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药 http://m.39.net/pf/a_4639920.html“然而单说愤怒和留恋是不够的。我还要提说一样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念。”——巴金《关于》
20岁,是现代人眼中最羡慕的青春年华。把酒当歌,畅想未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致青春,那里有我们真实、美丽的梦想。
20岁,对于出生于20世纪初的沈从文来讲大有不同,外边的世界是黑暗的,生命有些时候受控于外在人性的腐朽、自私的判断之中。时代的变迁,落后地区只有非黑即白的极端选择,勇敢对应着怯懦,智慧对应着愚蠢。选择勇敢、智慧才能活下去。
我们虽然与沈从文不在一个时代,但却可以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到所思所想;虽然我们与他对于美丽与勇敢、智慧的理解也不同,但是人类追求梦想的内心是一致的。所以今天带大家进入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精神创作的世界,通过他的故事引导着我们思考,坚守自我信念创造未来。
1看清世界
沈从文学习信念的形成是在他人生坠入孤独深渊与崩溃边缘的时候。
他14岁参加了一支半匪半军的游击队伍,在此之前他只有在私塾学习过阅读识字,在新学堂练习了书法。他的青春时光曾经是被浸入了被压迫、被歧视的湘西屈辱之中。
“逃、跑、转”是他从军的最大感受,与身边人逃离容易冲突的战斗,为了存活时刻要跑进蛮荒的山林,为了队伍的生计需要配合着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搜刮民脂民膏。沈从文的“人生”认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厌恶滥用权力的军阀,恨杀害无辜的罪人。辛亥革命后,湘西进入了最黑暗的时刻,地方保护主义下,各地的军队互相攻击。
禁锢的思想,野蛮的行为,残酷的现实环境让他难以忍受,他内心总想着要摆脱“坏”的影响,走出一条自己主导的理性、美丽的路。
17岁的沈从文又遇到了通婚的纠缠。沈从文父亲的继父田兴恕曾经受到他将军爷爷的照顾,一直想把女儿嫁给他父亲,但是沈从文父亲因为参与刺杀袁世凯被通缉,互相通婚的念头只能在沈从文这一代实现,所以在沈从文看来也算是一次“逼婚”,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不能因此而被计划着,一心想着冲破束缚的沈从文却遇到另外一件受伤之事:他看上一个不太漂亮的姑娘,但是这次“恋爱”却让天真的沈从文陷入了“骗局”,沈从文母亲仅有的家财也被骗走近一半。
一时间万念俱消的沈从文想逃,却发现自己逃离不了被压制的思想。他忘却不掉这些年性格之中被埋藏的自卑、逆反的心理;他的理想中也有不可消失的固结,不知道如何通过学习而奔向未来;这些思考总是让他自甘堕落,他想要逃离现实,却总跑不掉,因为内心被现实环境“污染”着,消沉始终伴随着沈从文。他越发感受到了一种孤独,甚至母亲都担心他要去自杀。
独特的环境,个性的思考,无助的内心使得沈从文决定“离家出走”,他去了常德的一间旅店住了4个月,孤独有些时候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讲也是在反思。他要选择继续回归娶妻生子的平静生活还是选择突破自己向前走。
19岁的沈从文最终决定去了保靖,看看能不能在驻军那里找一份文书类的工作。
临走的时候沈从文给母亲写了信,而几个月没有收到任何信息的家人们这才放下了心,并回复:“已经做过了的错事,没有不可原恕的道理。你自己好好地做事,我们就放心了。”
沈从文早期所经历的这些事在我们这个时代来看,简直骇人听闻,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我们在和平年代所经历的因人性竞争产生思想压力,还有因某些事情所陷入的孤独与无助的心态,这些与沈从文感受是类似的,同时我们释放压力的所选择逃避方式也是差不多的。
