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章底部已添加评论功能
鱼眼石
鱼眼石(Apophyllite)是一种含结晶水的钾钙硅酸盐矿物,四方晶系。因其解理面上散射出的光线呈珍珠光泽,酷似鱼眼的反射色,故称“鱼眼石”。晶体呈柱状、双锥状、等轴状或板状,晶簇、板状、粒状、叶片状集合体,无色、白色,含杂质的呈玫瑰红、浅绿、蓝、黄等色。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透明半透明,硬度4.5~5,比重2.3~2.4,多与沸石、方解石、水晶、直闪石、黄铁矿等共生。板状结晶或柱状结晶、有着漂亮颜色和一定厚度的魚眼石,被人称为宝石,是制作各种首饰的珍贵原料。
鱼眼石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矿物,鱼眼石因其美丽的外表,艳丽的颜色,以及产量和产地的稀少,是矿物收藏的一个重要品种。鱼眼石从其含氟和羟基的多少可以分为氟鱼眼石和羟鱼眼石两个亚种。一般多为氟鱼眼石,像印度出产的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印度鱼眼石以其颜色艳丽,品质优良著称,被世界藏家所喜好,据报道印度所出产的鱼眼石晶体最大的有20cm的单晶。其他出产地点还有巴西、美国、日本、冰岛、瑞典、挪威、丹麦、意大利、德国等,鱼眼石我国也有出产,产地有青海、江苏、辽宁和湖北。
橄榄石
橄榄石因其颜色多为橄榄绿色而得名,大约年以前已经在古埃及发现。橄榄石是一种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Mg,Fe)2[Si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集合体多为不规则粒状;颜色多为橄榄绿、黄绿、金黄绿或祖母绿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5-7.0,密度3.27-3.48克/立方厘米;具脆性,韧性较差,易出现裂纹。
透明而色泽鲜艳、无瑕疵的橄榄石晶体可作为宝石。优质橄榄石呈透明的橄榄绿色或黄绿色,清澈秀丽的色泽十分赏心悦目,象征着和平、幸福、吉祥等美好意愿。古代的一些部族之间发生战争时常以互赠橄榄石表示和平,在耶路撒冷的一些神庙里至今还有几千年前镶嵌的橄榄石。优质橄榄石的世界著名产地有埃及圣约翰岛,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挪威的斯纳鲁姆,德国的艾费尔地区,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等。另外,中国河北张家口也出产宝石级橄榄石。
黝帘石
黝帘石,英文名称Zoisite,属绿帘石(Epidote)矿物家族,是一种结晶构造复杂的矿物。斜方晶系,常见柱状结晶,晶面上明显可见纵向线状纹路是黝帘石外型之重要特征。黝帘石硬度6-6.5,比重3.55,具玻璃光泽,透明或半透明,颜色有无色、白色、灰色、绿色、黄棕色、黄色、蓝色、粉红色等。
黝帘石具有多个变种,如与红宝石共生的绿色黝帘石变种以及粉红色的锰黝帘石等,这些变种大多以不透明块状形态产出,故不大适合作为宝石饰品;仅有带蓝紫色的黝帘石变种——又称之为坦桑石(tanzanite,亦有人称之为坦桑尼亚石、丹泉石或月泉石)为宝石级矿物。
坦桑石首先在坦桑尼亚被发现,坦桑尼亚也是主要产区;锰黝帘石产区包括挪威、奥地利、意大利、澳洲西部以及美国卡罗来纳州;黄、绿色的黝帘石则主要分布于坦桑尼亚与肯尼亚.
刚玉
刚玉,名称源于印度,系矿物学名称,主要成分是Al2O3。刚玉的同质异像主要有三种变体,分别为α-Al2O3、β-Al2O3、γ-Al2O3。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主要用于高级研磨材料,手表和精密机械的轴承材料,色彩绚丽的晶体作为宝石。作为激光发射材料的红宝石系人造晶体。红宝石和蓝宝石均属刚玉矿物,除星光效应外,半透明-透明且色彩鲜艳的刚玉才可做宝石,红色的称为红宝石,而其他色调的刚玉在商业上统称蓝宝石。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越南、柬埔寨是世界上优质红宝石、蓝宝石最重要的供应国。另外,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坦桑尼亚等地也有出产。
物理特性
晶体形态:板状晶体多产于富硅、贫碱的接触变质岩中。柱状、桶状晶体多产于含硅、富碱的碱性橄榄玄武岩中,且多具深色溶蚀壳。
颜色: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可见光谱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所有颜色。纯净的刚玉是无色的,当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时而呈现不同颜色。
光泽及透明度:透明-不透明,抛光表面具亮玻璃光泽或亚金刚光泽。
折射率:1.-1.(+0.,-0.)。
双折率:0.-0.
