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的白癜风遗传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3/5897891.html百年老站历史沧桑
—寻访固镇老火车站遗址公园
●庆祝建党百年华诞●
一座老站坐落在城市的中央,
在不同时间组成不同光和影,
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岁月变迁,
浓缩了几代人的回忆。
经过多年的文物修缮筹备建设
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
于7月正式向社会开放
这座百年老站位于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关镇黄园路南端,
固镇县城关镇黄园路南端,
京沪铁路固镇段南侧。
年由英国人设计建造,
年1月1日投入运营。
站内候车区
固镇老火车站旧址整体为“山”字形建筑,由售票厅、候车室、办公区等组成,现存建筑面积约平方米。有东西向房屋一排,南北向房屋三排,其中东西向房屋为火车站主体建筑,面向铁路线,东西长25.5米,南北宽8.1米,双坡陡屋面、深檐口、外露木构架、砖砌底脚等,是典型的英式建筑风格。其余三排房屋位于此房南边,最东边一排西向,其余两排东向,前后均开窗。
候车室售票厅办公区百年历史长廊东西向主体房屋
?“津浦铁路固镇老火车站”一直是连通蚌埠与宿县之间交通的主要中转站,是固镇及周边地区人员往来、农产品运输、文化交流、经经济发展的中心,年火车站停用。
据固镇县文旅局局长王中华介绍“在整个津浦铁路线路上,像固镇老火车站这样各功能部分齐全、保存较好的铁路站点是不多见的,有很高的保护和纪念价值。展馆的设置,也让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年固镇县人民政府与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蚌埠站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拟由固镇县出资,将把津浦铁路固镇站旧址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津浦铁路文化发展变迁的展示基地。
?遗址公园分为六大部分:火车实物展示区、津浦铁路固镇展示馆、津浦铁路史文化长廊、侵华日军水牢、固镇县抗战纪念馆,以及服务用房。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固镇老火车站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
“亚细亚号”火车津浦铁路固镇展示馆
?固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年,随着津浦铁路全线通车,固镇处南北要冲,交通便利,其战略位置更加凸显。
?近代以来,包括固镇老火车站在内的津浦铁路固镇段沿线多次成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决胜之地。民国初立,南方革命党人出师北伐,在固镇、宿州大败清军,促成南北议和,清帝逊位,为巩固初建的民国政权,实现共和政体做出巨大贡献。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发动蚌埠战役,击溃孙传芳安国军,克复蚌埠、固镇,为二次北伐和实现中国形式上的统一打开了胜利的道路。抗战时期,日军占领固镇火车站,并控制津浦铁路。固镇人民坚持武装斗争,与全国人民一起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固镇火车站也因此成为接受日军投降的光荣之地。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在固镇一带成功实施了艰苦卓绝的蚌西北阻击战,为淮海战役和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津浦铁路史文化长廊
展区位于固镇老火车站北侧,设置文化长廊,通过图文展板展示津浦线的修建始末。
年,铁路诞生于英国,并在欧美地区迅速发展,成为近代以来新式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侵略中国的野心不断膨胀,早就有在中国修筑铁路,掠夺中国利权的企图。年,英国人斯蒂芬森来到中国,提出一个阴谋攫取中国铁路干线修建权的庞大计划,其中就有北京经天津至镇江的铁路。该计划虽未被清政府接受,但列强的野心未曾熄灭。