但是沈从文对所经历事态的反思与坚定执行自己计划的坚韧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索沈从文的内心活动的三个思想拐点,进一步学习沈从文对于思考困惑的解决办法,以及如何走向文学创作之路的。
第一个思想拐点:幸运的是,19岁的沈从文经历一路的艰辛,最终落脚在“湘西王”陈渠珍面前当书记,帮助陈渠珍古书与古画查找抄录。19岁的沈从文在历史的海洋里才认识到自我的渺小,不断地沉淀、修复自我的慌乱思考方式。
沈从文在短暂平静的生活中,开始思考人的生存之道。想到自己小时候欣赏的自然山水到目前的兵匪残民,生命并非被人性所控制,它是与自然的秩序相同的,生命离不开自然。从理性的生活方式到自然的抽象之美每天都在沈从文脑海中交替循环着。
最终,沈从文的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之下不断发散,形成一种抽象的“优越思维”,使得他思考问题可以站在历史的深度与理想的前沿看待世界。这个时候的沈从文是可以产生一种理性的悲悯心态,最终形成他对人性、万物的重新思考。
沈从文接触了《圣经》并进行了反思:“罪”与“错”,“爱”与“非暴力”,悲悯与忏悔的信仰。这些西方宗教思想也开始注入了他的脑海之中,正巧与他从小生活下的湘西自然人文思想形成融合,两者对神的敬仰使得他内心诞生一种理性新宗教美学思想和未来学习的计划:学习更广阔的知识,认知美丽的新世界,建立这个世界新的认知环境。他希望国人从武力迷信的自相残杀中走出来,以理性思考战胜愚昧的思想,这个世界应该从抽象美与理性的思考诞生一种新的认知:即“美与爱”的世界。
而这些思想形成之后,奔波劳累的沈从文病倒,并且这场病差点危及了他的生命,有幸受到身边朋友的细心地照顾,40天以后才从“鬼门关”走出来,可是接下来的第一个消息却是得知朋友因为打赌被淹死了。
生命的流逝让他感受到了困惑,但也提醒了他要为了生命而计划着,是时候要出去闯一下了。此时,沈从文真正地树立了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并且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奋斗的本领,阅读了史书,训练了写作。摆在眼前的全国军阀割据的现实也警示着他时刻保持为信念而“战斗”的姿态。
陈渠珍告诉沈从文,你去北京在国立大学毕业,如果两年以后混得不好,也可以再回来,
20岁之前,沈从文面临着因通婚而获得的安静生活之选择;又放弃了稳定工作选择了坚持去北京求学的决定。最终他思考不仅是个人理想,是通过个人理性思考计划着的生活,是内心期待的更大世界之新希望。这也形成他个人第一个思想拐点,如果没有这两次选择,或许他就只是一个乡绅而已。
接下来沈从文将会来到他期望的城市北京,在这里求学,在这里实现更大的理想。
乡下人的孤独
好坏都是要死,与其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被流弹打死,不如出去“多见几个新鲜的日头……”——沈从文
信念这个词有这个词背后却有着难以启齿的内心波动,这些封闭的心理活动甚至可以让一个人活活“饿死、病死、冷死”,最终如何呢?我们接着往下讲。
年7月下旬,经历在湘西断断续续6年兵役生活的沈从文踏上了北漂的路程。
在民国时代,一个“乡下人”要来北京求学,除了要有熟人介绍还要预备着足够的盘缠。
当时的北京虽然快要因国民政府南迁而降为二级城市,但因为其二手消费市场活跃,受到孙中山先生教育强国的理想影响,很多北漂求学的人都认为这里是梦想之地。
可现实北京在万人口中只有12所名校,在校学生仅有1.7万名左右。没钱没关系就别想着上大学了,所以大学也成立资本家、乡绅、官僚的“子弟学校”。
20岁的湘西青年沈从文怀揣着三个月的工资27块钱(元人民币)和熟人的地址,他抬头看着眼前的“前门楼”暗自说道:“前门楼哪,我是来征服你的。”
在住宿方面,沈从文虽然获得亲朋好友的帮助,但还是很快花掉大部分的钱。这些使得沈从文陷入了经济危机,无奈去求助大姐和姐夫,在北京城有一段时间是靠着亲人们资助活下来的,但是最终亲人也因事要离开北京,临走送给沈从文一句话:“既为信仰而来,就要坚守信仰,因为除此外,你一无所有。”