多色性:均具有二色性,一般表现为不同深浅的颜色,红宝石、蓝色蓝宝石二色性较强,其它颜色的蓝宝石稍弱。
发光性:长短波紫外线下红宝石均可发现红色荧光,且长波下的强度高于短波下,日光也可激发其红色荧光,但含Fe高者荧光较弱。蓝宝石一般无荧光,但含Cr的斯里兰卡和美国蒙大拿州蓝宝石有时呈粉色荧光。而斯里兰卡产的一些黄色蓝宝石可具杏黄色或橙黄色荧光。
硬度:刚玉的摩氏硬度为9,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所发现的、硬度仅次于钻石的第二高硬度物质。
比重:多数宝石级样品的比重变化于3.99-4.00之间。Cr、Fe等杂质元素含量影响着比重值的大小,含量越高,比重越大。
熔点:高达℃-℃。
红宝石指所有红色调的刚玉宝石,包括粉红色的刚玉。蓝宝石指除去红色系列以外的所有颜色的刚玉宝石,包括无色、黄色、红色,橙色、绿色、蓝色、黑褐色、紫色等。定名时除了蓝色刚玉直接定名为蓝宝石外,其它各种颜色的刚玉需在蓝宝石名称前冠以颜色形容词,如黄色蓝宝石、绿色蓝宝石。
部分红、蓝宝石含丰富的金红石包裹体,这些针状体在垂直C轴的平面内呈60度角相交,加工成弧面形宝石后显示六射星线,称为星光红宝石、星光蓝宝石。偶尔出现的十二射星线图案是由两组六射星线交叉而成的,两组星光互成30度角交叉。少数蓝宝石具有变色效应,它们在日光下呈蓝色、灰蓝色,在白炽灯下呈暗红色、褐红色,变色效应一般不明显,颜色也不太鲜艳,称为变色蓝宝石。
黄玉
黄玉,英文名Topaz,国内珠宝界常称之为托帕石,为英文之音译。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由于它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为寻找锡矿石的标志。
黄玉为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黄玉一般呈柱状或不规则的粒状或块状,化学分子式为Al2[SiO4](F,OH)2,成分中F和(OH)的比值变化不定。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形态多呈斜方柱状,柱面常具纵纹,集合体形态为柱状、粒状、块状。颜色为无色、淡黄、深黄、棕色、天蓝、粉红、红、淡绿和褐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1.,双折射率0.-0.,色散0.,硬度8,密度3.49-3.57克/立方厘米。解理发育,性脆。在长、短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各种颜色的托帕石显示不同的荧光。依据颜色,一般可分为酒黄色、无色、蓝色、绿色、红色托帕石。其中深黄色者最为珍贵,颜色越黄越好,其次是蓝色、绿色和红色者。
世界各地都有黄玉出产,最重要的宝石级黄玉产地是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这里的黄玉有黄色、深雪梨黄色、粉红色、蓝色及无色等;斯里兰卡也是较重要的产地,它的黄玉主要为蓝色、绿色和无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产蓝色和黄色的黄玉;中国广东、新疆、云南等地出产无色的黄玉,经中子辐射,电子加速器轰击、Co60照射及加热的方法处理,可变成漂亮的天蓝色。值得注意的是,中子辐射改色的黄玉会有一定的放射性,需要放置一定的时间(如半年以上)才能用作饰用宝石,否则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
巴林石
巴林石的开采
——据传,清代在旗北沙巴尔台的地方,有个名叫德力格尔的老艺人曾挖掘过巴林石,并将其精心雕制的巴林石碗献给旗给旗札萨克乌尔衮。乌尔衮又将此碗贡奉给康熙帝赞不绝口。自此以后,历代巴林王公每逢进京,都要携带巴林石雕做为贡礼。
——民国初年,热河毅军驻林西镇守使米振标曾组织开采过,但得石甚微。
——日伪统治时期,伪巴林右翼旗公署曾雇佣当地群众采石探矿,将采得的石料加工成图章、墨盒之类,流入日本国至今仍被视为珍宝。在日伪《大巴林蒙古情况调查》中记载;大巴林旗公署将叶腊石做为唯一的土特产,并建立开采机构,公布兴安西省矿业法令通告,严加管理。
——建国后,年“大办工业”时曾开采,但得石甚少,不久“下马”。年建叶腊石矿,开始有计划地开采,当时有职工24人,年轻工部把叶腊石矿列为中国三大彩石基地之一,将叶腊石命名为巴林石,并拨款资助开采。经专家评定,巴林石的成分、色泽可与我国传统雕刻原料寿山石、青田石齐名,更在南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的叶腊石之上,可与宝石、玛瑙相媲美,遂引起国内外用户注意,争相采买矿石与雕件,到年巴林石矿为全国17个省市近百家工艺石雕与镶嵌厂家供应原料。
——巴林石为季节性开采。采矿运用立井、斜井、露天等多种方法,实行采探并举。
巴林石的历史
购员-曾为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属地——喀啦沁旗锦山的灵悦寺内,供奉着一尊石佛(高14厘米、宽7厘米、厚4.5厘米),其石质属巴林石中的粘性料,玫瑰色,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杂质。因属朝产,多年供奉,具体资料已无从考证。观察石佛,与众不同,头罩佛光,面部雍容富态,带发罩,露出两根辫子,服饰为窄袖长袍,衣纹线条流畅,手托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盘坐在莲花台上,应该说,这是一位公主,刻成了佛的形象。从雕刻手法上看,此佛应是唐宋时期所刻。
——有文字记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落的庆功宴上,属下奉献一只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满美酒,频频举杯,不住口地称赞:“腾格里朝鲁!”意思是“天赐之石”。清朝时,石碗成为上奉朝廷的贡品。最近,在一座古墓中,还发现了殉葬的黄色巴林石碗。
——在喀啦沁旗博物馆里,珍藏着两方巴林石大印,一方上刻着“喀啦沁王之宝”,另一方刻着“世守南漠”,一方刻的是小篆,一方刻的是隶书,两方章是在王爷府院内地下挖出的,不知是哪代王爷之印。民国初年,矿物学家张守范命名巴林石为“林西石”,日军侵华时期,曾抓劳工开采过矿石,行动很诡秘,管理森严,劳工也不懂采的为何物,鸡血红和彩石矿脉都被开采过。
——七十年代初,地质部门前去考察,发现有遗留采坑多处,规模很小。民间流传历史上曾有南方人用骆驼驮走过巴林石。年,正规开矿时,发现一个采洞内有点灯用的油碗,一只陈旧的鹿角,一把不是当地人所用的刀子,一个粗雕成型的佛像,这些现象表明,过去确有南方人前来探险和采石。
——石巢先生在年就预见到:巴林石“储量丰富,将来可成名矿”。同年,中国工艺美术公司副总经理林佑女士率金石界专家考察了矿山,确定巴林石为雕刻彩石原料的三大支柱之一。
——从巴林石采矿始,当地的三家雕刻厂应运而生,以后,巴林石逐渐被福州、青田、北京、西安和山东等地所用。近年来,台湾吴金泉先生到闽开办石雕厂,大量采用巴林石为材料,为推广巴林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巴林石的荣誉
——巴林石,出产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学名叫叶腊石。与寿山石、青天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巴林石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的石头。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年我国正式大规模勘探开采巴林石。年被轻工部正式命名为中国巴林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中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
