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脂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居家过元宵节父母应该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的几 [复制链接]

1#

俗话说,元宵之前都是年。

古往今来,元宵一到,人们便会通过吃元宵、放花灯等各种喜庆的活动,来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团圆。

然而,由于今年的情况特殊,大家都知道,中央电视台的元宵晚会也取消了现场观众。现在,每个社区、物业都实行了较为严格的出入“禁令”。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和孩子们居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趁着这个节日,与孩子一起分享几个知识点,也算过了一个特殊有意义的节日吧。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去上学。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学生们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因此开学的花灯,就成了元宵节的一项固定活动。

一代帝王对教育和仪式感的重视,值得我们广大家长学习。

01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也是中国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由来,有很多传说,佛教认为元宵节源于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

这种说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题》中:“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在佛教传说中,也有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正月十五日。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但是,也有人根据资料与民俗传说,认为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此种观点站不住脚,认为佛教只是在这一天利用人们的节庆气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不论传说如何,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在信息、文化皆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此加以庆祝,其实包涵着内心的祈福,因为开春在即,过完年后,将要开始来年的春耕生产,多少有着庆贺、祈福的意愿。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正月十五日正是蚕神嫘祖的生日,因此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蚕神”的日子。祭蚕神用白粥加上肉脂为供品,同时用一杆竹竿挑着灯烛插在田间,谓之“照田蚕”(据说观察灯火颜色可以判断一年的丰歉)。这项活动逐渐成为了后代元宵节观灯习俗的一种源头。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就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02元宵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有很多习俗,祖国很大,十里不同俗,各地风俗不太相同,这里主要提及几个影响比较广泛的。

1、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可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汤煮或油炸,看起来热热火火,寓意为团团圆圆。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又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但在我的记忆中,陇东好像过去没有吃元宵的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奶奶和妈妈就在家里蒸包子,由于物资匮乏,家里条件有限,除了蒸白菜萝卜包子外,就将春节期间用大油炒菜时炼油剩下的油渣包成“油面包子”,或者用红糖掺些黑面蒸成糖包子。有时候,还会蒸一些“荞面卷卷”,就是将荞面与黑面和好后擀成条状,中间夹些面(西北特有的油料作物)。

最讲究的要数蒸属相,家里有的属相,一般都要用面捏成12生肖的模样,有的还要再背上或者头顶留一个盛油的位置,这样蒸出属相后,给倒点食用油,用棉花捻个灯芯,点燃后先供灶神,俗称“点灯”。

2、猜灯谜。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3、赏花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传奇小说《薛刚反唐》里就有这样的描述:

把一座长安城,竟变就了一个灯市。男男女女,老老幼幼,若村若俏,或行或止,纷纷嚷嚷,挨挨挤挤,都出来步月观灯。且说那鲁王门前的灯,是八仙上寿、王母幡桃;越王门前的灯,是八蛮进贡;两辽王门前的灯,百兽灯中挂麒麟灯;江夏王门首,是百鸟凤凰灯;胡国公门首,是八仙过海灯。其余各亲王大臣门首,俱是希奇故事灯。皇城内花灯尤其更盛,五凤楼前,搭起一座彩山灯,高有六丈,俱用五色彩缎扎成,顶上用黄金瓦,四面俱以珍珠白玉砌成,中间挂一金龙灯,以金钱扎成龙鳞,周围张挂外邦所贡奇珍宝玩珠灯,何止几千盏。正面黄金匾上,用明珠穿就四个大字:“万国同春”。一副对联,也是珍珠穿的,左是“四海咸宁万邦俱载皇家历”,右是“山河水固兆民尽享太平春”。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4、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04描写元宵节的诗词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首推宋代大文豪苏轼《南乡子宿州上元》:

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当然,传统的元宵节也流传下来了许多千古名句,很多诗文其实也是比较常见的,现推荐部分诗词,感兴趣的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搜索更多的诗句,与孩子一道学习。

《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宵》(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

04关于元宵节的几个传说

古代的民间传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弘扬善良正义,通过故事的形式口口相传,挖掘人性深处善良的本真,让子子孙孙得以传承和发扬;一类是针贬时政,讽刺政治。

1、仙女救人

据说很久以前,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在地上,但被一位凡人猎杀。玉皇大帝知道后很生气,就命令天兵正月十五日在地上放火,烧死所有的凡人。

皇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能忍受百姓受苦,于是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人民。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时,一时茫然不知怎么办。仙女最后出了一个主意:“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挂红灯笼、放鞭炮、放烟花。这样,玉皇大帝就会认为天兵已经放火也许可以保全性命。

正月十五晚上,天兵低头一看,发现下界红光遍地,就告诉玉皇大帝已经着火,人们才保住了性命。为了纪念此举,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燃放烟花来纪念这一天。

2、智救孝女

在汉武帝时期。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身处深宫,没法在正月十五与父母团聚尽孝。为此,她欲跳井自尽。为了帮助元宵姑娘为父母尽孝,智者东方朔想出了一个计划。他告诉汉武帝,天界最高的神玉皇大帝下令在正月十六火烧长安都。为了拯救长安城,汉武帝问东方朔该怎么办。

东方朔回答说火神最爱大红灯笼。他建议在街道上悬挂大红灯笼,皇帝、皇后、六宫嫔妃和朝廷大臣都要外出观赏灯笼。这样,火神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灾难也就可以避免了。皇帝采纳了东方朔的建议,当所有人都外出赏灯时,元宵得以有机会溜出皇宫,和家人团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2、皮影相思

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非常想念她,于是一位宫女就穿上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这位宫女影子以解思念之情。

后人做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说的就是汉武帝思念爱妃的典故,这也是皮影戏的最初来源。

3、破镜重圆

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

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4、燃灯七盏

宋代福州有个太守名叫蔡君谟,面对千里饿殍却要粉饰太平。他下令一道,要求治下所有百姓,每家在元宵节之夜必须燃灯七盏。有个穷人叫陈列,制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书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消息传到太守耳中,他只好收回成命。

5、袁世凯与元宵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

于是在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天文专家表示,继年、年和年连续三年元宵月“十五月亮十五圆”之后,年的元宵月则迎来“十五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出现在9日15时33分。这也与我们传唱的《十五的月亮》不谋而合。

结语: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很多人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坚守阵地,没法回家。让我们在家安心学习的同时,把最美的祝福送给最辛苦的值班人:

生命中,最幸福的感受,就是有人惦记着,牵挂着,想念着。

感情中,最真实的感动,就是有人陪伴着,在乎着,心疼着。

朋友,让我们用最美好的祝福,祝他们元宵节安康、顺心!

姑且慕容:爱好诗文,愿与君一道寻找文字的秘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