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白癜风病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黄曲霉毒素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1类致癌物。大量的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毒性远远高于大家熟知的氯化物、砷化物和大多数有机农药。从目前已了解的情况来看,黄曲霉毒素是已知的霉菌毒素中毒性第二强的,仅次于肉毒菌素,比砒霜还毒68倍。黄曲霉毒素主要破坏的是人类和动物的肝脏组织,短期内大量摄入可造成急性肝炎、肝脏脂肪性病变和胆管的增生。如果长期的微量摄入,还可造成慢性中毒,引起肝脏组织的纤维化病变,严重的可导致肝癌的发生。
自然界中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多达20余种,其中以B1毒素的毒性最大。B1毒素也是分布最广的一种黄曲霉毒素。除了很多人知道的发了霉的玉米和花生之外,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制品中都检出过黄曲霉毒素的存在。很多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以及一些非正规小作坊生产的食用油中,也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的生存能力还很强,一般的烹饪温度都无法降解它。只有当加工温度超过摄氏度时,黄曲霉毒素才可能被彻底降解。黄曲霉毒素还不溶于水,一般的用水清洗也无法彻底清除它们。
黄曲霉毒素除了有强致癌性之外,还存在很高的致畸性,长期大量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可引起畸胎的出现。目前的研究发现,除了肝癌之外,胆囊癌、胃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和泪腺癌的发生,都与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污染有关。如何才能避免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呢?世界各国对防止黄曲霉毒素的食物性污染都有严格的规定,我们国家也有相关的食品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规范。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从有资质和正规渠道购买日常食品,就能杜绝大多数误食事件的发生。此外,日常饮食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如果发现玉米、小麦、大米、花生、豆类和坚果类食物发霉变质了,要坚决丢弃不食用;盛放该类商品的器皿也要彻底清洗、晾干,最好还能在通风处晒干。
2、要特别注意食用油的保存,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和密闭的环境中;日常烹饪食物时,尽量使用小容量的油瓶油罐,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更换。
3、加工食物的案板等器具也要保持清洁干燥,如果发现存在霉变痕迹,就不要继续使用了,要做到及时更换。我们常用的竹筷或木筷,也比较容易被污染,也要保持清洁干燥,用过一段时间后也要及时更换。
有研究表明,只要每天摄入1毫克的黄曲霉毒素,长期下去就会极大地增加肝癌风险。黄曲霉毒素毒素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最容易产生,我国的南方地区因为气候原因最容易大量存在。黄曲霉毒素的分布,以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为最,其次是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布较少。因此在温湿地区,特别是到了作物收获和仓储时期,大家要格外注意食物霉变的问题,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处理,才能有效减少食物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