——在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藏石家于占武先生,曾请篆刻家崔连魁,篆刻纪念香港回归一周年纪念玺,赠送香港。在澳门回归之际,他又邀请了著名篆刻家刘江篆书印文,制作又一件巨玺澳门回归祖国纪念玺,送往澳门,这在区内外引起轰动。著名微雕大师朱云青介绍,他还用巴林石精料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篆刻了印章,这是巴林人的骄傲,也为巴林石增添了不尽的光彩。难怪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掂量着手中的犀角冻鸡血图章,激动地说:价值连城,遂题宝玉天生四个大字。巴林石质细腻,温润柔和,软硬适中,最适于篆刻印章或雕刻精细工艺品,为上乘石料,历来为中外友人所推崇,乃是藏品中之珍品。多次在国内参展,誉满南北东西,从港澳地区,到东南亚各国,从欧美到东瀛,几乎传遍世界,名扬四海。巴林石在出口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瞩目。年在美国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中,有7件巴林石展品,备受青睐。巴林石作为石文化,内涵丰富,它不仅涵盖着赤峰地区远古文明的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和蒙元文化深厚底蕴,而且将以精美的石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写下重重的一抹。
巴林石的分类
——巴林石的分类命名,基本上采用传统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体上可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
——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历来就有世界鸡血石在中国,中国鸡血石在巴林的说法。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新近开采大块鸡血石,其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可人,分外夺目。其大小为国内最大,被称为中国鸡血石王。
——巴林福黄石,与寿山田黄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其石质地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暇,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凤毛麟角,珍贵至极,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
——巴林彩石,其彩色图案以天然见长,色彩艳丽多姿,纹理惟妙惟肖,美丽奇妙。巴林彩石上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画面,鬼斧神工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国内唯巴林盛产彩石,实属独一无二。
——巴林冻石,石质细润,同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其彩霞冻石更为珍贵,洁白透明,肌体中所渗之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犹如一幅旭日喷薄,红霞漫天的水彩画,绝非他石之匹敌。
树化玉
树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它属于硅化木,又因其晶莹剔透的外表而区别于普通硅化木。
在漫长的地史过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于地下。在高压、低温并且无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的饱和溶液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并部分保留了树木的某些原始特征,并纳入围岩的某些矿物元素,形成缤纷的色彩,这就是硅化木,也叫做木化石。
而后漫长的地质时期,在温压的不断变化中,硅化木木发生了差异的变质作用,重新结晶,主要成分转换为蛋白石玉髓,这就是树化玉,也叫木化玉。
具体形成的年限,因为硅化木的研究局限,并未有完全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木化石是石炭纪早期的裸蕨植物化石。最新的为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硅化木。但可以确定树化玉的形成期在古生代石炭纪(始于距今3.55亿年)到中生代白垩纪(结束于距今万年)之间。
地质年代
太古代(ArcheozoicEra,Archeozoic)
最古的地质时代。距今46亿年前地球形成到25亿年前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普遍出现这段地质时期。
元古代(ProterozoicEon)
火山活动频繁,生物界处于缓慢,低水平进化阶段,生物主要是叠层石以及有机碳和球状、丝状蓝藻化石,这些光合生物的发展,大气圈有更多的氧气。
古生代(Paleozoic,符号PZ)
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3亿年前。古生代共有6个纪,包括寒武纪(5.4亿年前)、奥陶纪(5亿年前)、志留纪(4.35亿年前)、泥盆纪(4.05亿年前)、石炭纪(3.55亿年前)和二叠纪(2.95亿年前)。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类为主,至志留纪末期,原始植物开始登上陆地。泥盆纪以裸蕨植物为主,两栖类完成了登陆。石炭纪和二叠纪时,蕨类植物特别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树化玉便是此时期开始形成,树化玉的形成期应该推算到距今3.55亿年。
中生代(MesozoicEra)
距今约2.5亿年~距今约万年。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年首先提出来的。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类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中生代植物,以真蕨类和裸子植物最繁盛。此时期是树化玉形成期结束,硅化木的形成在万年前结束。
新生代(CenozoicEra)
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
蛋白石
蛋白石是天然的硬化的二氧化硅胶凝体,含5-10%的水分。蛋白石与多数宝石不同,属于非晶质,会由于宝石中的水分流失,逐渐干裂。蛋白石在矿物学中属蛋白石类,是具有变彩效应的宝石。蛋白石英文名为Opal,中文音译为欧珀。蛋白石是二氧化硅的水合物,成分为SiO2·nH2O,是非晶质结构,主要是二氧化硅的胶体沉淀形成的。折光率1.37-1.47(折射率与其含水量有关,其折射率随含水量增大而减小);硬度5.5-6.5;密度2.15-2.23g/立方厘米。