与此同时,以李鸿章、刘铭传、左宗棠、曾纪泽为代表的的洋务派纷纷提出修建津镇铁路的类似主张。年,容闳呈请借用外国资本修建津镇铁路,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年,清政府任命许景澄为津镇铁路督办,与英商汇丰银行、德商德华银行草签了《津镇铁路借款草合同》,借款万英镑,分南北两段,由英德两国商人分别承办。后因义和团运动爆发,合同被搁置。
年1月,清外务部右侍郎梁敦彦与德华银行、华中铁路有限公司签订了《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改津镇铁路为津浦铁路,仍向英德二国借款,以山东峄县为界,分设南北两个总局,相继在天津、浦口开工。
年9月,津浦铁路南北分段通车。年,全线竣工通车。津浦铁路通车后,将直隶、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连接起来,成为中国东部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命脉,对推动包括蚌埠、固镇为代表的沿线市镇的兴起与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侵华日军水牢
侵华日军水牢是日军控制固镇期间在火车站附近修建的一座关押我爱国军民的小型监狱。水牢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呈圆形,内径9米,高4.8米,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呈蘑菇型,顶部有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瞭望孔和一个等腰梯形天窗,天窗是进出水牢的唯一通道。牢内以中心为基有三堵预制钢筋混凝土墙将牢房分为相等的三个牢区,每堵墙面靠中部地区有供上下的攀手。该水牢至今保存较完整,系日本侵略中国的实物罪证。
固镇县抗战纪念馆
展馆通过寇侵占、抗日烽火两大板块,展示抗战烽火中固镇老火车站。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年2月至5月间,日军入侵江淮地区,遭受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年5月19日,日军第三师团森田联队通过施放毒气迅速占领固镇,津浦铁路固镇站被日军控制。日军占领期间,成立伪政权,逮捕、迫害爱国人士。
服务用房
“亚细亚”号二等车厢的故事
著名的“亚细亚号”特快列车,是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所属的列车,年至年运营于南满铁路新京(长春)至大连区间,年9月1日运营区间向北延伸至哈尔滨。是当时东北地区最快的列车,最高时速公里每小时,运营时速85公里每小时,从大连到长春只需要7个半到8个半小时。满铁将亚细亚号定为“特急”快车。亚细亚号舒适快捷,为了抵御满洲地区的大陆性天气而采用密闭式双层车窗,以及电动按钮控制的可调节自动式座椅。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东北全境。但在其占领区存在一条不由他控制的中东铁路,却使它如鲠在喉。日本人心里十分清楚,这条名义上由中苏共管的铁路,实际上完全控制在苏联人手中。前几年东北地方政府为强行收回这条铁路曾与苏联人发生了武装冲突,最后路没收回来,还搭进去一个黑瞎子岛。苏联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早已不是沙俄时代那么不堪一击了。更何况东北民众抗日情绪十分高涨,占领东北又使日本在国际上受到空前的孤立。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动用武力强行接管中东铁路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但任凭中东铁路这样存在下去,又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为加快对东北地区的政治统治和经济掠夺,日本开始采取逐步蚕食、挤压的办法,用分流货源、武力干扰铁路运输、甚至找借口绑架和逮捕苏方高级管理人员等手段,使中东铁路正常运行秩序受到破坏,经营难以维持,出现巨额亏损。无奈之下,苏联方面主动提出出售中东铁路。经过两年多的讨价还价,最终以1.7亿日元的价格将中东铁路卖给了伪满洲国(实际的买主是日本人)。双方于年3月24日,在哈尔滨中东铁路理事会举行了“中东铁路移交仪式”。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过程中,从来没有征求过中方的意见,也没有考虑到中方的利益,仿佛中方与此无关。至此,中东铁路全部落入了日本人的掌控之中(长春以南的南满铁路早已落入日本人之手),原中东铁路局也改称“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为了庆祝这一“胜利”,为了给“新国家”涂脂抹粉,同时也为了满足日伪当局达官显贵、富贾豪绅的出行方便,经过几个月的改线(原中东铁路干线采用的是俄制宽轨距铁道,长春以南日本人控制的南满铁路采用的是国际标准轨),年9月1日,“满铁”开通了哈尔滨至大连的高速列车,并于当日上午九时在哈尔滨火车站举行了通车典礼。