之前还相信来北京可以“半工半读”,可现实是学校都需要介绍人能进去,好不容易考上唯一可以入学的学校却因交不起住宿费,只能继续想办法,幸亏得知了蔡元培先生为了广大学子而开设了旁听课程。
第二个思想拐点:学习的信念在刺骨的寒风中被沈从文护在心底,留宿的落脚点只能是一间放煤的房子改造的。沈从文称它为:“窄而霉小斋”。
年的沈从文一边在旁听,一边写作,一个开始连标点符号都不知道的学生每天除了听课、写作以外就是学会与孤独相处。
“公寓中度着可怜岁月。藉着连续的抑郁,小孩子般大哭,昏昏的长睡,消磨了过去的每一天时间。”——沈从文《公寓中》
一个被饿的枯瘦如柴的青年时不时还要自我调侃着生活之美,他每天在《圣经》、《佛经》、各类报纸中发现小故事,记录下来,并由此丰富自己的小说世界,他的主人公也在跟着学会孤独。
他的生活有些时候甚至会用眼泪与面包来“改善”,忘记饥饿的办法其实并不奏效,解决孤独的最好办法还是需要正视下自己的生理需求,把一些想法“包装”进小说的世界里,形成现实的处境与小说的主人公心境对比的世界。
我不能得到一夜安安稳稳睡过;总是醒上四五次;有时开起两只眼睛过一夜。别人用亲热态度问我:你是什么病,起什么病态?我总是支吾其词,不爽爽快快地说一声:性的不道德——手淫!我不是怕人笑骂我不道德或别的更冷酷更难堪的话语,实在是因这病太令我伤心了。在每次强烈的伤心刺激以后,我的病便发作了。(有个时候我还很能用良心来负责表示这是自杀的一种方法)照例兴奋后的疲惫,又拿流不尽竭的热泪来忏悔,啊!啊!五尺之躯,已是这般消磨了!我不觉到这是罪恶与污秽,道德于我已失了效力。——沈从文《公寓中》
在强烈的对比语境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与现实逐渐走近又走远的角色出现了,他是文学世界里的反思。沈从文想用这种思考来告诉自己,镜子里的自己是什么样子,镜子外的自己就要想办法改变他,改变镜子里那个自己的不足,用此来补偿一个“乡下人”的自卑。
他小说中写道:“太冷了,下午7点要去马路去逛。去马路上看女人......还有正对着一些毛茸茸像活狐般皮领巾,五光十色的轻绸绣缎,奶油饼,油鸡、酱肘子,做遐想去了。”而现实中北京大街与胡同的景象并非如此,这里不会像上海滩一样有着摆在玻璃窗后的美食与服饰,11月份的7点以后沿街都是木板封闭的铺子。
这些在“窄而霉小斋”的文字是沈从文所经历的委曲与侮辱夹带着眼泪的生活。现实中是半年不洗脚,袜子都没换过,脚底板的泥土都可以当作“拖鞋”,冻得发紫的双手仍旧要“抱着”笔写作。
从早晨爬起来鼓励自己去寻生活而多吃了均匀分出来的一个大份的面包,然踱出大街却遇到雨水的追逐,时不时还要躲进陌生的巷子口观察醉人的晕浮眼光,曳着刀的黄衣警察、香气的女人、买菜的中年主妇、骄矜声的洋人,这些在他小说里都是魔鬼,外部就是地狱。离开这些生活又无从继续,无奈在躺在湿霉的房子中,饥饿、疲劳、缺血的缘故,一再昏睡,这样过着可真是醉生梦死。
但总有一日醒来,自己还不记得是多久后。他还觉得这是半年来最安适的一夜睡眠。
沈从文发明一个自我思想“斗争”的过程,这样可以忘记饥饿、寒冷,忍住病痛。这个思想斗争就形成了他的文学风格,倔强、坚强的特性。
这个漫游在城市边缘的学习者,用孤独唤醒了一种特殊的能力,变化出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城市,而在这个文学城市发声的他用最终也迎来了“救赎”。
20岁的沈从文选择了一条孤独的求学之路,与常人不同的是,他把学习融入信念之中,也因此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这样做,不仅要承受着孤独的考验,还要面临无数地生计问题煎熬。为之,我们当代青年又如何思考这一切呢?信念应在真实生活中经受着考验。
文学中的城市
有些文字你可以读成故事,也可以读成人生,从中体悟到作者的意图。
沈从文称自己有过堕落的时光,并非是一段传奇,而是他文字创造的内心传奇旅程。人生曲线是从低谷走向高峰。沈从文他说过:“一切都应遗弃,凡属那些既往世界中所没有得到的,也不必在这临行时用乞怜得来的赠与带在心旁!”