蛋白石无固定外形,常为致密块状、粒状、土状、钟乳状、结核状等。底色呈黑色、乳白色、浅黄色、桔红色等,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珍珠光泽、蛋白光泽,具变彩效应。性脆,易干裂,贝壳状断口。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不同种类的蛋白石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
根据颜色特征和光学效应,天然欧珀分为白蛋白石(白欧珀)、黑蛋白石(黑欧珀)和火蛋白石(火欧珀)三个种类。白欧珀作为宝石的历史较长,它的基本颜色有无色、蛋白色、浅灰色、浅黄色及浅紫色等,琢磨成弧面型宝石后,表面会浮现出美丽的变彩。以底色为洁白,变彩颜色鲜艳者为最佳。黑欧珀在20世纪被澳大利亚人发现后,才被人们所知晓。它的颜色为黑、暗绿、深蓝、深灰及褐色等,以黑色为最佳。黑欧珀表面浮现出多种颜色变彩,在深黑色背景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火欧珀是欧珀中的特殊品种。它呈半透明至全透明,颜色为黄色及橙红色。由于构成它的二氧化硅小球直径太小,因而不具有变彩效应。
彩硅石
彩硅石,产于湖南省耒阳耒水河中。耒阳南临南岭,北靠衡山,耒水穿城而过。水冲彩硅石质地细腻,硬度约7度左右,多呈黄、褐、藕红、墨玉等色调;石上纹理清晰,有凹有凸,色彩层次分明,有山水、景物等图案,形状千姿百态,刚柔一体,高雅雄奇、意境深远。彩硅石属硅质灰岩,硅质浆岩等沉积岩而成,含多种金属成分。石质结构细密、湿润纯净,经耒水长期冲刷,外表泽度高,有的尤如碧玉般玲珑剔透。
紫袍玉带石
紫袍玉带石,产于贵州省江口县及印江县一带的梵净山区。玉带石走向数公里,平均厚度为8~15cm,开采难度大,产出较少。该石中有多种层次清晰的颜色,平行延伸,分布均匀,似条条玉带,其表层的精美图案,形如紫袍,故称紫袍玉带石。紫袍玉带石以稳沉的紫色为主体,绿条相间,同时伴有桔红、乳白、黄、褐等色,多层紫色和多条玉带构成层次分明的奇特色彩,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如玉,硬度3~3.5度,色彩鲜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紫袍玉带石属绢云母千枚岩,层次分明,手感细腻柔润,色泽自然和谐,密度高,耐酸碱,硬度适中,雕刻性能好,形态多样,含有能促进人体健康的多种微量元素。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绢云母、绿泥石、金红石、电气石,还含有钛、铁、铅、铬等多种元素,物性稳定,雕刻性能好,加工抛光后具有柔和的丝绢光泽,色彩俏丽动人、古朴典雅。可用于雕制砚台、印章等多种工艺品,其使用历史约早于清代。
集骨石
集骨石是戈壁石的一种,产于我国戈壁地区,是一种呈放射状硅质框架构造石。以白色居多,亦有红色,黑色,黄色以及数种颜色混杂而成。石头框架中的软质矿物在漫长的自然风化过程中渐渐被销蚀,遗留下硬度相对较大的放射状框架,形如盛开的花朵,有石友称其为“风成菊”。白色的集骨石看起来像吃剩的鸡的骨头,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为“鸡骨石”。集骨石框架有玛瑙质,硅质,玉髓质等等。此种石头,能出特定造型的不多,一般是观赏其瘦骨嶙峋,参差有致的天然外表。以花形完整,整朵同聚,玛瑙或玉髓质的更具观赏价值古朴典雅。可用于雕制砚台、印章等多种工艺品,其使用历史约早于清代。
长白石
长白石,又称长白玉、马鹿玉,也称长白五彩石,产于吉林省长白县马鹿沟一带。该石石质细腻致密,温润洁净,坚而不顽;颜色有绿、黄、青、蓝、深褐、紫红、灰白等;纹理自然流畅,各色混生形成卷纹、流纹、蟒纹、龟纹、流霞纹等;光泽度好,多为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折射率约1.56~1.60;摩氏硬度约2~2.5度,断口呈贝壳状,密度约为2.0~2.8。
长白石形成于距今1.3亿多年前,由火山碎屑物质沉积、交代而成,其主要成分有叶蜡石、高岭石、地开石等。有的长白石因局部硅化或含石英构成石钉,或含金属矿物构成铁钉,而局部受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者则导致质地变软,均有损于长白石的质量。优质长白石质地脂润,色彩俊俏,纹饰秀丽,柔而易攻,尤以质地纯净透明度高者(冻石)为佳。长白石俏色分明,色彩对比强烈,是用于印章和雕刻的理想石料,又称印章石,亦可用来雕制工艺品。
长白石分为地开石和高岭石两大类。地开石是冻石,颜色俊俏,花纹奇特而美丽,比较珍贵,其中偶有透明的晶体石,多呈灰蓝诸色,但质材较小,一侧偶有小米粒大小的铝质结晶沉积分布;无花纹者莹润细腻,颜色纯正。高岭石是彩色印石,花色繁多,纹理多样,构成了长白石诸多品种。目前能叫出名字的长白石已逾百种,各具特色,且以透明的晶石和半透明的冻石居多,肌理晶莹、坚韧光洁。其名贵品种有白墨、长白绿冻、长白灯光冻、长白根、长白兰、地图石、翡翠花斑、高梁红等,如兰天冻、兰花青田、白芙蓉、艾叶绿、虎皮冻等罕见名品也有发现。它是继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之后规模较大、品类繁多、适宜作为印章篆刻、工艺雕刻的新兴石料。
昆仑玉
昆仑玉又称青海玉,属于软玉。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青海产软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义。
发脉于帕米尔高原的昆仑山,横贯亚洲中部,势如巨蟒,被誉为“亚洲脊柱”。昆仑山由新疆、西藏入青海、四川,在新疆、青海境内有0多公里长,平均海拔米左右。
昆为高的意思,仑则有屈曲盘结的状貌。
昆仑是所有名山大川中最为神秘的地方,是中国古神话中的神山,道教奉为神仙所居的仙山。在古人的超凡想象里它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隆起体块。古书中或称昆仑为墟、或称为丘,它是“万山之宗”、“龙脉之祖”,这样神奇的地方自然就会有诸神居住。最早的传说是人面虎身、长着尾巴的神守护在那里,以后就变成了美丽的女子——西王母。相传她是昆仑山的仙主。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米,气象万千,为道教昆仑宗派的发源地。
作为中国第一神山,千百年来昆仑山留下了无数美丽的传说和难解之迷。共工氏驾龙凌空,猛地撞向昆仑山。一声震天巨响,昆仑山拦腰折断,山体轰然崩塌。天地发生巨变,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大地向东南塌陷。天空向西北倾倒,日月星辰都改变了位置……
上古的神话也许应验了亿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从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以片麻岩、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太古代地层到使亚洲发生褶皱、变质、断裂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新生代地层,地球内部经历了多代地壳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石类。据当代科学考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地质板块活动之剧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交汇处也是两大地质板块交汇点。不断的运动和撞击,在板块间巨大的挤压力量和地底岩浆的共同作用下,一种神奇的矿物结构形成了,那就是神奇美妙、独一无二的昆仑玉石。
