玉兄学业,是作微露卸春褂之萌耳。是书勿看正面为幸。”所谓“卸春褂”对应“解排扣”,从背面看,宝钗所穿“大红袄”对应一品大员官袍。

3.荒唐情节之――西湘情思

在“潇湘馆春困发幽情”一回,先用“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暗示故事发生地。什么地方会有此景?当然是藏龙落凤的皇家内院。宝玉信步来到潇湘馆: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宝玉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心痒,再看便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宝玉在窗外笑道:“为什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子进来了。

这情节也就是在《红楼梦》中,若放在其它任何书中,宝玉肯定是行为不轨。后面就更“荒唐”了:宝玉才走过来要搬他的身子,只见奶娘及婆子说:“妹妹睡觉呢,等醒来再请来。”刚还假装睡觉的黛玉竟翻身坐起来,笑道:“谁睡觉呢!”[脂评:妙极!可知黛玉是怕宝玉去也。]真是可笑了!怎么倒象是两厢情愿呢?不可思议?还有呢:紫鹃进来伺候,黛玉坐在床上整理鬓发,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作什么?”宝玉见他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笑道:“你才说什么?”黛玉称没说什么,宝玉笑道:“给你个榧子吃,我都听见了。”

这是个什么动作?玩笑开大发了吧!荒唐戏不可再演下去,“混世魔王”又转移目标,对丫鬟紫鹃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是谁如此性情放纵?

戏演过了头儿,黛玉登时撂下脸来,开始恼道:“二哥哥,你说什么?”后又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拿来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一场荒唐戏便由宝玉陪不是发洋誓结束。

表面看,宝玉就是在耍流氓。从背面看这段荒唐戏,却是合情合理。黛玉是弘皙替身,宝玉是弘时替身。作者将兄弟二人嘻戏幻笔写成“荒唐”的爱情戏。

4.荒唐情节之――湘云留宿

在“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一回,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史大姑娘来了”。脂批:“妙极!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泄漏文章之精华也。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妇时无可谈旧之情,有何趣味哉?”从批语上看,似乎这时宝玉与宝钗尚未成亲。然二人在一起“顽笑”又从何谈起呢?批语中所谓的“文章之精华”究竟是什么呢?

“史大姑娘”晚上在黛玉房中安歇。脂批:“前文黛玉未来时,湘云、宝玉则随贾母;今湘云已去,黛玉既来,年岁渐成,宝玉各自有房。故湘云自应同黛玉一处也。”说明如今年龄大了,与过去有所不同。然而,下文却又“荒唐”起来:次日天明,宝玉竟是“披衣靸鞋往黛玉房中来”,见到“他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掠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宝玉见了,叹道:“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一面说,一面轻轻替他盖上。

先还说“年岁渐成,各自有房”,怎么公子哥大清早便跑到“姊妹”房中替“史大姑娘”盖被子?

其实,这里黛玉与宝钗同为弘皙替身,都在指丈夫;宝玉是曹王妃替身,是妻子;“史大姑娘”是宝玉堂弟曹雪芹替身。正因年岁渐成,妻子的弟弟来姐姐家,才与姐夫住在一处。故湘云每次来走亲戚,不是住黛玉(弘皙)处,就是住宝钗(弘皙)处。

既然是小弟弟来住,作为姐姐的曹王妃自然有一些“关爱”之举。看来批语所谓“精华”,是宝玉与宝钗已然成夫妻,只不过二人阴阳互换了。

5.荒唐情节之――大承笞挞

在“情中情因情感妹妹”一回,宝玉挨打后,宝钗第一个来看视,且手里只托着一丸药,向袭人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谁家公子哥儿挨了父亲打,马上就有一大家闺秀前来探视,这可能吗?宝钗竟是“托着一丸药”来,先就不近情理,还特别嘱咐到了晚上才可敷上。真是治疗棒伤,就应该立即敷上,为何要等到晚上呢?