这趟高速列车的机车是由日本川崎公司设计制造的蒸汽机车。机车长25.67米,为全封闭流线型,设计时速为公里,运营时速为85公里。车厢则由南满铁路公司大连沙河口车辆厂研制。为了造出当时世界一流火车,日本人可谓煞费苦心,特派车辆设计室主任市原善积赴美国、欧洲等国家考察。仅美国一地他就呆了天,乘坐了美国12家著名铁路公司生产的列车,还跑到好莱坞福克斯电影公司录音棚学习隔音技术。为了使座椅更舒适,他特地到华盛顿国会大厦试坐了总统座椅,感受弹簧的缓冲效果;为使车厢更具现代感,他几乎走遍了美国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在德国的火车上,他无暇观看窗外的景色,站在火车的连接处,眼睛死死盯着时速表,认真记录着火车瞬间时速和平均时速……考察回来后,他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首先在列车内设计安装了空调系统,夏季可以提供冷气,冬季可以供暖,避免了老式车厢由于火车运行所带来的煤尘污染,这是世界首次在火车上使用空调机。为了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减少空气阻力和重量,车身采用铝、镁合金和高张力的特殊钢,所有车轴都采用滚珠轴承,使摩擦阻力降到最低。为了减少噪音,许多部位用毛毡、法兰绒、压榨木棉板进行了隔音处理。
历时一年多时间,共耗资50万日元,制造出了高速豪华列车,并于年在新高至大连段投入使用,命名为“亚细亚号”。
这趟列车机车为深蓝色,车身为淡绿色加纯白色彩带,共六节车厢。
第一节为行李、邮政两用车,邮政车一端还配有一间分拣室,收寄旅客在途中邮寄的邮件。
第二三节为三等车厢,定员88人,配有沙发软椅,4人对面而坐。
第四节为餐车,内部装饰的相当豪华,在车厢门口设有6人等候室,进入餐厅后,餐厅西头分别是收银台、冰箱、装饰架,以及配餐间和厨房(炉灶采取柴油灶)。餐厅里共有9张餐桌,36个餐位,餐台上摆有鲜花、水果。餐具为高档水晶杯、银制刀叉;镀金衬盘里摆放的是景德镇生产的瓷具;纯棉口布、调料瓶一应俱全。红色地毯、轻拂的纱帘,在吸顶灯、壁灯的照耀下更显庄重典雅。餐车供应的膳食,以西餐和日本料理为主,所有食品全部都现场加工。酒吧除供应各种高档酒水饮料外,还为这趟车专门调制了绿色和深红色鸡尾酒。餐车的服务更具特色,所有的服务员全部都是俄罗斯金发女郎,充满了异国情调。
第五节车厢为二等车厢,定员分别为68人。这节车厢配有可调沙发座椅,只要轻轻一按电钮,就可调节45度,让人坐着感觉十分舒服。
最后一节车厢位于这趟列车的尾部,由“观光室”和座席两部分组成。流线型的尾车装有大玻璃窗,有极好的视野。车厢定员30人。车厢里有铺着丝绸、马海长毛绒包着的双重缓冲垫;座席和观光室之间的间壁墙可以拆掉,使车厢内显得非常敞亮。观光室设有带扶手的豪华安乐二人座沙发椅,可供12人在此观看车外风光。座席车厢里还配有书架、桌子,乘客可以在旅途中写信、看书,也可以下棋。最受欢迎的要数那副带磁性的围棋,可以保证不因车体晃动而使围棋子滑动。在车厢入口处还设有贵宾室,定员2人,沙发、茶几等设施极其奢华,并有很强的私密性,是达官显贵带着情妇出行的首选位置。
列车上配有女士化妆室、洗漱室、厕所、行李室、车长兼乘务员室等。车厢内部装修所用的木材全部采用东北特产的胡桃木,并巧妙地配有榆树根茎进行装饰。
“亚细亚号”特快列车如此豪华,票价当然也不菲。据资料介绍,当年普通列车哈尔滨至大连段,一等车厢票价为61.36元,二等车厢票价为42.48元,三等车厢的票价为24.5元。按照铁路的定价标准,这趟高速列车的票价是普通列车票价的一倍以上。当年一名邮差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5元,要买一张去大连的单程票得需要三个月的工资。所以,老百姓无论如何是消费不起的。
当年的“亚细亚号”还有一个绰号叫“海鲜车”。由于这趟车从大连到沈阳只需四个多小时,在大连的日伪机关为讨好上级,经常用这趟列车捎带各种海鲜,铁路的装卸工和列车的行李员天天都要搬运腥气扑鼻的海产品,所以便取了这么一个绰号。
年亚细亚号一共制造了24节车厢,编为4列,年又生产了2节头等车厢。由于太平洋战争局势恶化,“亚细亚”号于年停止运行。一列车厢在苏军占领中国东北时被运往苏联,另一组列车留在中国,其他车厢下落不明。
历史资料参考:固镇县历史博物馆提供
特别鸣谢:固镇县文旅局、固镇县博物馆
蚌埠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