传说昆仑山的神仙们把昆仑玉种在苗圃中,尽心呵护一千年就能泌出一滴玉膏,然而玉非常难种,常常眼看快成膏时却忽然毁了,数百年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对玉的定义一直模糊而唯心。
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根据被英、法联军从中国掠去的大批传到欧洲的清代乾隆玉器进行化学检验,发现中国玉材料主要有两种:角闪石类和辉石类。角闪石类主要为产自昆仑山脉的昆仑山玉,另一种辉石类为以缅甸翡翠为主的缅甸玉。
从摩氏相对硬度差异上比较,昆仑玉硬度略低于翡翠,所以被称为“软玉”,翡翠则被称为“硬玉”。自此,数千年来中国对玉的定义不清的状况在地质学的涵义上得到界定:分布于中国昆仑山脉和阿尔金山脉,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而形成的软玉矿,与超基性岩无关,其成因不是区域变质形成,而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形成。
角闪石族矿物根据所属晶系的不同,可分为斜方角闪石和单斜角闪石两个亚族。单斜角闪石属单斜晶系,主要有透闪石、阳起石、普通角闪石等。当玉石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时,称透闪石玉。研究表明昆仑玉的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含量一般在95%以上。这在世界上已经发现的软玉中是非常独特的。
2年5月据新华社报道:地处昆仑山南麓的青海省格尔木市昆仑宝玉石有限责任公司矿区发现一块重近9吨的昆仑玉石,这是目前有记录的最大的昆仑玉巨石,堪称“中国昆仑玉之王”。据专家介绍,系出名门的昆仑玉与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昆仑山之东曰昆仑玉,山之北曰和田玉,两者相距直线距离不过公里,所以昆仑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可谓大自然中的孪生同胞。有的晶莹圆润、纯洁无暇、无裂纹、无杂质的上品昆仑玉,甚至还能超过和田玉。
青海昆仑玉质地细润、淡雅清爽、油性好,透明度高,可分白玉、灰玉、青玉、白带绿、糖包白等等。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电子探针等测试手段,对青海昆仑玉矿物、化学成分分析和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其主要结构类型为:毛毡状结构、显微纤维-隐晶质结构、显微纤维结构、显微叶片状-隐晶质结构、显微叶片状结构以及放射状纤维结构。特别是昆仑玉“白加翠”,是其独有的一个奇特品种。白中带有碧绿的玉质颜色,纹理细腻独特,色泽美丽丰富,让人觉得神清气爽,美不胜收。
青海玉产地就在传说中的西王母瑶池附近。民间传说昆仑玉还有着消灾免祸的超自然力的非凡功效。
虽然这些传说?有一定的唯心迷信色彩,但经科学检测,昆仑玉石中含有硒、锌、铜、钴、锰等多种微量元素。长期佩玉,对人的健康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逐步被人体吸收,保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确实能够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
东南大学生物工程系采用现代技术研究表明:人体本身会产生温度场、磁场、电场,从而构成一个“生物信息场”。这个“生物信息场”产生的生物波与玉产生一种奇特的光电效应,这种光电效应可以使人“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
赵汝珍《古玉辨》“岂知此乃精神贯注之结果,并非无理性之言也。盖古人视玉极重,佩之宛同载祖搬迁。其一举一动,必特别小心。必视而后动,虑而后行。若是,则必少生是非,少遭意外。即偶遭意外,因心志有可靠之保护,必有意外之幸运。因之遂谓旧玉可以护身。”也就是说佩玉者视玉极重,所以精神极其专注,即使偶遭意外,可能会因为心志集中,而有意外之幸运。玉保平安,从精神层面考虑,作为一种信念它反映了人类追求美好的共同愿望,若剔除其中的迷信成分加以科学分析确有一定的道理。
一、产地介绍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主要商业品种及外观特征青海软玉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格尔木玉、青海翠玉(翠绿色品种)等不规范的名称。依据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的名称原则和条款,结合软玉分类命名的惯例,青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商业品与和田基本相同,颜色特征则更为丰富,例如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烟灰—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中都是罕见或未见的。现将各品种及特征分述如下:
白玉: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青海白”。呈灰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羊脂白玉”品质。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形象地描述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属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
青白玉:为浅灰绿—青灰色、浅黄灰色等,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透明度明显大于和田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很受业内人士欢迎。常被形象地称为:透白青、淡青白、鸭蛋青等。青玉:青灰—深灰绿色,色调较闷暗,半透明和质地常优于和田青玉,水头足性好,适宜制作大中弄摆件、器皿。做薄后色调转阳,庄重典雅,声韵铿锵,为质量上乘的青玉。
烟青玉:浅—中等灰紫色到烟灰色,烟灰色中略带灰色调。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有人称其为紫罗兰、藕荷玉、乌青玉等。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罕见。因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海软玉的一个标志品种。该品种有呈独立薄层状产出的,也有在白玉料边缘形成黑边白玉、黑皮料等具产地特征的白玉料。将其归于青玉类比较合适,可称为烟青玉,紫色调重的可称为紫青玉。烟青玉丰富了软玉的俏色品种,制成品种中的“青虾”、鸽子(灰雨点)、黑白双欢(獾)等者很有创意。
翠青玉:浅翠绿色,其绿色特征似嫩绿色翡翠,与青玉、碧玉的绿色有明显的不同,这部分绿色软玉很少单独产出,而是附于白玉、青白玉原料的一侧或形成夹层、团块分布常与砂状、斑点状石也有关。其制成品中有全绿的,也有的在白玉、青白玉雕件上形成俏色,这在以往的和田玉产品中罕见,全绿和俏色产品一时成为玉石收藏的热点。根据其呈色特点,定名翠青玉比较符合名称标准。
糖玉: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总结与讨论/p>