后面又是黛玉、凤姐如何探视,又有许多婆子媳妇你来他往的。最后,归结到变着法儿地给宝玉弄些个高级补品“木樨清露”、“玫瑰清露”,并特对“莲叶羹”进行一番详述。怎么宝玉挨打后需要如此兴师动众的探视与滋补呢?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帷。”作者巧借宝玉挨打之情,将曹王妃生子之“情中情”作重笔陈述,这是补记家史的关键之笔。

6.荒唐情节之――鸳鸯肚兜

在“绣鸳鸯梦兆绛芸轩”一回,宝钗大中午来怡红院“意欲寻宝玉谈讲”。首先违背常理。一般人家尚知中午串门有诸多不便,何况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宝钗进屋,见“宝玉在床上睡着了”也不避讳,竟与丫鬟袭人谈论起给宝玉绣“鸳鸯兜肚”。谁都知道“鸳鸯兜肚”给新生婴儿用,却特写宝钗问袭人给谁做的,袭人则是“向床上一努嘴儿”。宝钗笑道:“这么大了,还带这个?”这是替看官发问。袭人竟回:“他原是不带,所以特特的做得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如今天气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便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你说这一个就用了功夫,还没看见他身上现带的那一个呢。”

此情此景真可让人笑掉大牙。如此“荒唐”记述,若不用真情来解说,就算是编神话故事也不会让人信服。实际上,这里是丈夫弘皙中午下朝回家。床上睡着的是曹王妃和两个刚出生的婴儿――小宝玉,丫鬟袭人绣的兜肚是给小宝玉的。

7.荒唐情节之――宝玉痴迷

在“慧紫鹃情辞试忙玉”一回,丫鬟紫鹃趣对宝玉说:“你妹妹回苏州家去。”宝玉便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接下来是:“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给他个枕头,他就睡下;扶他起来,他便坐着;倒了茶来,他便吃茶”。

要说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好,当然无可挑剔。总不至于听说林妹妹回家就如此痴呆嗫傻了吧!背面真情,是康熙临终之前,听说自己选定的接班人弘皙去东北祭祖,老皇帝眼见传位大计无法实现,方“急痛迷心”。

8.荒唐情节之――同用绿玉斗

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一回,妙玉洁癖让人刮目相看,小道姑倒像是凤子龙孙,不然哪里来普天下难以找寻的希罕物?尤其是那“成窑杯”,刘姥姥用过便弃之不要。

然妙玉如此洁癖,竟然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令人难以想象。妙玉为何对宝玉如此青睐?难道是小道姑“入邪魔”了?

实际上,妙玉即是弘皙替身,宝玉是曹王妃替身,人家二人是夫妻,同用一杯又何妨!

9.荒唐情节之――芳辰送帖

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宝玉突然看见砚台下一张粉笺子:“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于是,引出妙玉“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一套奇谈怪论。更因“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自称“槛外之人”。

亲朋好友庆贺生日寿辰很正常,然妙玉作为出家尼姑,本应“六根清净”,怎么给宝玉送生日贺帖?或许有人拿妙玉“走火入魔”来解释,可这里并不是续书,妙玉“洁癖”犹在,怎么就不循规蹈矩起来?

此中缘由在“槛外之人”与“槛内之人”上。“槛外人”缘于康熙时期“拜褥事件”,只有清朝天子可称“槛内人”,作为储君的太子只有槛外祭祖。妙玉派人送帖(“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自称“槛外人”,是对应雍正密立弘皙为储君而言。

正因书中许多人物都是弘皙补记历史的替身,才有“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一说;才有弘皙远在外地捎信来为雍正帝(皇父)“恭肃遥叩”寿辰;才有宝玉(雍正)回帖自称“槛内之人”。

作者用“满纸荒唐”来隐藏真故事,让读者在“荒唐”背后寻找真情。只有对“荒唐”情节进行合情合理的解释,才可验证是否读懂谜书。这正是――

遍访红楼索真隐,采异荒丘觅病心。

孤山双锁情无尽,两番补天梦断魂。

宝玉通灵佐新证,青埂断碣卧如今。

情丝缕缕连环扣,开箧再寻冰雪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