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脂木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传统色彩之美红 [复制链接]

1#

本文节选自青简所著《古色之美》

今天我们开始分享中国传统色彩的美,一个有8个系列,分别是“青、红、黄、白、黑、紫、绿、褐”。

一、言色之红

红,一个被赋予中国色彩的颜色。红色是一种觉醒,与其说什么警示、热烈、喜庆······,我宁愿相信,他是从黑夜到白昼,对于每一次朝阳的注目;是在生与死之间,对每一次流血的舔舐;也是引领先人,从蒙昧中走向自省的颜色。

二、物色之红

人类从原始文明一步步走来的路上,斑驳红色已经融入足迹。自然界不乏红色,然而在追求生命原色非天然的表达时,古人还是走了漫长而崎岖的道路。

漆器

除了众所周知的瓷器之外,还有一种诞生于中国的器物与红有着不解之缘。用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被称为“漆器”。

中国古代漆的色调都以红黑两色为主,这种色彩搭配几乎从漆器开始就自然确立了,红色鲜亮饱和强烈,是所有彩色中纯度最高的颜色,而黑色博大宽厚而稳健,是明度最低的颜色。红黑相配,深沉而不沉闷,华贵而不招摇。

赤主火,黑主水,虽说水火相克,但这两种冲突的元素也可以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其实无论水火,本身都是世界的基本组成元素,翻手为火,覆手为水,漆器就这样在红黑一体的矛盾中共生共存,且行且歌。

三、行色之红

橙红天色也配合着面庞的飞霞,离燃烧似乎只差一个抚摸的热度,无限美

好却只能存在于如此有限的时光里,教人如何不恨?恨“只是近黄昏”,恨“断肠人在天涯”,恨无可恨时候,只能怪“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赤者,火色也。或者,赤,赫也,太阳之色也。可见赤是从太阳或者火焰之色而来,是最古老的光明所在,难怪古人要尊其为五正色之一。

每个朝代都会选择代表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之一,崇尚代表它的五正色之一,并以五德相生相克作为朝代更迭的依据

朱早起指代物而非色。楚人宋玉称赞美女说“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朱还是最古老的化妆品。同样,近朱者赤里的“朱”也是颜料,而“赤”才是颜色。后来视朱为色名,与赤同属南方正色。

“丹”和“朱”密不可分,丹砂也是朱砂的别称。丹也引申为朱砂样的红色。但是丹似乎比朱等级略低,然而后世其实多有通用。在红色中,丹似乎最接近鲜活的血色,既有“杀卒四万,血丹野”的惨烈,也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

绛,大赤也。可见,“绛”比“赤”更深,比“朱”更暗的红。绛以丝为偏旁,但与其说它是织物,不如说它是织物的染料,即一种以绛草为原料提炼出的红色染料。

古时的红,远没有如今的幸运,也远远不那么浓烈。自唐以后,红色才逐渐成为泛指各种不同深浅明暗红色的统称,并包含了赤、朱、丹、绛等各种颜色系的称谓。作为曾经不起眼的间色,一朝逆袭而成为了代表中华汉民族的“中国红”。

胭脂

香艳的胭脂,背后也有血泪往事。胭脂又名“燕支”、“燕脂”、“焉支”,是用红蓝花捣碎的汁制成,用于化妆和绘画的红色颜料。《中华古今注》载,早在商纣时,“以红蓝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涂之作桃妆”。

茜草,又名“蒨草”。《周礼注疏》中记载“蓝以染青,茜以染赤”,用茜草根熬成汁加以媒染剂,便是古老的红色植物染料。茜草所染出的颜色,不是红花那种鲜艳的真红,而是比较暗的土红。

含“绯”字的词语,今日耳熟能详的大约只有“绯闻”了,然而“绯闻”一词为近代新创,古文中,绯只与衣物有关。《说文新附》把“绯”注解为“帛赤色也”,唐代“五品服浅绯”。

退红

“退”,通“褪”,退红,顾名思义是褪色的半新半日之粉红,但这里的褪并非被动,而是主动求褪色。也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做旧。退红是唐代很有代表性的间色,其代表了女性色彩。

猩猩血

猩猩血,没错,此处“猩猩”就是指我们熟悉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的近亲。传说中用猩猩血染出的布帛,色呈鲜红,灯下犹能闪出珠玉之色,价值连城。而且血要活取方为上品,死去过了一时三刻,血就凝固了。

原书描绘内容更加详细,辞藻文笔优美,现代词汇却有着古色之韵味,建议可阅读原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