青海软玉产出是九十年代以来玉石市场上的一件大事。其中青海白玉以其巨大的产量、优良的质地,震动了和田玉的市场。综合前述的研究结果:
(一)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
(二)青海软玉具有因产地而形成的鉴别特征:
(1)比较好的透明度;
(2)灰白—蜡白色、黄灰色的白玉,特征的翠青玉、烟青玉品种;
(3)比较特征的石花、絮状绵绺、“水线”、翳状斑点等内含物特征;
(4)原料以山料为主,没有子料,有与产地地理环境有关的原料形态和皮色。
(三)青海软玉,尤其是白玉在近几?珠宝市场低迷的逆境中价格一路上涨,四年来涨幅达%至%,具有很高的投资、收藏价值。
(四)青海产软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义。
新疆彩玉
新疆,自古就享“金玉之邦”美名,在这片富饶又神秘的大地上,地层齐全,构造复杂,岩浆侵入频繁,各类岩石、矿物应有尽有。大自然赐予的新疆彩玉历经亿万年沧海桑田而形成,硬度达到七度以上,新疆彩玉色彩之斑斓,色调之明快,堪称奇绝。
新疆彩玉石体莹澈润滑,石表油脂光泽,形姿变幻,色彩丰富,妙趣天成。颜色有白底套红或套黄,或通体白色,与和田白玉不分上下。有的五颜六色,色泽缤纷,形态冰清玉洁、亮丽高贵,有的拙朴悠古,憨态可掬,有的温润奇姿,气韵大度;十分惹人喜爱。
贵翠
贵翠,又称贵州玉,产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大厂镇一带。该石为含绿色高岭石的细粒石英岩,多呈淡绿色,颜色不均匀,具玻璃光泽,外观与翡翠有些相似,但多杂质,属低档玉料。贵翠因产于贵州而得名,可用于雕琢饰品。
贵翠主要是由石英组成,其次为高岭石,含SiO2约87%、Al2O3约6.0%,少量Fe2O3、Cr2O3、TiO2、Na2O、K2O等。有天蓝、翠绿、浅绿、灰黄、红等色,以天蓝、翠绿为佳。显玻璃光泽,微透明。具花岗变晶结构、包含结构、块状构造。硬度约7度,密度近2.65-2.70克/立方厘米,拆射率1.54-1.55。
硅孔雀石
硅孔雀石(chrysocolla),又名凤凰石,是水合铜硅酸盐矿物。在很多铜矿地区都存在这种由铜矿分解而成的矿物,这是因为铜矿遇到含二氧化硅的水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硅孔雀石在自然界中多以皮壳状、葡萄状、纤维状或辐射状集合体出现,从蓝、蓝绿到绿色为主,若含有杂质,也会呈现出褐到黑色。
硅孔雀石为一种次生的含铜矿物,主要产于含铜矿床的氧化带中,常与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自然铜共生,此外,也常和玉髓相伴一起出现,为部分蓝色或绿色玉髓的重要内含物。硅孔雀石之质优者亦常用作宝石或玉雕材料。
硅孔雀石多数由黄铜矿、黝铜矿等受碱性硅酸盐热溶液作用变化所形成。硬度2-4,比重2-2.24。和孔雀石一样不透明,玻璃至土状光泽。与孔雀石的区别除化学成分不同外,颜色比孔雀石浅并近于天蓝色,比重和硬度均小于孔雀石,此外,硅孔雀石性脆。
世界上出产宝石级硅孔雀石的国家有智利、美国、墨西哥、前苏联、埃及、扎伊尔、以色列等。中国已在新疆哈密、湖北阳新、广东阳春、云南个旧等地发现硅孔雀石,其中新疆、云南的硅孔雀石有一部分符合宝玉石的质量要求。
雨花石
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主要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及仪征市月塘一带。中国自南北朝以来,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至唐宋时期达到颠峰,雅史趣事中有关赏石的佳话不胜枚举,神奇的雨花石更是成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后”之称。
雨花石的成分是以二氧化硅为主,其中红色成分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雨花石是石质为玛瑙、蛋白石、玉髓、石英等的卵石,见于河床、河流阶地的沉积物之中,雨花石又分为细石和粗石两类,细石以玛瑙为主,石质细腻,颜色艳丽,磨圆度高,晶莹可爱;粗石质地较粗,以石英或变质岩为主,价值较低。美丽的雨花石中常可呈现各种山水、人物、鸟兽、树木等景象,使人遐想联翩,思绪入石,非常漂亮。
由于雨花石种类繁多,它的成因和化学成分极为复杂。以玛瑙砾石为例,它来源于原生玛瑙。一般认为,原生玛瑙是由岩浆的残余热液形成的。这种热液充填在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的空隙中,因空隙的形状不同,或成玛瑙球,或成玛瑙脉。经过自然力的作用,原生玛瑙脱落而出,再经过山洪冲击,流水搬运,磨成卵石。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在砾石层中的雨花玛瑙石。
金绿宝石(Chrysoberyl)
也称金绿玉,知道的人也许不多,但它的两个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变种猫眼和变石(亚历山大石)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金绿宝石能形成猫眼和变色效应者十分稀少,因而非常珍贵。
金绿宝石是一种氧化物,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铝铍,化学分子式为BeAl2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板状。颜色为棕黄、绿黄、黄绿、黄褐色,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折光率1.-1.,二色性明显,硬度8.5,密度3.71-3.75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韧性极好。
普通的金绿宝石是制作廉价宝石的原料,但变石和金绿猫眼石则是极为珍贵的宝石材料,目前产量稀少,主要产于气成热液型矿床和伟晶岩岩脉中,主要产地是斯里兰卡、巴西及俄罗斯。
金绿猫眼(Cymophane)
猫眼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蜜黄、褐黄、酒黄、棕黄、黄绿、黄褐、灰绿色等,其中以蜜黄色最为名贵。在所有宝石中,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品种很多,但在国家标准中只有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才能称为猫眼,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都不能直接称为猫眼。
猫眼产生的原因:金绿宝石矿物内部存在着大量的细小、密集、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矿物包体,由于金绿宝石与金红石在折射率上的较大差异,使入射光线经金红石包体中反射出来,集中成一条光线而形成猫眼,当金绿宝石越不透明,金红石丝状包体越密集,则猫眼效应越明显。
变石(Alexandrite)(亚历山大石)
因变石中含有微量的铬,使得它对绿光透射最强,对红光透射次之,对其它光线则强烈的吸收。在白天时,由于阳光的照射,使其透过的绿光最多,故其呈现绿色,一到晚上,当用富含红光的蜡烛、油灯或钨丝白炽灯照明时,透射的红光就特别多,故呈现出红色,“变石”由此得名。如果变色效应与猫眼效应集于一身,则是极为罕见的宝石,价值极高。
青金石
