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在《红楼梦》一书中,贾元春是个特殊的人物。她自小嫁入皇宫,与家中的联系并不多,所以在书中与兄弟姐妹们的互动甚少。然而,戏份少不代表不重要。贾元春作为《红楼梦》中皇权的象征,虽然出场不多,但分量和地位却十足。
因为她回家省亲,贾府在有了大观园,才促成了宝玉、黛玉他们在大观园生活的那些故事。然而,在贾府中这么一个有地位的贾元春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呢?为此,脂砚斋曾给出了四个字的批语,可以说字字都在替黛玉惋惜。
被聪明所误的林黛玉
脂砚斋评说贾元春不喜欢林黛玉皆是因为:聪明所误,这四个字。其实,在《红楼梦》中众生相的女孩中,林黛玉不管是为人还是做事,看起来就好像比别人更会算计,看问题的角度也十分刁钻,有着明显的性格优点和缺点。
可是,正是因为她做起事情来总是夹杂着容易被人察觉的思想倾向,使得很多人对林黛玉的个性颇有微词。其中,贾元春就是其中之一。
在小说中,有两段描写最能说明贾元春对林黛玉的态度。在《红楼梦》第十八回中曾写到,贾元春回家省亲,带着一众人游览大观园的时候,看到院内亭台楼阁皆是匾额,且随家人游览之后对大观园各处都十分满意,本来是非常高兴的时刻,对于贾宝玉为各院取的名字也都喜欢。
但在执笔给自己喜欢的几处院落赐名的时候,唯独将红香绿玉一处改成了怡红快绿,再赐名为怡红院。
这还不算完,省亲当夜,贾元春借着大观园自己赐名的那几处居所特意招来弟弟妹妹们以此为题作诗一首,特意吩咐宝玉一人要包揽四个题目,全部做出,才算没有辜负她对宝玉幼年时候的教导。此节中,宝玉因为连作四首,一时性急,想不出合适的诗句。
便在为怡红院做的那首诗的开头处写了“绿玉春犹卷”一句,正好被关心他的宝钗看到。宝钗赶快前来劝说宝玉,快改了这句,并告诉宝玉,贾元春是因为不喜欢“红香绿玉”才改得“怡红快绿”,偏偏宝玉用了“绿玉”二字就是对贾元春的反抗。
虽然文中宝玉欣然接受了宝钗的指教,马上改成了“绿蜡春犹卷”,但是也明确点出贾元春不喜欢“香玉”二字。
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如此安排,正是因为这“香玉”指的就是林黛玉。众所周知,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经常喜欢在文中“剧透”,正如《红楼梦》刚写到第五回就将金陵十二钗最后的命运用判词告诉读者一样,这“香玉”也在贾元春省亲结束后的第十九回再次出现。
当时,这两个字就隐含在贾宝玉给林黛玉讲的那段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中,在那里贾宝玉就将林黛玉称为“真正的香玉”,而前回说贾元春不喜欢此二字可以看做是作者故意留下了一个伏笔,预示着她对林黛玉入家门的反对。
至于脂砚斋所说的“聪明所误”更是在集体作诗的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在贾元春这位娘娘面前,宝钗和黛玉各方面都比其他的姐妹更加出众,所以让贾元春说出:“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然而,即便得到了这样的夸赞,林黛玉还是不满意。在她看来,作诗是自己的强项,没能全数施展出来,就觉得不痛快。正好见宝玉要连写四首诗,因此借这件事她帮贾宝玉作弊,代作了一首。
反观宝钗就不同,他见到宝玉作不出诗,不是自己代写,而是在一旁辅助他,引导他的才华。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相较于林黛玉那种锋芒毕露的性子,宝钗这样辅助宝玉成才的做法才更符合贾元春从小教导宝玉的苦心。
因此,省亲时贾元春是头回见薛宝钗和林黛玉,便给她们准备了相同的礼物。可到了第二十八回贾元春端午节赐礼的时候,薛宝钗和林黛玉就有了区别。这里也明确了元春已经在木石情缘和金玉良姻中选择了后者。
贾元春拆情缘
尽管贾元春并没有跟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共同生活,但是作为深宫中的娘娘,她非常清楚谁会在弟弟未来的仕途上有所帮助。作为薛家女儿,薛宝钗对于入仕十分执着,在她看来好男儿就应该入朝为官,成为国家栋梁。
而她之所以能入住贾府也全是因为薛家要送薛宝钗到京城入选公主、郡主入学的陪侍,足见薛宝钗的入仕之心。对于贾元春来说,薛宝钗就比处处顺着贾宝玉的林黛玉要强得多。
再加上贾元春的母亲王夫人对于贾宝玉的婚事也有另一番考量。相较于自己小姑子家的女儿,王夫人更欣赏自家姐妹的孩子更多一些。再来就是王夫人对于那些与宝玉关系更近的女子本就不太喜欢,从金钏之死就可以看出王夫人的这番心意。所以识大体,从来不与贾宝玉距离过密的薛宝钗就十分对王夫人的心意。
所以,在贾元春借端午节赐礼这事向贾家表明了自己对贾宝玉婚事的立场。作为贾家皇权的代表,她的意见自然受到阖府上下的重视。所以,此后贾府就将贾宝玉的婚事搁置下来,即便是有人问起,贾母、贾政和王夫人都说要过两年。
甚至于连清虚观的张道士想要给贾宝玉做媒,都遭到贾母的回怼,可见贾元春的话在贾家人心目中非常有分量。其实,贾元春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十分悲情。她十几岁就因家庭的政治斗争被嫁入皇宫中,虽然周身有着大富贵,执掌着大权力,却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死在了皇宫里。
而她的死也与贾家的没落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贾元春活着的时候权力有多大,就预示着贾家后来的命运有多悲惨。所以,当她阻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时,也变相地预示了他们最终悲剧的结局。