一个在北京游荡的人,在这个陌生城市与陌生人擦肩而过。窥视着人群,找到每个可以引起他灵感的镜像。也许只有陌生才可以引起孤独的思考,在这个城市一个不忘记创作的沈从文,他的转折点在哪里呢?
第三次思想拐点:沈从文城市寻觅的给他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写信给著名的文学创作者,让他们知道追逐这一切的孤独。这些思想包含在在沈从文日后发表的这篇《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中(沈从文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他在信念之下写出的文字。
“阴郁模样的从文,目送二掌柜出房以后,用两只瘦而小的手撑住了下巴,把两个手拐子搁到桌子上去,“唉!无意义的人生!可诅咒的人生!”伤心极了,两个陷了进去的眼孔内,热的泪只是朝外滚。”——沈从文《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他不怕嫌弃,从湖南,四川,到处飘的人,如今竟又飘到这死沉沉的沙漠北京了。一个只要生,足够可以在北京立足的学习愿望。一个陌生的少年在北京城市寻找着同情与爱。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换取同情不幸。
这封信的结尾盖上了二掌柜难看的青色脸了。沈从文的内心如文章结尾所述:“疯狂一样,全身战栗,粗暴的从桌上取过信来,一撕两半。那两张信纸,轻轻的掉了下地,他并不去注意,只将两个半边信封,叠做一处,又是一撕,向字篓中尽力的掼去。”
这是沈从文的另一个我,一个为了信念而守候的主人公。但现实不能这样,他需要更谦虚、谨慎地走过求学之路。用这封信他要告诉任何的名人信中(心中)学习的信念。
这种强烈文字力量触动了郁达夫,他是第一个愿意帮助沈从文的作家。他看到这个“瘦小”青年在“窄而霉小斋”生活而感动落泪,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沈从文居然还在坚持学习信念。试问北京生活的学子们毕业以后还有多少还在坚持以学习而计划着的理想。
郁达夫公开发表了《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我因为想报答两位也是我素不认识而对于我却有十二分的同情过的朋友的厚恩起见”
这篇文章刻薄地表述一个求学者的困境,能让人看到郁达夫内心用劲地呼喊着提问所有人所面临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呢?
郁达夫用直白的文字一个个追问着饱腹着的学者、作家们,还有高高在上的名人,被资助过的最后毕业还要去烟馆抽烟的大学生。郁达夫说:“沈从文你土匪当不了,拉车没有人要你,报馆的者、拿书者等等都没有人可以招你。那要你的信念是什么呢?这个时代不至于来偷窃吧,来我家。”
“我晚上卧房的门常是不关,进去很便。不过有一个缺点,就是我这里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事。但是我有几本旧书,却很可以卖几个钱。”——郁达夫
一句“好好写下去”为中心的信,让沈从文思想完成了20岁后青年的最后一次转变,这次思想的拐点使得沈从文所面对人生挑战冲破了束缚,就如在他发表处女作《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以后,在“窄而霉小斋”创作着5篇小说都被《晨报副刊》发表。虽然接下来的创作并不是一路顺风的,但是他也因此结识了闻一多、徐志摩等人,这些好友助力他完成了第一个梦想,实现了向上的攀登。
故事告一段落,我们所言讨论的事似乎已经回荡在各位读者的脑海里。学习的信念需看清眼前的世界,而后在理想计划中,一步步去实践,兼并深刻的反思。最终要为冲破束缚而突破自己,把技能与魅力全部展现,不留一丝遗憾。感谢您今天的阅读,愿你也拥有最好的理想和能实现理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