青金石(英文:Lapislazuli),是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蓝色、蓝紫色或蓝绿色的宝石。青金石属方钠石族矿物,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呈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结构,颜色为深蓝色、紫蓝色、天蓝色、绿蓝色等。如果含较多的方解石时呈条纹状白色,含黄铁矿时就在蓝底上呈显现金色星点,带有闪光,青金石名字中的“金”由此迩来。青金石呈玻璃光泽和蜡状光泽,条痕浅蓝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5-6,纯青金石密度2.38-2.45g/立方厘米,一般青金石玉料2.7-2.9g/立方厘米。
青金石是由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主要存在于硅酸盐-镁质矽卡岩中和钙质矽卡岩中。世界上著名的青金石产地有阿富汗、智利、前苏联和加拿大等地,但首推阿富汗。阿富汗所产青金石有着均匀的深蓝至天蓝色,极细粒的隐晶结构中夹杂微量的黄铁矿,使其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被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称之为“瑰宝”。一般来说,颜色深蓝纯正,无裂纹、质地细腻,无方解石杂质。不含金星(黄铁矿)或带有很漂亮的金星的青金石为上品。
锂辉石
锂辉石(spodumene),单斜辉石族矿物,晶体常呈柱状,粒状或板状。颜色呈灰白、灰绿、紫色或黄色等,硬度6.5-7,密度3.03-3.22g/cm3。成分:锂铝硅酸盐,为一种辉石族矿物。结晶特点:单斜晶系,柱状晶体,扁平柱状晶体,常有熔蚀现象,并有明显的三角形表面印痕。颜色:粉红色-紫红色、黄色、绿色、无色等。锂辉石是一种伟晶岩矿物,产于花岗伟晶岩中,常与水晶、电气石、绿柱石等伴生。
锂辉石作为锂化学制品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玻璃、陶瓷行业,享有“工业味精”的美誉。著名产地有美国加州、巴西米纳斯吉拉斯、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缅甸、我国新疆等地,系辉石族矿物中最重要的宝石矿物,此外,在工业上也用作炼锂原料。锂辉石硬度较好,但还是应避免剧烈碰撞,绿色锂辉石应避免强光暴晒,可能会褪色。
虎眼石
虎眼石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并与数量不等的石棉纤维一起所构成的天然石英质玉石,其质地坚韧,色泽殊异。虎眼石(Tiger’seye)是地壳里的蓝石棉或青石棉被二氧化硅胶凝体强烈交代和胶结后所形成的呈棕、褐、黄等色,具丝绢光泽和玻璃光泽的致密坚硬的石英质玉石。它虽然不能像石棉那样一丝一丝地被分剥开,但仍保留着美丽的花纹和丝绢光泽,这是它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在加工成弧面型宝石后,它会出现一条活动的光带(游带),乍一看去,活光闪闪,很像猫眼效应,故又有“假猫眼石”之称。另外它的游彩又很像老虎眼睛那样灵活闪光,而整个玉石(如弧面型产品)则形如棕色发光的老虎,故称“虎眼石”或“虎睛石”。
标准的虎眼石颜色丰富多彩,具有黄、金黄、棕黄、棕、黄褐、褐等色,甚至在同一块玉石上呈现出两种、三种或更多颜色。加上其中的石棉纤维常被弯曲、扭转、割裂,因而总是构成揉皱状、交错状、方块状、宽带状等图案。变化殊异,纹彩斑驳。沿石棉纤维常出现特殊的线状反光,半透明至微透明,折射率约1.-1.,硬度6.5,密度2.60-2.89克/立方厘米。质地致密坚韧,可雕性良好。
虎眼石中常有杂物,如石膏、方解石、黏土等常充填其裂隙、空穴中,构成线状、带状、斑块异物。有的虎眼石因石棉纤维未被硅化,从而出现“骨”。所有这些都会影响虎眼石的质量。世界上最大的虎眼石矿床分布于南非的德兰士瓦省,印度、斯里兰卡、巴西等国也产虎眼石。中国的虎眼石主要发现于河南,另在陕西、安徽等地也有虎眼石发现。
绿柱石
绿柱石的化学组成为Be3Al2[Si6O18],晶体属六方晶系的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体常呈六方柱,柱面上有纵纹,集合体有时呈晶簇或针状,有时可形成伟晶,长可达5米,重达18吨。多为浅绿色,成分中富含铯时,呈粉红色,称为玫瑰绿柱石;含铬时,呈鲜艳的翠绿色,称为祖母;含二价铁时,呈淡蓝色,称为海蓝宝石;含三价铁时,呈黄色,称为黄绿宝石。玻璃光泽,解理不完全。摩氏硬度7.5-8,比重2.6-2.9。
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中,云英岩及高温热液脉中也有产出。绿柱石是炼铍的主要矿物原料,色泽美丽者是珍贵的宝石,如祖母绿、海蓝宝石。
方解石
方解石(Calcite),化学组成CaCO3。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晶体常为复三方偏三角面体或菱面体与六面体的聚形,集合体多呈粒状、块状、钟乳状、纤维状及晶簇状等。通常为无色、乳白色,含杂质则染成各种颜色,有时具晕色,其中无色透明的晶体称冰洲石,玻璃光泽。摩氏硬度3,比重2.6-2.9,三组完全菱面体解理,故名方解石,性脆。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放出CO2。菱面体完全解理,硬度不大,加稀盐酸剧烈起泡。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是组成石灰岩和大理岩的主要成分。在石灰岩地区,溶解在溶液中的重碳酸钙在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出方解石,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等自然景观。
阳春孔雀石
阳春孔雀石,又称铜矿石,古称绿青、石绿,主产于广东省阳春市石碌铜矿。该石属铜矿岩石,质地致密细腻,硬度约5度左右,含铜57.5%;有翠绿、墨绿、粉绿、天蓝等色;纹理有色带相间的同心纹、束状放射花纹、平绒环光圈花纹等,呈隐晶质集合体状,不透明,显玻璃和丝绢光泽;形态结构有葡萄状、钟乳状、皮壳状、丝绒状、晶簇状等,以葡萄钟乳状为多见;天然造型似山水森林、群峦叠翠、奇峰异洞或鸟兽人物等形状。
孔雀石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通常呈柱状或针状;由含铜矿物质受碳酸及水相互作用而成,遇盐酸会起反应并易溶解;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常与其它含铜矿物共生;其艳丽的绿色和斑纹与孔雀尾羽极为相似,故而得名。阳春孔雀石结晶完美,色彩绚丽,姿态奇特。有的呈笋、柱形,常兼翠绿、粉绿、天蓝等色于一石,美丽异常;还有的内空外坚,多姿多彩;其中葡萄状结构的孔雀石,质地细腻且最坚硬,表面滑润而有光泽,少见绒毛,为观赏石之佳品。
香花石
香花石是中国地质学家发现的第一种世界新矿物,以发现地湖南省香花岭而命名,中国香花岭独有,储量稀少,类同动物类的大熊猫,被誉为“国宝”。香花石的发现,是中国地质学史和矿物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香花石含锂铍等稀有贵重金属,产于湖南泥盆系石灰岩与花岗接触带?含Be绿色和白色条纹岩中,香花石晶体产于白色条纹岩中的黑鳞云母脉内,与锂铍石、塔非石、尼日利亚石、金绿宝石、萤石等共生。香花石属等轴晶系,晶体结构相当特别。香花石晶体形态为五角三四面体晶类,晶体呈粒状,属微细晶体,直径达5毫米以上的为较大晶体,已知最大晶体直径达12毫米,该标本现藏于中国地质博物馆。香花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仍为不解之迷,其仅存于香花岭数百平方米范围的地表层内,因该区域伴生钨锡等有色金属,近十余年来,该区域已被个体非法采矿完全破坏,国宝香花石已濒临绝迹!
阳春孔雀石的蕴藏量为全国最多,矿藏分布在春城、马水、永宁、潭水等10多个乡镇,最大储区是马水镇的石碌、鹦鹉岭等地;形质亦优于其他产地,其结晶完美、形态多变,造形千姿百态、格调高雅,色泽艳丽、斑斓夺目,各种颜色永不更褪,有作为观赏石的明显特点,也可制作国画颜料;尤其产于石碌铜矿的孔雀石猫眼石,此石中间有一道深绿色的斑纹酷似猫眼,猫眼球中的横线炯炯有神,且变换位置则有不同的视觉效果,极为罕见。
阳春孔雀石是矿物结晶体,常与矿泥中共生,且要挖掘到地下深处才能得到,由于用爆破采矿,结构完整、能四面观赏的孔雀石较罕见珍贵。阳春孔雀石有天然翠绿的色彩、神韵绝妙的造型,作为厅室摆设或矿物标本,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
水硅钙
水硅钙,纤水硅钙石(Okenite),是以德国自然史学家LorenzOken的名字来命名的。晶体呈针状或扁平的刀锋状,常以辐射状的球形集合体出现。颜色有白色、黄色或蓝绿色,透明到半透明,具珍珠光泽,加热后会转换成副硅灰石,在酸中会溶成凝胶状。一般产于玄武岩的晶洞和裂缝中,硬度约5。比重约为2.3,呈类似棉花球的形状聚合一起,并常与鱼眼石、方解石、葡萄石及沸石类等矿物共生。世界著名产地有印度、格陵兰、智利和爱尔兰。
雄黄
雄黄的化学成分是AsS,晶体属单斜晶系的硫化物矿物,又名鸡冠石。单晶体通常细小,呈短柱状,少见,一般以粒状或块状集合体产出。长期暴露于日光下会变为粉末状。板状解理良好。雄黄常呈橘红色,条痕呈淡橘红色,与辰砂相似,但辰砂的条痕颜色鲜红,呈油脂光泽。摩氏硬度低,为1.5-2,比重3.48。
雄黄与雌黄、辰砂和辉锑矿紧密共生于低温热液矿床中,常与雌黄共生。桔红色,透明到半透明的雄黄晶体,显得艳丽、富贵,其柱状晶体长短参差,粗细相伴,多方向生长,势态奇特,再衬上白色方解石等共生矿物,绚丽多彩,构成整体自然美。要注意雄黄晶体免受风化。
雄黄与雌黄是提取砷及制造砷化物的主要矿物原料。雄黄是中国传统中药材,具杀菌、解毒功效。民间用它做雄黄酒,在端午节时饮用。
我国发现的最大雄黄晶体,产于湖南石门,长8厘米,宽5.4厘米,高3.5厘米,重克,为世界罕见,现收藏于北京大学地质陈列馆内。雄黄的主要产地有美国、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中国湖南慈利和石门交界的牌峪是世界雄黄产地之最。
辰砂
大自然的造化瑰丽而神奇,各种造型奇特、色彩美丽、产量稀少的矿物单晶体、连晶体和晶簇,既是宝贵的矿物原料,又是含蓄质朴,美丽天成的观赏石,它们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慷慨的馈赠。辰砂又被称作为“朱砂”,它是一种棕红色,色彩鲜艳的彩石。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就曾经应用辰砂做颜料。中医利用辰砂作为安神、定惊的药物;辰砂的单晶可以作为激光调制晶体,是现代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
辰砂化学成分为硫化汞(HgS),三方晶系,晶体呈板状或菱面体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粒状、致密块状或土状,晶簇常呈菱形双晶体、大颗粒单晶体。半透明或不透明,鲜红、朱红、浅红、暗红色或条痕红色,有时因表面氧化带铅灰色,对光敏感,有很高的折射率,金属光泽、金刚光泽或玻璃光泽,摩氏硬度2~2.5,比重8.2,性脆;仅产于火山岩、热泉沉积物、低温热液矿床、断层角砾白云岩晶洞中,常与石英、雄黄、雌黄、方解石、辉锑矿、黄铁矿、白玺石等共生。含有辰砂条带的地开石,是中外驰名的鸡血石,为中国的著名印章石之一。
辰砂是我国的优势矿种,湖南、贵州、四川均有出产。湖南的辰砂矿区主要在湘西,均属低温热液汞矿或为柱层汞矿带;在湖南的凤凰县、新晃县、麻阳县、吉首市等地都有分布。新晃、凤凰所产的朱砂大都生于石灰岩或白云岩中,成细脉状或散点状分?,常与石英、黄铁矿、辉锑矿共存。
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贵州万山汞矿岩屋坪矿区采到一颗矛头状穿插双晶辰砂,质纯色艳,形态完整,被命名为“辰砂王”,长10.8厘米,宽4.4厘米,高4.2厘米,净重克。现收藏于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是我国年发行的第一套矿物邮票中辰砂的原型。
一般辰砂结晶多为1毫米左右的颗粒,大于5毫米的鲜红辰砂晶体常被国内外矿物爱好者收藏。我国产出的辰砂晶体形体完整,色泽鲜艳,在国际市场上,5毫米至10毫米的完整晶体售价达美元。上世纪90年代美国卡希尔矿出产过1颗长1英寸的辰砂晶体,估计重30克左右,售价为1美元,是西方世界之冠,此售价为辰砂晶体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奠定了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